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R-135a調控作用探討歸腎丸治療腎虛—薄型子宮內膜大鼠的機制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miR-135a調控作用探討歸腎丸治療腎虛—薄型子宮內膜大鼠的機制研究 出處:《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腎虛-薄型子宮內膜大鼠 歸腎丸 HOXA10 JAK2/STAT3 miR-135a
【摘要】:目的:1.對目前成熟的兩個動物模型腎虛大鼠模型和薄型子宮內膜大鼠模型進行有機整合,建立腎虛-薄型子宮內膜大鼠模型,模擬臨床薄型子宮內膜患者證屬腎虛者,對建模的步驟、使用藥物及用藥時間加以明確,為研究薄型子宮內膜提供更符合臨床實際的病證結合模型,深入了解腎虛-薄型子宮內膜的病理特點,為探索有效的治療方法提供實驗基礎。2.分析在歸腎丸影響下miR-135a對子宮內膜JAK2/STAT3信號通路及HOXA10基因的調控作用,以期闡明歸腎丸治療薄型子宮內膜的靶點及藥效機制,從而豐富古方臨床適用范圍,也為中醫(yī)藥在輔助生殖技術中的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1.通過SD大鼠宮腔內注射95%乙醇和450mg/kg/天×8天羥基脲灌胃建立符合臨床病證實際的腎虛—薄型子宮內膜大鼠模型。HE染色檢測子宮內膜組織結構,測量子宮內膜厚度;免疫組化方法法檢測子宮內膜細胞標志蛋白角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達,以及檢測子宮內膜容受性標志蛋白VEGF蛋白的表達。2.建立腎虛-薄型子宮內膜大鼠模型后,采用歸腎丸灌胃液低、高劑量干預,雌激素作為陽性藥物對照組,兩個動情周期后,HE染色檢測子宮內膜組織結構,測量子宮內膜厚度;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大鼠子宮內膜上波形蛋白、角蛋白、VEGF蛋白、COX-2蛋白等表達;采用western-blot法檢測大鼠子宮內膜上JAK2、P-JAK2、STAT3、P-STAT3表達;采用qRT-PCR法檢測大鼠子宮內膜上miR-135a、HOXA10基因、ITG β 3基因、EMX2基因的表達變化。結果:1.腎虛-薄型子宮內膜建模成功,形態(tài)學上,對照組子宮內膜結構完整,造模組子宮內膜變薄,內膜欠連續(xù),皺褶減少,部分腺上皮脫落,腺上皮及內膜上皮細胞呈低柱狀,甚至扁平狀;間質可見纖維組織增生,腺體稀疏,可見部分腺體腺上皮萎縮;造模組的平均內膜厚度(453.95±60.46um)較對照組內膜厚度(709.13±114.05um)薄(P0.01);造模組的脾臟、胸腺重量較對照組減輕(P0.01)。2.對照組的脾臟重量較其余各組均偏高(P0.05);歸腎丸低劑量組的脾臟重量較雌激素組、歸腎丸高劑量組的高(P0.05);對照組的胸腺重量較其余各組重,P值均0.05;歸腎丸低、高劑量組的胸腺重量比造模組、雌激素組的重(P0.05)。3.造模組的子宮內膜厚度較其余各組均偏薄(P值均0.05);對照組的子宮內膜厚度較其余各組均偏厚(P0.05);歸腎丸低、高劑量組與雌激素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O.05)。4.各組的VEGF蛋白表達均高于造模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對照組比較,雌激素組、歸腎丸低、高劑量組的VEGF蛋白表達較高,P值均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雌激素組比較,歸腎丸低劑量組的VEGF表達較高,P值均0.05;對照組以及歸腎丸高劑量組的COX-2蛋白表達明顯高于其余各組(P值均0.05);雌激素組與歸腎丸低劑量組比較無差異(P0.05),對照組與歸腎丸高劑量組比較無差異(P0.05)5.雌激素組、造模組相比較各組的ITG β 3蛋白表達均偏低,P值均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歸腎丸低、高劑量組的的ITG β 3蛋白表達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6.造模組與對照組JAK2蛋白表達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歸腎丸各劑量組及雌激素組的JAK2蛋白表達均比造模組、對照組表達低(P值均0.05);歸腎丸高劑量組與雌激素組比較,歸腎丸高劑量組的JAK2蛋白表達高,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造模組P-JAK2蛋白表達量較其余各組高(P0.05);對照組及雌激素組的STAT3蛋白表達較造模組,歸腎丸低、高劑量較造模組表達高(P值均0.05);對照組和雌激素組的蛋白表達較歸腎丸各劑量組高,(P值均0.05);造模組的P-STAT3蛋白表達量與其余各組比較均偏高(P值均0.05);歸腎丸低、高劑量組的P-STAT3蛋白表達量均較對照組和雌激素組的低,P值均0.05。7.造模組的ITG β 3基因的相對表達量較其余各組偏高(P值均0.05);雌激素組和歸腎丸高劑量組的ITG β 3基因的相對表達量較對照組高(P0.05);對照組和歸腎丸低組之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8.