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實踐”概念格義
本文關鍵詞:康德的“實踐”概念格義
【摘要】:康德認為,人類有三類實踐,即技巧的實踐、實用的實踐和道德的實踐。只有道德的實踐是純粹理性自身所具有的實踐能力的表現(xiàn),它是最高的實踐類型。為了深入理解康德的"實踐"概念,必須說明純粹理性的實踐能力的特定性質(zhì)、根據(jù)、動力、過程和結果。在康德的"實踐"概念展開的過程中,先天地來源于理性的道德法則是意志的規(guī)定根據(jù),是行為的道德價值的根源;自由是意志的本性;義務是道德法則在人類事務中的具體化;人格是人的最高價值和尊嚴所在;德性是意志做出道德實踐的力量,而道德行為及其結果是事物按照應該的秩序而出現(xiàn)于經(jīng)驗世界的表現(xiàn)。這些逐漸展開的概念體系充分彰顯了理性是如何展現(xiàn)自己的實踐能力的。
【作者單位】: 上饒師范學院;南昌大學人文學院;
【關鍵詞】: 理性 實踐能力 道德法則 意志自由 德性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康德實踐哲學的義理系統(tǒng)及其道德趨歸研究”(14AZX020)
【分類號】:B516.31
【正文快照】: 傅適也,南昌大學人文學院,江西南昌逑逑逑逑逑逑逑逑逑逑逑逑逑逑逑逑逑330029逑逑2016-10-10顧名思義,“實踐”當然指人的活動,但是,不是一切人的活動都是實踐。在哲學上使用“實踐”這個概念時,哲學家們特別重視人的本質(zhì)屬性即理性,所以,一般說來,只有由理性介入的人的活動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海爾特赫,文新;福馬的自由與道德法則[J];現(xiàn)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1994年10期
2 張鵬翔;;道德法則與直覺——讀《純粹實踐理性批判》[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3 毛志成;;中國道德體系、道德法則的批判(上)[J];中關村;2011年05期
4 張德湘;“道德力”理論初探[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1年06期
5 王繼奎,儲新宇;道德法則與生態(tài)法則的平衡——兼論儒家“普遍和諧”觀念的現(xiàn)代意義[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3年03期
6 張鵬;;康德道德法則及其實踐意義[J];重慶社會科學;2008年02期
7 唐土紅;;論權力運行的道德法則[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8 任真;;驅(qū)散道德星空的烏云[J];企業(yè)文明;2006年07期
9 王奎;;康德論道德法則的演繹[J];蘭州學刊;2011年10期
10 周以嶸;;“絕對命令”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讀《道德形而上學原理》有感[J];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謝地坤;;道德敬畏與價值判斷[A];康德哲學及其現(xiàn)代意義——紀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趙廷光;;序[A];孔學研究(第一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首次學術研討會暨海峽兩岸首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新勇;頭上的星空和內(nèi)心的道德法則[N];深圳商報;2004年
2 郭大為 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道德“金規(guī)則”與絕對命令[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吳德烈;“威脅論”從何而來[N];人民日報;2002年
4 尚九玉(北京師范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院);人為什么信仰上帝?[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5 王新環(huán);司法的道德法則[N];法制日報;2008年
6 張進;評點戈爾退出競選的講話[N];工人日報;2000年
7 記者 支祿 實習記者 劉斌 李艷玲;以團結互助為榮 以損人利己為恥[N];吐魯番報(漢);2006年
8 江國華;法治的倫理法則[N];光明日報;2006年
9 喬仁卯;詩歌:為了作證的寫作[N];光明日報;2005年
10 ,
本文編號:8675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867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