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次第扶陽法治療腦梗死30例臨床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1-08-02 02:36
目的:觀察三焦次第扶陽法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60例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予以卒中基礎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三焦次第扶陽法中藥內(nèi)服,治療28 d后,通過中醫(yī)癥狀分級量化標準、中國腦卒中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量表判斷病情輕重,并進行療效評價和安全性評價。結(jié)果:與對照組比較,在治療28 d后,治療組中醫(yī)癥狀分級量化標準評分、中國腦卒中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jié)論:三焦次第扶陽法治療腦梗死療效較好,值得臨床推廣。
【文章來源】: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20,29(15)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1.4排除標準
1.5 剔除和脫落標準
1.6 治療方法
1.6.1 卒中基礎治療
1.6.2 三焦次第扶陽法中藥內(nèi)服
1.6.2. 1 疏通中上焦
1.6.2. 2 溫通中下焦
1.6.2. 3 填精固本
1.6.2. 4 服用方法
1.6.2. 5 煎煮法
1.7 觀察指標
1.8 療效判定
1.9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分級量化標準評分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中國腦卒中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
2.3 兩組治療后療效比較
2.4 不良反應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立極陰陽”——談談扶陽學派的理論支點[J]. 唐農(nóng).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7(04)
[2]不同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腦卒中患者血脂及HCY表達研究[J]. 孔愛菊. 當代醫(yī)學. 2017(27)
[3]LINC聯(lián)合Schuell刺激療法治療腦梗死后運動性失語癥的療效觀察[J]. 沈曉艷,孫莉,徐建奇,田嬌艷. 中國康復. 2017(04)
[4]中醫(yī)證候臨床評價的探討[J]. 孫瑞華,李歡,徐凱,郭銳敏,王雨萌,虞康達,肖暢,吳婉玲. 世界中醫(yī)藥. 2017(06)
[5]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 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 1996(06)
[6]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J].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1996(01)
碩士論文
[1]解語丹藥棒治療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臨床療效研究[D]. 王昭鳳.廣西中醫(yī)藥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316717
【文章來源】: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20,29(15)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1.4排除標準
1.5 剔除和脫落標準
1.6 治療方法
1.6.1 卒中基礎治療
1.6.2 三焦次第扶陽法中藥內(nèi)服
1.6.2. 1 疏通中上焦
1.6.2. 2 溫通中下焦
1.6.2. 3 填精固本
1.6.2. 4 服用方法
1.6.2. 5 煎煮法
1.7 觀察指標
1.8 療效判定
1.9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分級量化標準評分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中國腦卒中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
2.3 兩組治療后療效比較
2.4 不良反應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立極陰陽”——談談扶陽學派的理論支點[J]. 唐農(nóng).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7(04)
[2]不同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腦卒中患者血脂及HCY表達研究[J]. 孔愛菊. 當代醫(yī)學. 2017(27)
[3]LINC聯(lián)合Schuell刺激療法治療腦梗死后運動性失語癥的療效觀察[J]. 沈曉艷,孫莉,徐建奇,田嬌艷. 中國康復. 2017(04)
[4]中醫(yī)證候臨床評價的探討[J]. 孫瑞華,李歡,徐凱,郭銳敏,王雨萌,虞康達,肖暢,吳婉玲. 世界中醫(yī)藥. 2017(06)
[5]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 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 1996(06)
[6]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J].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1996(01)
碩士論文
[1]解語丹藥棒治療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臨床療效研究[D]. 王昭鳳.廣西中醫(yī)藥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3167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33167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