歸腎丸低劑量組的的HOXA10基因相對表達量較其余各組偏高(P值均0.05);造模組的HOXA10基因相對表達量與其余各組比較均偏低(P值均0.05)。9.與造模組比較,其余各組的miR-135a相對表達量均較造模組高(P值均0.05);歸腎丸高劑量組較對照組、歸腎丸低劑量組偏高(P值均0.05)。10. miR-135a和JAK2蛋白表達高度負相關,r=-0.814,P0.01;miR-135a和P-JAK2低度負相關,r=-0.351,P0.01;miR-135a和P-STAT3蛋白表達中度負相關,r=-0.734,P0.01;miR-135a和STAT3蛋白表達不顯著相關。11.JAK2和P-STAT3高度正相關,r=0.84,P0.01;P-JAK2蛋白與STAT3蛋白之間不相關。12.JAK2和VEGF蛋白表達中度負相關,r=-0.75,P0.01;P-STAT3和VEGF蛋白表達中度負相關,r=-0.762,P0.01;P-STAT3和COX-2蛋白表達低度負相關,r=-0.478,P0.01:VEGF蛋白表達和COX-2蛋白表達低度相關,r=0.304,P0.05。13. miR-135a和HOXA10基因表達不相關,r=0.273,P0.05;miR-135a和ITG β 3基因表達低度負相關,r=-0.307,P0.05;miR-135a和EMX2基因表達中度相關,r=-0.726,P0.01。14.HOXA10基因和ITG β 3基因表達中度負相關,r=-0.565,P0.01;EMX2基因和ITG β 3基因表達低度正相關,r=0.389,P0.01。HOXA10基因和ITG β 3蛋白表達中度正相關,r=0.772,P0.01結論:1.通過SD大鼠宮腔內注射95%乙醇和450mg/kg/天×8天羥基脲灌胃液灌胃可以建立符合臨床病證實際的腎腎虛—薄型子宮內膜大鼠模型,模型基本可以反映臨床薄型子宮內膜腎虛證的實際狀況。2.歸腎丸能夠有效改善腎虛-薄型子宮內膜大鼠的腎虛相關癥狀,并且有效增加子宮內膜厚度,增強VEGF蛋白、COX-2蛋白以及ITG β 3蛋白在薄型子宮內膜的表達,有效促進子宮內膜的增生修復。因此,可以在輔助生殖技術中對于薄型子宮內膜腎虛證患者加以歸腎丸作為輔助,以期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3.歸腎腎丸對JAK2、STAT3、P-JAK2以及P-STAT3蛋白的表達均具有抑制作用。歸腎腎丸低、高劑量組均對miR-135a的表達具有增強作用,其中以歸腎丸高劑量組尤其顯著;歸腎丸低、高劑量組均對EMX2基因的表達具有抑制作用,其中以歸腎丸高劑量組尤其顯著;歸腎丸對ITG β 3基因的表達具有抑制作用;歸腎丸作為一個多靶點的復方湯劑,其復雜的藥效機制對多個基因及蛋白的表達均有影響,本研究為進一步的歸腎丸藥物研發(fā)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jù)。4.基于miR-135a的調控作用,歸腎丸治療腎虛-薄型子宮內膜大鼠作用機制,通過上調miR-135a在子宮內膜的表達,對EMX2基因具有負性調節(jié)作用,從而達到改善子宮內膜容受性。miR-135a與HOXA10基因不相關,歸腎丸干預可以上調HOXA10基因的表達,增強子宮內膜的ITG β 3蛋白表達,從而達到改善子宮內膜容受性。
[Abstract]:Objective : 1 . To establish a model of renal deficiency - thin endometrium in rats with renal deficiency - thin endometrium .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 the expression of VEGF in th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 the expression of VEGF protein in th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the protein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strogen group ( P < 0.05 ) .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the protein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05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the gene and ITG尾3 gene were moderately correlated to the expression of the gene and the ITG尾3 gene expression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kidney - deficiency - thin endometrium model could be used to improve the expression of the gene and the ITG尾3 gene . so that the expression of the HOXA10 gene can be increased , the expression of ITG尾3 protein in the endometrium is enhanced , and the tolerance of the endometrium is improved .
