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課后習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課后習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語文教材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情況下,語文教材由四部分構成,分別是選文系統(tǒng)、知識系統(tǒng)、作業(yè)系統(tǒng)和導學系統(tǒng)。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材中課后習題的內容有了顯著的改善,地位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在以往的研究當中,對于語文教材課后習題的分析相對較少,并且針對練習題提出的建議仍然存在著可提升的空間。鑒于此,筆者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和進行了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完成了這篇論文的撰寫。本文以布魯姆的目標認知維度為理論基礎,以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對現(xiàn)行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課后練習題進行了題量、內容上的分析。并且從實踐出發(fā),對沈陽市不同高中學校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在教學實踐中,課后練習題在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為了使課后練習題在教學中更好地發(fā)揮作用,筆者對教師和學生在使用課后練習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本篇論文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課后練習題的整體闡述,強調了人教版課后練習題的特點,并且根據(jù)不同的作業(yè)劃分方法對現(xiàn)行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課后習題進行了分類;第二部分是從實踐出發(fā),設計調研問卷并且收集數(shù)據(jù),找到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及成因,并指出了在課本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第三部分是以存在的問題為基礎,在教材的練習設計上、教師和學生使用練習題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人教版 高中語文教材 課后習題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33.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緒論9-13
-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9-10
- (一)研究背景9
- (二)研究意義9-10
- 二、研究現(xiàn)狀10-11
- (一)以新課程改革為背景的研究10
- (二)練習題的設計研究10-11
- (三)練習題的使用研究11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11-13
- (一)研究思路11
- (二)研究方法11-13
- 第一章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課后習題概況13-22
- 一、課后習題的特點13-15
- (一)在回顧中積累語文知識13
- (二)在多維度中縱深發(fā)展思維13-14
- (三)在實踐中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14-15
- (四)在良好互動中體會情感15
- 二、課后習題分析15-22
- (一)課后習題題量分析15-18
- (二)課后習題題型分析18-22
- 第二章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課后習題探究22-33
- 一、課堂教學中課后習題使用情況的調查分析22-29
- (一)課后習題使用問卷調查結果統(tǒng)計22-28
- (二)課后習題使用不當?shù)脑蚍治?/span>28-29
- 二、教材設計中課后習題的不足29-33
- (一)練習題型種類分布不均衡29-30
- (二)部分拓展練習題可行性不強30
- (三)課后練習題缺少策略性指導30-31
- (四)習題的趣味性不夠吸引學生31-33
- 第三章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課后習題的建議33-38
- 一、課后習題在設計上的建議33-35
- (一)設計題型的多樣性33
- (二)增強拓展練習的可行性33-34
- (三)增加習題指導性用語34
- (四)提升習題的趣味性34-35
- 二、課后習題在使用上的建議35-38
- (一)對教師在課后習題使用上的建議35-36
- (二)對學生在課后習題使用上的建議36-38
- 結語38-39
- 參考文獻39-41
- 附錄41-44
- 后記44-45
- 個人簡歷4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明高;對新編高中語文教材的反觀和前瞻[J];教學與管理;2001年02期
2 葉元彩;高中語文課程建設與新編高中語文教材創(chuàng)新[J];教學與管理;2002年10期
3 陳慶云;課文的閱讀提示應具備哪些特征——對現(xiàn)行高中語文教材的審視[J];教學與管理;2003年19期
4 許宏偉;;高中語文教材規(guī)范問題例談[J];中國教育學刊;2006年06期
5 林艷;;新課標下的高中語文教材分析[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06年03期
6 胡栩鴻;;現(xiàn)行高中語文教材的編寫體系及其編選特點[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11期
7 付振華;;高中語文教材對《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刪改[J];語文建設;2007年04期
8 陳良卓;;高中語文教材三解[J];文學教育(下);2008年06期
9 熊小林;;淺析高中語文教材中古典愛情詩詞賞析的意義[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10 楊再雄;;對高中語文教材的兩點疑問[J];文學教育(上);2009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肖偉;孫朝霞;;探尋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傳統(tǒng)文化[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2 鄧城鋒;;香港高中語文教材的文化學習分析[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余英;;直面愛情——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董陽;向“80后”進言[N];人民日報;2010年
2 錢紅艷;專家揭秘新版高中語文教材[N];南京日報;2004年
3 人民教育出版社 顧之川;高中語文教材改革的幾個問題[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本報記者 章紅雨;讓作家、教師“親密接觸”[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2年
5 北京師范大學 康震;引導理性、學術地研讀[N];社會科學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李新;還我朗朗書聲[N];21世紀經濟報道;2007年
7 江西省大余中學 金小中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求疵[N];南方周末;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慧玲;我國高中語文教材編制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聰;論高中語文教材新體系的構建[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2 周艷春;高中語文教材的變革及教師應對策略[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3 關桂娟;淺析粵版高中語文教材的語文性[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鄭麗芳;試論高中語文教材的文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楊小花;論高中語文教材中悲劇性作品的教育意義及實施策略[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6 魏永召;魯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注釋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7 劉沖;海峽兩岸高中語文教材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8 富予;人教社2007版高中語文教材中花卉意象的美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9 劉先萍;高中語文教材愛情教育及教學探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10 李晨;高中語文教材中悲劇性作品的分析和教學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課后習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238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42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