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腎陽虛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與評價
本文選題:脾腎陽虛證 切入點: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 出處:《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年08期
【摘要】:目的探討脾腎陽虛型腸易激綜合征(IBS-D)病證結合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4周齡雄性SD大鼠38只,隨機分為正常組10只、模型組14只和溫腎健脾方組14只,采用物理化學刺激共同作用的方法,即全周期(4周)番瀉葉灌胃聯(lián)合2周冰醋酸灌腸+固定器束縛、2周球囊直腸刺激+夾尾刺激制備大鼠模型,造模后溫腎健脾方組以13.98 g/(kg·d)溫腎健脾方灌胃給藥2周,模型組同期予等容量蒸餾水灌胃,正常組無干預。觀察大鼠形態(tài)學表現(xiàn)和體重;比較排便粒數(shù)、糞便含水量、Bristol分型,評估腸道敏感性、腸道動力,并觀察腸道黏膜病理組織學。結果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精神萎靡,易激惹,體重無明顯變化(P0.05),排便粒數(shù)明顯增多(P0.05),糞便含水量增加(P0.05),Bristol分型中5、6、7型明顯增多,腸道敏感性、腸道動力增加(P0.05);與模型組比較,溫腎健脾方組動作較靈活,偶見煩躁,體重無明顯變化(P0.05),排便粒數(shù)下降(P0.05),糞便含水量減少(P0.05),Bristol分型向4型轉化,腸道敏感性、腸道動力下降(P0.05)。各組大鼠腸道黏膜病理組織學表現(xiàn)均未見明顯異常。結論本物理化學刺激共同作用的造模方法可作為制備脾腎陽虛證IBS-D大鼠模型較理想的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establishing the model of IBS-Dsyndrome combined with spleen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 in rats.Methods Thirty-eight 4-week-old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 (n = 10), model group (n = 14) and Wenshen Jianpi group (n = 14).The rat model was made by gastric perfusion of Senna leaf and 2 weeks of frozen acetic acid enema fixator for 2 weeks. After the model was made, Wenshen Jianpi prescription group was given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Wenshen Jianpi prescription for 2 weeks with 13.98 g/(kg / d.The model group was fed with isobaric distilled water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normal group had no intervention.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body weight of rats were observed, and the number of defecation grains, fecal water content and Bristol classification were compared to evaluate the intestinal sensitivity, intestinal motility, and intestinal mucosal histopathology.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 the model group was depressed, irritable, had no obvious change in body weigh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defecation grains, increased the fecal water content,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fecal water in the Bristol typing, increased the intestinal sensitivity, and increased the intestinal motility,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and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In Wenshen Jianpi prescription group, the movement was more flexible, occasionally irritable,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body weight was found, the number of defecation grains decreased, the fecal water content decreased and the Bristol type was transformed to type 4, the intestinal sensitivity and intestinal motility decreased (P0.05).The histo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intestinal mucosa in all groups were not abnormal.Conclusion this physical and chemical stimulation model can be used as an ideal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IBS-D rat model of spleen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
【作者單位】: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望京醫(yī)院脾胃病科;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北京市密云中醫(yī)醫(yī)院急診科;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資助項目(No.81403389)
【分類號】:R259;R-3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力;朱清華;;不同月齡正常大鼠的心電圖比較[J];上海實驗動物科學;1988年04期
2 劉濱;胡成乙;王鳳艷;;電針對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大鼠抗炎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09年03期
3 張國山;蘭蕾;劉密;常小榮;黃潔;;艾煙對正常SD大鼠活動、飲食及體質量的影響[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3年04期
4 李向陽;馮偉力;馬祁生;朱俊博;尼瑪才讓;格日力;;藏藥佐太中的汞在大鼠體內(nèi)吸收和排泄的初步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0年02期
5 王宇;寧友;王培育;楊永清;;大鼠針刺置高臺固定方法[J];上海針灸雜志;2012年05期
6 梁希彬,劉賢宇,李豐橋,張旺明,王曉民,韓濟生;電針治療部分損傷帕金森病大鼠的實驗研究[J];針刺研究;2001年03期
7 張曉梅;高維濱;;電項針對失眠大鼠促眠作用實驗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08年10期
