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會計干部技術職稱評定工作應當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本文關鍵詞:做好會計干部技術職稱評定工作應當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出處:《財會通訊》1982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工作成就 技術職稱 業(yè)務能力 學識水平 職稱評定 會計 正確處理 干部標準 主要依據 幾種關系
【摘要】:正 正確掌握考評標準是搞好職稱評定工作的關鍵,業(yè)務技術職稱是一個人學識水平、業(yè)務能力和工作成就的綜合標志。為了確保評定質量,評定技術職稱要按照“德才兼?zhèn)洹钡母刹繕藴?堅持又紅又專全面考核。不能忽視政治條件,它是評授和晉升業(yè)務技術職稱的前提。同時,應以學識水平、業(yè)務能力和工作成就為主要依據,并適當考慮學歷和從事專業(yè)工作的資歷,符合什么條件就評定什么職稱,不論資排輩,單憑年限。為了正確掌握評定標準,要處理好以下幾種關系。 (1)正確處理學識水平、業(yè)務能力與工作成就的關系,堅持以工作成就為主,全面衡量。會計干部的一個基本特點是約有90%以上沒有正規(guī)的學歷,相當一部分會計干部的原有文化水平較低。但他們在長期專業(yè)實踐中逐步提高了業(yè)務能力,有較豐富的工作經驗,并有一定的工作成就。工作成就在一定的程度上體現了會計干部的學識水平。因此,在考核評定中一定要以工作成就為主,全面衡量會計干部的業(yè)務能
[Abstract]:Correctly evaluating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is the key to do well in the evaluation of professional titles. Professional technical titles are a comprehensive mark of a person's learning level,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work achiev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assessment, evaluation of technical titl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 of cadres, have both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adhere to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both socialist-minded and professionally competent. Political conditions can not be ignored. It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technical titles of the business. At the same tim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level of knowledge,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working achievement as the main basis, and consider the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what are the conditions for assessing what the title, not only by years of promotion according to status. In order to correctly grasp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we should deal with the following relationships. (1)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level, business ability and work achievement, and adhere to work achievement and measure it comprehensively. One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counting cadres is that about 90% of them have no formal education, and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accounting cadres have a lower level of original culture. But in the long term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y have gradually improved their business ability, have a lot of work experience and have some work achievement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achievement of the work embodies the knowledge level of the accounting cadres. Therefore, we must give priority to the work achievement in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and measure the business ability of the accounting cadres in an all-round way.
【作者單位】:
【正文快照】: 正確拿握考評標準是搞好職稱評定工作的關鍵,業(yè)務技術職稱是一個人學識水平、業(yè)務能力和工作成就的綜合標志。為了確保評定質盤,評定技術職稱要按照“德才兼?zhèn)洹钡母刹繕藴?堅持又紅又專全面考核。不能忽視政治條件,它是評授和晉升業(yè)務技術職稱的前提·同時,應以學識水平、業(yè)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賢忠;;嚴格堅持條件 確保評定質量[J];財會月刊;1981年06期
2 邢廷風;;評定會計干部技術職稱不能憑印象——對求實同志所提問題的不同看法[J];財會通訊(綜合版);1982年02期
3 永光;;評定會計技術職稱要有全面觀點[J];財會通訊(綜合版);1982年09期
4 賈留太;;做好會計干部技術職稱評定工作應當處理好的幾個關系[J];財會通訊(綜合版);1982年02期
5 ;關于評定業(yè)務技術職稱的幾個問題[J];中國金融;1983年05期
6 劉長春 ,王萬模;對評定業(yè)務技術職稱條件的一點認識[J];西南金融;1981年04期
7 陳晉良;;建議實行統(tǒng)一考試確定會計干部的學識水平[J];財會通訊(綜合版);1983年02期
8 何廷棟;;把會計干部技術職稱評定工作切實抓緊搞好[J];財會月刊;1981年06期
