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知母的功效與作用_中藥知母性味歸經(jīng)、功效作用及應用
本文關鍵詞:中藥知母,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藥知母性味歸經(jīng)、功效作用及應用
【建議或評論】 【推薦給朋友】 【】 【】 【】 【】 【供稿】
中藥知母功效分類
清氣瀉火類中藥
中藥知母說明
中藥知母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莖。主產(chǎn)于河北、山西及廣東等地,以河北歷縣產(chǎn)者最佳。
中藥知母性味歸經(jīng)、知母功效及主治知母性味歸經(jīng):苦、甘,寒。歸肺、胃、腎經(jīng)。
知母功效: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知母主治:用于溫熱病壯熱煩渴,肺熱咳嗽,陰虛干咳,骨蒸潮熱,內(nèi)熱消渴。
中藥知母作用
1、降血糖作用
2、抗炎作用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抑制血小板聚集
5、激素樣作用
中藥知母功效的應用(僅供參考)1、中藥知母清熱瀉火而歸肺經(jīng),滋陰生津而潤肺燥。用于肺熱咳嗽、發(fā)熱、痰黃不利,或陰虛肺燥。干咳無痰,口干舌燥者,常與清肺、潤燥、化痰止咳的貝母配伍,如二母散。
2、中藥知母苦甘性寒,既能清熱瀉火,又可滋陰生津。用于溫病邪入氣分,熱邪亢盛,津液受損之高熱、汗出、煩渴者,常與生石膏、甘草配伍,如白虎湯。
3、中藥知母滋陰清熱,對陰虛內(nèi)熱者最宜。用于陰虛內(nèi)熱,骨蒸潮熱、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者,常與滋陰降火熟地黃、黃柏配伍,如知柏地黃丸。用于陰虛火旺,耗傷津液之消渴病,癥見口渴,,多飲、多尿者,常與生津止渴的天花粉、五味子配伍,如玉液湯。
中藥知母用量用法參考中藥知母性寒而滋膩,易傷脾胃而滑腸,脾胃虛弱及便溏者,縱有熱邪或陰虛者,亦當慎用。大量服用知母偶有腹瀉反應。用量:6-12克。
上一頁 中藥石膏性味歸經(jīng)、功效作用及應用
下一頁 中藥梔子性味歸經(jīng)、功效作用及應用
對你是否有幫助:
中藥知母相關1.感覺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診。
2.詞條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qū)I(yè)人士。
歡迎轉載本站內(nèi)容
轉載請注明出去:百食閣
本文鏈接地址:中藥知母性味歸經(jīng)、功效作用及應用
本站網(wǎng)址:
Copyright 2009- 百食閣 粵ICP備09199407號
本文關鍵詞:中藥知母,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28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222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