【學位授予單位】: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271.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Cooley S.;Yuddandi V.;Walsh T.;張劍萍;;子宮內膜去除術治療的近期及遠期預后[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婦產(chǎn)科學分冊);2005年12期
2 張慧;子宮內膜鈣化1例[J];四川醫(yī)學;2005年04期
3 鄭鳳英;時青云;吳姍姍;;絕經(jīng)后子宮內膜增厚的臨床與病理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7年02期
4 董燕君;周堅紅;;子宮內膜厚度在絕經(jīng)前婦女子宮內膜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腫瘤學雜志;2011年10期
5 薛愛玲,陳貴安;子宮內膜凋亡的相關因素[J];生殖醫(yī)學雜志;1999年02期
6 劉艷;;為什么我的子宮內膜會長到肺上[J];婚姻與家庭(性情讀本);2008年10期
7 鄭雨龍;;特別注意子宮內膜“出逃”[J];健康天地;2009年05期
8 陳會昌;;流產(chǎn),“流走”了子宮內膜[J];婚育與健康;2010年30期
9 阿靜 ,雪生;警惕子宮內膜"移民"顛覆你的生育大計[J];現(xiàn)代保健;2004年05期
10 林斯其;;“擅離職守”的子宮內膜[J];健康博覽;1998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麗娜;;子宮內膜血流與子宮內膜容受性[A];婦科內分泌與輔助生殖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陳貴安;王海燕;;子宮內膜出血機理及修復[A];高泌乳素血癥和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辛廖冰;范盈盈;;絕經(jīng)后子宮內膜增厚的臨床與病理分析[A];2012年浙江省婦產(chǎn)科學及圍產(chǎn)醫(yī)學學術年會暨《婦產(chǎn)科常見疾病規(guī)范化治療新進展》及《圍產(chǎn)醫(yī)學熱點追蹤》學習班論文集[C];2012年
4 林俊;阮菲;;子宮內膜去除術[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chǎn)科學術會議婦科內鏡會場(婦科內鏡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5 田文儒;何劍斌;叢霞;曹榮峰;姜忠玲;宋學雄;;產(chǎn)后奶牛子宮內膜的掃描電鏡觀察[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周亮;王榮;李蓉;;妊娠和妊娠失敗患者在超排周期第10天子宮內膜差異基因表達譜[A];第一屆中華醫(yī)學會生殖醫(yī)學分會、中國動物學會生殖生物學分會聯(lián)合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馬彩輝;李予;王文軍;麥美琪;楊冬梓;陳向紅;張清學;古少君;;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者子宮內膜整合素β3與細胞問隙連接蛋白43表達的研究[A];第二屆全國不育癥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張靜;劉莉;;絕經(jīng)期子宮內膜增厚天然孕酮治療67例臨床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絕經(jīng)學術會議暨絕經(jīng)相關問題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1年
9 尹素芳;陳曉娜;陳曉光;;取子宮內膜組織190例病理性診斷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婦科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10 楊開選;徐煉;萬宇;宋波;何英;葉綠;吳秀麗;楊帆;孫亮;;418例子宮內膜良性疾病會診結果的病理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7年學術年會暨第九屆全國病理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馮瑤邋記者 楊麗佳;子宮內膜“搬家”到肺獲復原[N];健康報;2007年
2 海軍總醫(yī)院婦產(chǎn)科 王藹明 王明凱;子宮內膜也會沙化[N];健康報;2013年
