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理論文 >

法律如何治理——后形而上法哲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18-06-24 05:52

  本文選題:形式法治 + 實質(zhì)法治; 參考:《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7年04期


【摘要】:"通過法律的治理"通常假定我們可以憑借理性在法律系統(tǒng)內(nèi)部建構(gòu)并維系關(guān)于"合法/非法"的有效區(qū)分。然而,法律的實踐卻時時隱藏著"合法即非法"的悖論。法律系統(tǒng)越是感覺到需要法律規(guī)范的形式化固守或是實質(zhì)性矯正去悖論,就越會傾向于強化國家的建制化權(quán)力,也就越容易導致其淪為國家主義的工具。而以程序主義觀念這樣一種交往理性的形式化表達來建立基于合法律性的合法性,可以在以"共識/合意"為導向的法律溝通過程中最大限度地避免"法官以個人專斷僭越法律共識"的合法性風險。
[Abstract]:"Governance through the law" usually assumes that we can construct and maintain an effective distinction between "legality" and "illegality" within the legal system by virtue of reason. However, the practice of law always hides the paradox of "legality is illegal". The more the legal system feels that it needs the formalization of legal norms or the substantial correction of the paradox, the more inclined the legal system will be to strengthen the institutional power of the state, and the easier it will become the tool of nationalism. And to establish legitimacy based on legality by formalizing the concept of procedural doctrine as a kind of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In the process of leg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consensus / consensus", the legitimacy risk of "judge transgression of legal consensus by individual arbitrariness" can be avoided to the maximum extent.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
【基金】:上海師范大學法律史重點學科建設(shè)資助項目成果
【分類號】:D90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振;;超立法原理:對哈耶克法治理論的重構(gòu)與反思[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6年02期

2 張文顯;;法治與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J];中國法學;2014年04期

3 陳洪杰;;死刑和解的“義利之辨”[J];蘇州大學學報(法學版);2014年01期

4 賓凱;;法律自創(chuàng)生機制:隱藏與展開悖論[J];交大法學;2013年01期

5 賓凱;;超越絕對主義與相對主義——以盧曼的悖論解決方案為考察框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6 杜健榮;;法律合法性理論的現(xiàn)代走向——以盧曼/哈貝馬斯之爭為線索[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2年05期

7 陳洪杰;;次優(yōu)方案:命案賠償“空判”危機之對策分析[J];清華法律評論;2012年01期

8 陳洪杰;;論法律解釋學視角內(nèi)外的確定性命題[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9 賓凱;;法律悖論及其生產(chǎn)性——從社會系統(tǒng)論的二階觀察理論出發(fā)[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10 賓凱;;從決策的觀點看司法裁判活動[J];清華法學;2011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祖成;池通;;國家法治建設(shè)縣域試驗的邏輯與路徑[J];政法論壇;2017年04期

2 楊玉圣;;法治、自治、禮治與善治——立足于縣域法治與縣域善治的討論[J];政法論壇;2017年04期

3 陳洪杰;;法律如何治理——后形而上法哲學反思[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7年04期

4 李慶峰;;“互聯(lián)網(wǎng)+”社會的新型治理模型——以特色小鎮(zhèn)為分析對象[J];建筑與文化;2017年06期

5 劉劍文;;供給側(cè)改革下法學本科核心課程的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J];政法論叢;2017年03期

6 劉濤;蔡道通;;作為組織的法院及其決策運作:司法職業(yè)保障的系統(tǒng)論考察[J];政治與法律;2017年06期

7 焦海洋;;中國政府數(shù)據(jù)開放共享的正當性辨析[J];電子政務(wù);2017年05期

8 賈建平;;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進程中警察職權(quán)的讓渡[J];云夢學刊;2017年03期

9 郝如建;李民生;;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關(guān)系辨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年19期

10 郭文濤;;論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推動司法改革中的作用——基于2012年以來司法改革的實證分析[J];人大研究;2017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關(guān)于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代表提出議案處理意見的報告[J];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公報;2014年02期

2 李適時;;充分發(fā)揮立法在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中的引領(lǐng)和推動作用[J];求是;2014年06期

3 俞可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J];前線;2014年01期

4 孫國東;;基于合法律性的合法性——從韋伯到哈貝馬斯[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2年02期

5 胡建淼;;走向法治強國[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6 陳柏峰;;法治熱點案件討論中的傳媒角色——以“藥家鑫案”為例[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7 樊文;;犯罪控制的懲罰主義及其效果[J];法學研究;2011年03期

8 王正緒;蘇世軍;;亞太六國國民對政府績效的滿意度[J];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2011年01期

9 陳偉;;司法確定性的尋求——析哈貝馬斯的“程序確定性”理論[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10 周國興;;法律不確定性命題——一個問題史的考察[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10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峰峰,郭慶珠;從形式法治走向?qū)嵸|(zhì)法治:我國法治轉(zhuǎn)型現(xiàn)實課題的法理解析[J];社會科學家;2005年03期

2 史海泉;;形式法治和實質(zhì)法治——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shè)的類型取向[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3 陳金釗;;魅力法治所衍生的苦戀——對形式法治和實質(zhì)法治思維方向的反思[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4 陳金釗;;對形式法治的辯解與堅守[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5 熊瑛;;形式法治和實質(zhì)法治:法治思維觀的比較與抉擇[J];領(lǐng)導科學;2014年11期

6 喻義東;;從形式法治走向?qū)嵸|(zhì)法治——對我國民族和諧的法律基礎(chǔ)的考量[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7年02期

7 黃文藝;;為形式法治理論辯護——兼評《法治:理念與制度》[J];政法論壇;2008年01期

8 魏治勛;彭寧;;形式法治及其中國關(guān)懷[J];學習與探索;2014年07期

9 陳金釗;;實質(zhì)法治思維路徑的風險及其矯正[J];清華法學;2012年04期

10 陳燕;;“形式法治與實質(zhì)法治”研討會實錄[J];行政法論叢;2010年0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彭高儉;;建設(shè)法治政府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關(guān)鍵[A];社會轉(zhuǎn)型中的和諧社會構(gòu)建——上海市黨校系統(tǒng)“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孫麗巖;呂PrPr;;片紙窺法治——從董必武“依法辦事”思想談起[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輯·上冊)[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 劉作翔;不能把形式法治看得太低[N];南京日報;2013年

2 周祖成;法治建設(shè)中的形式法治與德性基礎(chǔ)[N];法制日報;2012年

3 華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吳情樹;形式法治與實質(zhì)法治[N];檢察日報;2011年

4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劉作翔;關(guān)于司法基礎(chǔ)理論的思考[N];人民法院報;2012年

5 田飛龍;洗冤是法律人的社會責任[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3年

6 晏耀斌;一起奸幼案的起伏逆轉(zhuǎn)[N];中國婦女報;2004年

7 郭慶珠;新中國60年法治建設(shè)歷程[N];天津日報;2009年

8 傅達林;毛筆與軟法[N];檢察日報;2011年

9 林來梵;“法律保留”的誘惑[N];法制日報;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艾佳麗;論西方形式法治理論的結(jié)構(gòu)[D];重慶大學;2016年

2 武林;形式法治與實質(zhì)法治及其關(guān)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3 張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實質(zhì)課稅主義[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206030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06030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63d2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