8 符文彬;馬瑞;劉健華;孫健;羅家星;白艷甫;樊凌;粟勝勇;陳海濱;蘇臨榮;;電針對抑郁癥大鼠海馬超微結構的影響[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9 張文玉;高謙;王剛;王飛;楊志麗;;內(nèi)熱針對大鼠軟組織慢性損傷的影響[J];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10 楊德鴻,趙茜,李連祥,胡三覺;大鼠熱痛縮腿反應潛伏期檢測法[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199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潘鵬;李文志;;電針刺改善大鼠低氧性肺動脈高壓(英文)[A];2010中華醫(yī)學會全國麻醉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陳華德;歐陽湘云;;不同天數(shù)的艾煙刺激對大鼠肺、腦組織影響的實驗研究[A];2011中國針灸學會年會論文集(摘要)[C];2011年
3 張先庚;張輝;劉琴;高靜;梁小利;韓佩玉;;優(yōu)裕環(huán)境胎教與地震恐懼胎損的SD大鼠母子兩代行為遺傳學研究[A];全國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4 林小姬;余瑾;廖銘斌;古琨如;李莉;唐純志;;音樂電針對抑郁模型大鼠大鼠行為學和血清TGF-β1的影響[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王旭初;劉文軒;徐福琴;王國華;李海松;;育子丸治療雄性不育大鼠實驗研究[A];第5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男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暨男科提高班講義[C];2007年
6 董志強;王彥青;吳根誠;;膠質細胞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在大鼠神經(jīng)痛及電針鎮(zhèn)痛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A];第九屆全國針刺麻醉針刺鎮(zhèn)痛及針刺調整效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梁希彬;劉賢宇;李豐橋;張旺明;王曉民;;電針治療部分損傷帕金森病大鼠的實驗研究[A];中國生理學會第21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8 朱書秀;馬駿;王彥春;甘水詠;;電針對帕金森病大鼠黑質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A];全國第16屆針灸臨床學術研討會、全國第11屆耳穴診治學術研討會、當代臨床治驗論壇暨中西部十省區(q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金肖青;詹紅生;石巧娟;陳益丹;;不同頻率電針對切卵大鼠松質骨空間結構的影響[A];中國針灸學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下集)[C];2009年
10 魏盛;宗紹波;喬明琦;;憤怒、郁怒反應模型大鼠不同腦區(qū)5-羥色胺含量分析[A];第四屆全國中醫(yī)藥博士生優(yōu)秀論文專輯[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楊娟;設計大鼠成為心臟病研究的新助推器[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2 內(nèi)蒙古醫(yī)學院中醫(yī)學院 任秀玲;“肺氣虛”大鼠模型微觀基礎表達的實驗研究[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樹東;電針“內(nèi)關”穴對心肌缺血大鼠ASICS通道及相關細胞因子影響的實驗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2 張金超;COPD模型大鼠呼吸功能改變對尿量的影響[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3 徐派的;電針通過腦腸軸途徑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虛型大鼠作用機制的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4 陳麗;電針調控下丘腦SIRT1/NF-κB信號通路改善ZDF大鼠胰島素抵抗的機制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5 謝俊;“標本配穴”法電針防治大鼠心肌缺血損傷及其線粒體信號通路調控機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6 盧繼東;“標本配穴”電針對心肌缺血大鼠細胞凋亡miRNA的影響及調控機制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7 柳俊輝;5味山姜屬中藥對胃潰瘍寒證大鼠溫胃散寒藥效及作用機制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8 王健;電針調控PRG5/RhoA信號通路對MCAO大鼠eNSCs增殖與分化影響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9 潘清潔;針刺對CUMS抑郁大鼠模型行為學及作用機制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10 郝歐美;清肺通絡敷胸膏干預流感病毒誘導大鼠肺炎P38/JNK MAPK信號通路機制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貝貝;《傷寒雜病論》中桂芍用量變化對發(fā)汗、止痛作用影響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張樂;電針對頸椎病模型大鼠軟骨細胞炎癥因子及IKKβ/NF-κB的影響[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3 吳佳欣;慢性應激肝郁脾虛模型大鼠下丘腦弓狀核攝食相關神經(jīng)肽變化機制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范里;調脂湯聯(lián)合脈動紅外線對高血脂大鼠降脂作用的實驗研究[D];浙江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5 陳盛鐿;柴芩通淋片對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的治療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浙江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6 張鵬飛;電針對胡須體覺皮層局灶性腦缺血大鼠PTEN和GAP-43蛋白表達的影響[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7 徐友霞;類風濕關節(jié)炎與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及新風膠囊對其心臟病變作用機制的研究[D];安徽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8 苗同艷;肺炎的中醫(yī)證候及中醫(yī)藥對肺炎鏈球菌感染大鼠的炎癥因子水平影響的研究[D];安徽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9 孫健健;通督調神灸療抗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模型大鼠Aβ過度表達機制研究[D];安徽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10 劉磊;針刺不同經(jīng)穴對心肌缺血大鼠大腦皮質區(qū)NGF、TrkA表達影響的研究[D];安徽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7173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1717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