3 徐飛;子宮內膜不安分 “游走”全身惹禍端[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8年
4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公利醫(yī)院 中醫(yī)科 吳昆倉 主任醫(yī)師;子宮內膜增厚的形成與控制[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8年
5 庚萬煬;當心:子宮內膜亂跑[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7年
6 韋立功 覃江萍;微波子宮內膜消除術治療月經(jīng)過多[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7 本報記者 王建影;子宮內膜為何在子宮外瘋長[N];保健時報;2004年
8 趙藍韻;“長腿”的子宮內膜[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6年
9 河北省河間市人民醫(yī)院 程懷孟;經(jīng)期氣胸:子宮內膜跑到胸腔[N];大眾衛(wèi)生報;2012年
10 滕成梅;子宮內膜“亂走”怎么辦[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冉靜;鋅指轉錄因子ZEB1促進子宮內膜EMT在胚胎著床的功能及機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高偉;X射線對子宮內膜及卵巢生殖功能影響的分子機制的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鄭圣霞;月經(jīng)血源性子宮內膜干細胞移植治療重度宮腔粘連的臨床前期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許春燕;基于miR-135a調控作用探討歸腎丸治療腎虛—薄型子宮內膜大鼠的機制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5 周峰;低劑量米非司酮對人植入窗期子宮內膜水通道蛋白1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6年
6 陽艷軍;子宮內膜異位癥人體組織學模型構建及內異癥和非內異癥患者子宮內膜粘附特點分析[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6年
7 路軍麗;連續(xù)聯(lián)合雌、孕激素補充治療中子宮內膜的改變及監(jiān)測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3年
8 趙靜;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薄型子宮內膜的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9 潘曉玉;Claudin-3和claudin-4在子宮內膜惡性轉化中的意義[D];山東大學;2007年
10 叢青;子宮內膜異位癥和絨癌的相關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陽;內源性大麻素系統(tǒng)中CB1受體及水解酶FAAH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子宮內膜的表達與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王常燕;內源性大麻素系列對不明原因性不孕患者種植窗期子宮內膜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劉珊珊;子宮內膜蠕動的電影磁共振研究[D];南京大學;2016年
4 朱蒙蒙;子宮內膜疾病與子宮肌瘤相關危險因素調查分析[D];吉林大學;2016年
5 朱孝嚴;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tǒng)治療子宮內膜癌前病變的臨床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6 劉麗偉;C-FOS、STAT3、Ub在PCOS患者著床窗口期子宮內膜的表達及意義[D];鄭州大學;2016年
7 黃暉;探討在凍融胚胎移植中應用彩色超聲監(jiān)測子宮內膜負向蠕動波及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8 張雙翼;前列腺素E_2受體激動劑對奶牛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因子及細胞增殖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研究[D];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9 蘇安適;子宮內膜采集器與診刮及宮腔鏡比較在子宮內膜病變診斷中的應用[D];石河子大學;2016年
10 王s,
本文編號:13568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1356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