9 劉長春;王萬模;;對業(yè)務職稱評定標準的一些認識[J];中國金融;1981年09期
10 李群;;對《職稱制度的改革勢在必行》的不同看法[J];科技管理研究;198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雪崗;;審讀加工四體會[A];論稿件的審讀和加工——中國編輯學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選[C];1998年
2 黃宏金;吳宏艷;;焉耆縣結核病控制項目工作成就與展望[A];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會議大會學術報告[C];2001年
3 馬青平;鞠麗娟;丁曦;;職稱評定后再教育的思考[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職工醫(yī)院管理分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4 ;長江委老科協(xié)開展老科技人員 申報高級技術職稱評定的做法與體會[A];中國老科協(xié)工作經驗交流研討會材料匯編[C];2008年
5 吳欽寬;方孟雨;;一種職稱評定的物元模型[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進展——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3卷)[C];1995年
6 羅海明;;關于城市醫(yī)院急診科醫(yī)師培養(yǎng)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五次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4年
7 李建斌;蘇森;鄭宏;;在下一代網絡中開放QoS控制作為業(yè)務能力的研究[A];第六屆全國計算機應用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8 劉文江;;淺析客戶服務系統(tǒng)三種業(yè)務能力應具備的要素[A];黑龍江省通信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西安瑞江機電廠[A];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特種加工分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方立清;;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的預報員分級管理辦法[A];中國氣象學會2008年年會天氣預報準確率與公共氣象服務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景亮邋通訊員 于金光;農民可免費評職稱了[N];煙臺日報;2007年
2 記者 沙星海 實習生 丁茹;農民也可評技術職稱了[N];平頂山日報;2007年
3 實習記者 祁夢竹邋通訊員 孫溢蘋 高美麗;密云給莊稼把式評技術職稱[N];北京日報;2008年
4 岳艷林;山西四建集團公司農民工有了技術職稱[N];中國建設報;2006年
5 通訊員 楊海霞;湖南出臺專利管理技術職稱評定辦法[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7年
6 章盈盈;為農技人員提供發(fā)揮才智的平臺[N];大眾科技報;2007年
7 金新安 陳慶東;樂清鄉(xiāng)土人才領跑新農村建設[N];溫州日報;2006年
8 教育部語信司 國家民委文宣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成就展暨民族語文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N];語言文字周報;2008年
9 記者 李燕 通訊員 畢慶華;新疆兵團基層實用人才開發(fā)步入快車道[N];中國人事報;2006年
10 記者 孫琳;“土專家”將有職稱了[N];四川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敏;教師自主學習調節(jié)模式及其機制[D];浙江大學;2008年
2 劉蕾;基于企業(yè)核心業(yè)務能力的知識管理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3年
3 白東偉;基于語義的Web服務匹配與發(fā)現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4 尹澤明;基于服務組合、支持業(yè)務質量感知的電信業(yè)務提供若干關鍵問題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5 許強;知識密集型產業(yè)評價和發(fā)展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6 金永明;國際海底區(qū)域的法律地位與資源開發(fā)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7 毛勇;中國公辦、民辦高校在教育市場中競爭的公平性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8 黃如欣;醫(yī)學類高層次人才的獲取、保留與發(fā)展機制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9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10 鄒華;NGN業(yè)務跨域互操作訪問控制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波;人力資本與高校職稱評定[D];福建農林大學;2002年
2 周華民;西飛公司人力資源開發(fā)管理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2年
3 劉凱;下一代網絡軟交換設備設計與實現[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4 王慶;3G背景下貴州移動公司核心能力研究[D];貴州大學;2008年
5 吳彬彬;論高校教師職稱評定中應遵循的法律原則與程序[D];湘潭大學;2008年
6 陳婉;“高師”聲樂教師業(yè)務素質芻論[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7 邱佐江;沈陽市中學教師職稱評定存在的問題與對策[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高靜霞;關于IMS移動終端業(yè)務能力兼容控制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7年
9 楊雪珍;高校教師職稱評定行為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10 蔣向東;基于Parlay電信業(yè)務的可編程接口的研究與開發(fā)[D];重慶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464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ichenpingshen/pingshentiaojian/1346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