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內部技術職稱制的作法和好處
本文關鍵詞:單位內部技術職稱制的作法和好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正 評定技術職稱,對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將起到重要作用。但怎樣評定技術職稱才能合理,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當前有些單位實行內部技術職稱制引起人們濃厚的興趣。單位內部技術職稱制的主要做法是: 規(guī)定的標準,以學術水平、技術水平、工作成績?yōu)橐罁?由單位學術委員會負責進行考核,確認達到助理工程師或工程師水平后,可授予其
【作者單位】: 航空工業(yè)部六一一研究所
【關鍵詞】: 科技人員 創(chuàng)造性 工作成績 助理工程師 技術職稱 技術水平 單位 學術委員會 主要做法 學術水平
【正文快照】: 評定技術職稱,對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將起到重要作用.但怎樣評定技術職稱才能合理,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當前有些單位實行內部技術職稱制引起人們濃厚的興趣。 單位內部技術職稱制的主要做法是: 規(guī)定的標準,以學術水平、技術水平、工作成績?yōu)橐罁?由單位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舒英 ,張成覺;一三三團場重視發(fā)揮科技人員的聰明才智[J];新疆農墾科技;1980年02期
2 何金發(fā);六十六團場注意發(fā)揮科技人員的作用[J];新疆農墾科技;1980年02期
3 王慶同;一二三團場黨委對科技人員積極培養(yǎng)、大膽使用[J];新疆農墾科技;1980年05期
4 ;復刊辭[J];汽車工程;1980年01期
5 紀新;岡崎嘉平太談:怎樣當經理[J];企業(yè)管理;1980年03期
6 梁江立;科研計劃管理系統(tǒng)工程的探討[J];科研管理;1980年01期
7 ;淺談科研組織管理與科研效率的關系[J];科研管理;1980年01期
8 魯世榮;關于加強地方科學技術干部管理工作的建議[J];科研管理;1980年02期
9 謝敏;獎金的本質[J];社會科學輯刊;1980年04期
10 江羽 ,王福淼;試論教師的勞動與報酬[J];經濟問題;1980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漢平;;創(chuàng)造性——針灸學術發(fā)展之關鍵[A];紀念承淡安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暨國際針灸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2 田玄;;新四軍創(chuàng)造性地執(zhí)行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的主要特色及其重大貢獻[A];鐵流:新四軍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專輯——新四軍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3 薛太昌;劉自新;;李先念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統(tǒng)戰(zhàn)策略淺議[A];鐵軍雄風——紀念新四軍建軍60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7年
4 ;達能營養(yǎng)中心(中國)介紹[A];“達能營養(yǎng)中心膳食營養(yǎng)研究與宣教基金”招標結果發(fā)布會暨兒童飲食行為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5 王希季;;前言[A];空間探測的今天和未來——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yè)委員會第七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1994年
6 何光永;;學習呂仁和教授診治糖尿病方案的體會[A];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中醫(yī)藥研究進展——第二屆糖尿病(消渴。﹪H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6年
7 劉麗娟;;教育和培訓在改善喂養(yǎng)方法中的作用[A];第一屆婦幼營養(yǎng)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1989年
8 宋安居;;“幫”的功夫芻議[A];四川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論文集[C];1988年
9 李克昭;;學術論文撰稿六忌[A];學報編輯文集[C];1991年
10 張友樹;;學術期刊編輯的行為機制[A];編輯工作論叢[C];199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紀實;徐冠華闡述中國的技術創(chuàng)新政策[N];安徽經濟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王則湘;“鴻雁”針紡產品全部出口[N];安徽日報;2000年
3 王蒲生 雷毅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如何面對科技這把“雙刃劍”[N];北京日報;2000年
4 趙冬尚;中藥水劑包裝膜試制成功[N];中國包裝報;2000年
5 記者 范明義 通訊員 陳麗琴;軟件產業(yè)應該立足于國內[N];中國電子報;2000年
6 吳明;科技滯后是蘇聯(lián)解體的重要成因[N];中國改革報;2000年
7 ;質子膜燃料電池[N];中國交通報;2000年
8 吉林教育學院副院長 張笑庸;創(chuàng)造性·學術性·師范性[N];中國教育報;2000年
9 陳中原;關注:大學生創(chuàng)造力下降[N];中國教育報;2000年
10 王彩瓔;長液廠科技人員走上營銷第一線[N];中國汽車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曉都;專利實質條件研究專利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張劍 ;影響員工創(chuàng)造性績效的組織情境因素及動機機制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3 劉稚;與生物技術有關之專利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4 邱春林;凡·高、徐渭比較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4年
5 孔玉生;科技人力資源參與企業(yè)收益分配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6 李丹;我國上市公司發(fā)展規(guī)模的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7 黃銘;懷特海的創(chuàng)造性哲學及其宗教文化意蘊[D];浙江大學;2005年
8 蔣紅斌;超以象外 得其圜中——從漢字字體演進的外部因素比較來探索設計的創(chuàng)造性[D];清華大學;2004年
9 萬金榮;中國科技成果產業(yè)化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10 李麗青;企業(yè)R&D投入與國家稅收政策研究[D];西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淑蘭;創(chuàng)造性個性特征的公眾觀的調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李科敏;探索性物理實驗的教育功能及其設計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3 張學軍;大學生歸因方式與心理健康、創(chuàng)造性、未來成就能力的相關研究[D];河南大學;2002年
4 張軍;科技人員激勵規(guī)律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2年
5 王笑;H工廠科技人員激勵機制探析[D];西安理工大學;2002年
6 夏國萍;長江公司科技人員薪資方案設計[D];西安理工大學;2002年
7 湯睿;濟鋼科技人員激勵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8 楊柳;初一年級學生內外動機與創(chuàng)造性關系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9 王孝寧;衛(wèi)生科技人員科研業(yè)績綜合評價方法的建立與應用[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3年
10 曾鳴;走出陰影的譯者[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關鍵詞:單位內部技術職稱制的作法和好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64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ichenpingshen/pingshentiaojian/396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