論民間法的合理性及局限性
[Abstract]:Folk law is a concept corresponding to national law.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people tend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national legislature, but ignore the role of folk law. The folk law can act as a lubricant between the national law and the local society. Its existence has its rationality and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Of course, the folk law also has its shortcomings and does not match the spirit of modern rule of law. Therefore,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its advantages. In order to maximize its function, we should divide it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case of "married woman" and the case of village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rough the focus of controversy leads to the basis of the existence of folk law and play a role in the mechanism, arouse people's thinking about what is the folk law, and then guide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rule of law,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folk law.
The second part starts with the meaning of folk law,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law according to its meaning, and compares folk law with state law, expounds the rationality and legitimacy of folk law in modern legal construction, and forms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folk law.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ba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folk law in the process of law, including legal basis,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basis. Through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se three aspects, it is clear why folk law can play a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This part is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The fourth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limitations of folk law. Although folk law has many advantages, it also has some limitations. This is also derived from the definition of folk law. The function of this part is to help us look at folk law rationally and look at the value of folk law rationally.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9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寶璋;;論民間法對法治建設的可能性貢獻[J];北京政法職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2 左軍;;簡析鄉(xiāng)村社會法治建設的艱難性和復雜性[J];山東省農(nóng)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3 劉剛;王繼君;;論民間法和國家法的互動與司法改革[J];全國商情(經(jīng)濟理論研究);2009年07期
4 翟寧;;法治建設三十年進程中的民間法發(fā)展探究——認真對待中國鄉(xiāng)土環(huán)境中的法治建設[J];法制與社會;2008年34期
5 魏曉欣;;國家法信仰與新農(nóng)村建設[J];江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6 謝暉;;民間法·民族習慣法專欄主持人手記(十四)[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羅月;;民間法對中國法治之路的啟示[J];今日南國(理論創(chuàng)新版);2009年08期
8 趙黎;鄉(xiāng)土社會二元法律現(xiàn)象探析[J];江蘇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9 謝暉;;民間法、民族習慣法研究專欄[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10 盧建軍;;民間法對警察執(zhí)法的影響——以山陜會館為例[J];民間法;2009年0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金釗;;農(nóng)村民主法治建設及其“合法性”理論問題研究[A];依法治國專題研究——司法改革與依法治國理論研討會、中國農(nóng)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2 黃亞妮;;儒家法律思想對我國廉政建設的啟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加強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建設服務型政府”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8·理論?C];2008年
3 方開玉;;走出檔案法治建設的誤區(qū)[A];新時期檔案工作論文集[C];2005年
4 王津秋;杜以同;;2008北京奧運會與中國體育法治建設[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5 任瑩斐;;我國環(huán)境法治建設的現(xiàn)狀及完善措施[A];新農(nóng)村建設與環(huán)境保護——華北五省市區(qū)環(huán)境科學學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6 王剛;;法治建設:構建和諧海關的必然途徑[A];法制建設與和諧海關征文專輯[C];2007年
7 田忠承;;切實加強法治建設 努力構建和諧海關[A];法制建設與和諧海關征文專輯[C];2007年
8 林志勇;李慶華;石向陽;;加強法治建設是構建和諧海關的內(nèi)在要求[A];法制建設與和諧海關征文專輯[C];2007年
9 張俊明;;民主黨派是構建民主法治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A];政黨關系與執(zhí)政能力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龔恒超;;和諧視野下的社會利益失衡治理法治進路——基于董必武法律思想的精髓[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輯)[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黃岡市委書記 劉善橋;以科學發(fā)展觀推進法治建設[N];湖北日報;2009年
2 通訊員 孟軒;蒙城強本固基推進法治建設[N];安徽日報;2009年
3 西南財經(jīng)大學法學院 張志;城鄉(xiāng)統(tǒng)籌和諧發(fā)展進程中的法治建設[N];菏澤日報;2009年
4 記者 陳廣娟;在更深層次上研究探索法治建設規(guī)律[N];江蘇法制報;2009年
5 民盟四川省樂山市委委員、民盟市中區(qū)總支委員、四川齊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鄒虹;法治建設構建平等和諧美好的社會[N];中華工商時報;2009年
6 晴生;無錫法治建設經(jīng)驗全省推廣[N];無錫日報;2009年
7 襄垣縣縣委書記 張紅星;加強法治建設 促進縣域和諧[N];長治日報;2009年
8 于方;市檢察院開展村企法治建設預防咨詢活動[N];宜興日報;2009年
9 記者 劉健;推進法治建設 服務科學發(fā)展[N];天津政法報;2009年
10 記者 姜瑜 整理;浦東金融法治建設專家談[N];上海金融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曉萍;論民間法的司法運用[D];山東大學;2010年
2 劉濤;當代中國政法委員會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3 陳立龍;法治建設與人的全面發(fā)展[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趙雙閣;政治文明視閾下輿論監(jiān)督法治建設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5 李學蘭;明清以來江南地區(qū)商人團體習慣法的演化[D];山東大學;2007年
6 姒鷺;行政倫理法治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7 鄭淑芬;近代中國人治、法治的沖突與嬗變[D];吉林大學;2008年
8 王立峰;高校法治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9 賈煥銀;漏洞補充與民間規(guī)范關聯(lián)性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10 晁育虎;轉(zhuǎn)型中國法律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小麗;中國鄉(xiāng)土秩序的民間法閱讀[D];山東大學;2007年
2 劉迎光;對現(xiàn)代市民社會中民間法的理性分析[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3 陳冬春;民間法研究的反思性解讀[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4 王麗紅;當代中國民間法的法治秩序建構功能[D];黑龍江大學;2010年
5 王青林;民間法與法律秩序[D];黑龍江大學;2002年
6 胡友根;中國民間法的法理思考[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7 趙黎;社會變遷中鄉(xiāng)村社會民間法的歷史命運[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8 藺如;論習慣對完善當代中國法的意義[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9 林楠;廣西融水苗族埋巖民間法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10 姜琳琳;法治進程中民間法與國家法的融合[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1884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188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