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課堂提問行為比較研究
本文關鍵詞:新手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課堂提問行為比較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初中數(shù)學階段,概念課是一種常見基本課型。在課堂教學中,最常見的師生互動便是課堂提問。教師在課堂上能否進行有效提問,如何進行有效提問,是一線教師每天都要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教師課堂提問行為研究也成為了研究者關心的話題。本研究以初中數(shù)學概念課為切入點,尋找初中數(shù)學概念課新手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課堂提問差異,為新手型教師提出提高初中數(shù)學概念課提問效率的建議。本文通過文獻研究、錄像分析和咨詢相關一線教師和專家,從而制作初中數(shù)學概念課課堂提問行為分類量表。在初中數(shù)學概念課課堂提問行為分類量表中,將提問行為分為四個維度。選取浙教版八年級下冊課本中兩節(jié)內容,通過兩組新手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共五人課堂進行同課異構并且進行視頻拍攝,對轉錄結果進行數(shù)據分析和處理。從而嘗試比較初中數(shù)學概念課堂中新手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在課堂提問行為上的差異。通過觀察統(tǒng)計分析,與專家型教師的初中數(shù)學概念課的提問行為相比,新手型教師的提問行為存在以下差異:(1)新手型教師提問數(shù)量較多,并且提問類型處于低層次水平。不能夠緊扣教學重難點;(2)新手型教師傾向使用學生自發(fā)回答的回答方式;(3)新手型教師使用追問數(shù)量和單獨參與追問回答的人數(shù)較少;(4)從概念課的階段上看,新手型教師在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鞏固與發(fā)展階段與專家型教師存在較大差異。本研究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變從而提高初中數(shù)學概念課課堂提問效率:(1)追求概念課課堂提問效率,減少低效提問,增加高效提問(2)針對不同問題采取不同的回答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3)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提問;(4)恰當使用“問題鏈”;(5)注重在概念形成和概念鞏固與發(fā)展環(huán)節(jié)備課。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 課堂提問 比較研究 概念課
【學位授予單位】:杭州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33.6
【目錄】:
- 致謝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引論9-11
- 1.1 研究的背景9
- 1.2 研究的問題9-10
- 1.3 研究的意義10-11
- 2 文獻綜述11-20
- 2.1 概念的界定11-12
- 2.1.1 新手教師與專家教師的界定11
- 2.1.2 課堂提問的界定11-12
- 2.2 研究的概述12-20
- 2.2.1 提問行為12-16
- 2.2.2 課堂提問比較研究16-17
- 2.2.3 初中數(shù)學概念課教學17-20
- 3 研究設計20-26
- 3.1 研究方法20-21
- 3.1.1 文獻研究法20
- 3.1.2 錄像分析法20
- 3.1.3 比較研究法20-21
- 3.1.4 定性和定量分析法21
- 3.2 主要課堂教學研究方法21-22
- 3.2.1 TIMSS錄像研究21-22
- 3.2.2 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22
- 3.3 研究流程22-26
- 3.3.1 研究對象22-23
- 3.3.2 研究視角23
- 3.3.3 數(shù)據收集與分析23-26
- 4 數(shù)據的收集與整理26-60
- 4.1 專家型教師A課堂提問研究26-31
- 4.2 專家型教師B課堂提問研究31-35
- 4.3 新手型教師C課堂提問研究35-40
- 4.4 專家型教師D課堂提問研究40-45
- 4.5 新手型教師E課堂提問研究45-49
- 4.6 五位教師提問比較分析49-60
- 4.6.1 提問數(shù)量49-50
- 4.6.2 提問類型50-53
- 4.6.3 回答方式53-56
- 4.6.4 提問類型與回答方式56-58
- 4.6.5 追問58-60
- 5 研究結論與建議60-64
- 5.1 研究結論60-61
- 5.2 研究建議61-63
- 5.3 研究的局限性63-64
- 參考文獻64-6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盧正芝;洪松舟;;教師課堂提問有效性提升的實踐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11期
2 顧建民;;教師課堂提問的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1986年06期
3 李威;;數(shù)學教師提問與學生參與[J];現(xiàn)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3年S1期
4 周忠;;教師課堂提問的反思[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8年11期
5 周碧恩;;教師主動教學與教師課堂提問[J];考試周刊;2010年53期
6 李雪生;;教師課堂提問要講究“度”[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3年09期
7 徐勰;;外語教師課堂提問分類研究述評[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8 何衛(wèi)國;鞏子坤;;新教師課堂提問的個案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2年15期
9 唐廣全;;怎樣設計高質量的課堂提問[J];江蘇教育;1993年18期
10 張玉梅;;英語教師課堂提問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文獻綜述[J];才智;2011年2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李芳;;語文教師課堂提問的技巧[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2 吳桂珍;;精心設計提問 優(yōu)化教學效果——淺析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年
3 王俊敏;;通過學生反饋來評價小學教師課堂提問質量的途徑和方法的研究報告[A];基礎教育質量監(jiān)控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8條
1 河南汝州市紙坊鄉(xiāng)一中 董躍梓;數(shù)學教師課堂提問的藝術性[N];學知報;2011年
2 傅海洋 侯占存;“滿堂灌”緣何成了“滿堂問”?[N];文匯報;2008年
3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第七中學 魏俊峰;淺談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與自主課堂構建[N];學知報;2011年
4 興平市初級中學 陳西進 劉超庫;在有效教學中有效提問[N];咸陽日報;2010年
5 甘谷縣第三中學 楊繼福;淺議探究性提問的特點[N];甘肅日報;2011年
6 江蘇省濱海縣東坎鎮(zhèn)實驗小學 張丁香;課堂提問應設計富有挑戰(zhàn)性[N];學知報;2011年
7 浙江省樂清市樂成鎮(zhèn)三中 吳曉嬋;課堂的起點[N];學知報;2011年
8 江蘇省寶應縣城北初級中學 湯云翔;設計合理的課堂提問 讓課堂更精彩[N];學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韓琴;課堂互動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問題提出能力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曹歡;小學數(shù)學教師課堂提問技能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渤海大學;2015年
2 金海燕;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師課堂提問現(xiàn)狀調g岸圓哐芯縖D];延邊大學;2015年
3 曾菁云;梅里爾教育目標分類學下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課堂提問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5年
4 楊陽;初中數(shù)學教師課堂提問技巧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5 楊春猛;基于三維教學目標下高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用語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6 張小雪;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提問與學困生課堂參與度的關系[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7 和亞琪;高中英語教師課堂提問對學生學習情感影響的調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8 鄭佳;小學數(shù)學教師課堂提問有效性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年
9 陳思思;初中數(shù)學新老教師概念課提問行為比較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年
10 游娜;高中物理概念教學中教師課堂提問行為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新手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課堂提問行為比較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44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494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