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哲學論文 >

論海德格爾存在問題的三重來源

發(fā)布時間:2017-09-14 03:06

  本文關(guān)鍵詞:論海德格爾存在問題的三重來源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存在 意向性 邏輯哲學 范疇直觀 時間


【摘要】:海德格爾對存在問題的追問是其在思想上對終極進行追求的道路上前期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這種對終極的追求在根本上就植根于此在這種存在者的有限性本質(zhì)之中而必須作為此在的先天傾向獲得理解。哲學史就是此在以不同的方式實現(xiàn)自己的終極追求的歷史,古希臘思想就是這種在特定的提問方式、特定的問題背景中依據(jù)各自的解決方式和追問路徑實現(xiàn)對終極問題的追問這一現(xiàn)在被普遍標識為哲學的東西的最初起源。海德格爾對終極的追求借古希臘思想的問題背景首先以對存在問題的追問這種方式展開,這一問題背景首先是從布倫塔諾對亞里士多德思想的闡釋中獲得的,也是在布倫塔諾的亞里士多德研究的基礎(chǔ)上,對存在問題的追問才獲得了進一步的展開。海德格爾對存在問題的追問在方法上受胡塞爾范疇直觀思想的影響,認為對存在的通達并不是由思維抽象完成的。這樣一種通達存在的方法與傳統(tǒng)哲學的觀點明顯不同,顯然具有其特定的思想來源,這一思想來源必須在胡塞爾那里尋找。時間現(xiàn)象是海德格爾追問存在問題的重要視野,可以說,海德格爾前期思想中對終極的追求都要依靠時間來實現(xiàn)。時間這一追問存在問題的視野是從其與康德在思想上的對話中獲得的。
【關(guān)鍵詞】:存在 意向性 邏輯哲學 范疇直觀 時間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516.54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緒論9-15
  • 1.1 問題提出與選題意義9-10
  • 1.1.1 問題提出9
  • 1.1.2 選題意義9-10
  • 1.2 文獻綜述10-13
  • 1.2.1 國外對本論題的研究現(xiàn)狀10-11
  • 1.2.2 國內(nèi)對本論題的研究現(xiàn)狀11-13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3-14
  • 1.3.1 研究思路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1.4 創(chuàng)新點14-15
  • 第2章 海德格爾對存在問題的追問15-20
  • 2.1 存在問題的結(jié)構(gòu)15-17
  • 2.1.1 作為奠基性問題的存在問題15-16
  • 2.1.2 存在者、存在與存在意義16-17
  • 2.2 存在問題的追問路徑17-20
  • 2.2.1 追問存在問題的切入點17-18
  • 2.2.2 理解此在之存在的視野18-20
  • 第3章 布倫塔諾哲學思想對海德格爾的關(guān)鍵性啟發(fā)20-25
  • 3.1 布倫塔諾對亞里士多德思想的闡釋對海德格爾的影響20-22
  • 3.1.1 布倫塔諾對亞里士多德思想的闡釋20-21
  • 3.1.2 海德格爾對存在問題的另一種追問方式21-22
  • 3.2 布倫塔諾的意向性理論與存在問題的關(guān)系22-25
  • 3.2.1 布倫塔諾的意向性理論22-23
  • 3.2.2 胡塞爾對布倫塔諾意向性理論的突破23-24
  • 3.2.3 意向性與海德格爾存在問題的關(guān)系24-25
  • 第4章 胡塞爾現(xiàn)象學與海德格爾追問存在問題的獨特方法25-30
  • 4.1 胡塞爾的范疇直觀對海德格爾的影響25-27
  • 4.1.1 感性直觀與范疇直觀的區(qū)別25-26
  • 4.1.2 范疇直觀對追問存在問題的重要性26-27
  • 4.2 胡塞爾的內(nèi)時間意識現(xiàn)象學研究對海德格爾的影響27-30
  • 4.2.1 胡塞爾對內(nèi)時間意識結(jié)構(gòu)的規(guī)定27-28
  • 4.2.2 時間意識與時間性28-30
  • 第5章 海德格爾的康德研究對時間性的開示30-35
  • 5.1 《純粹理性批判》中對時間的闡釋30-32
  • 5.1.1 先驗感性論中的時間30-31
  • 5.1.2 先驗想象力與時間31-32
  • 5.2 海德格爾的康德研究32-35
  • 5.2.1 康德為形而上學奠基32-33
  • 5.2.2 從時間圖型看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33-35
  • 第6章 結(jié)論35-37
  • 6.1 布倫塔諾的研究首先啟發(fā)了海德格爾追問存在問題35
  • 6.2 胡塞爾現(xiàn)象學為海德格爾追問存在問題提供了獨特方法35
  • 6.3 海德格爾的康德研究開啟了其前期對存在問題的追問35-36
  • 6.4 海德格爾存在問題有其獨特的思想來源36-37
  • 參考文獻37-39
  • 致謝39-40
  • 作者簡介40-41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著及獲獎情況4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春雨;;翻譯·主體·意向——翻譯中的意向性[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2 韓連慶;;技術(shù)意向性的含義與功能[J];哲學研究;2012年10期

3 劉占峰;論社會認知中的意向性[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4 王慶獎;真鈔與假幣——關(guān)于語言意向性、制度性的討論[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5 王慶獎;語言意向性、制度性與民主性、獨裁性[J];文山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6 劉景釗;論意向性的認識功能與實踐功能[J];石家莊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7 倪梁康;;現(xiàn)象學背景中的意向性問題[J];學術(shù)月刊;2006年06期

8 張志林;;分析哲學中的意向性問題[J];學術(shù)月刊;2006年06期

9 張志揚;;“指非指”:第三類檢討“意向性"的嘗試[J];學術(shù)月刊;2006年06期

10 維之;;意向性概念的理論根據(jù)質(zhì)疑[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6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叢杭青;戚陳炯;;集體意向性:整體主義與個體主義之爭[A];第十三屆全國科學哲學學術(shù)會議浙江大學代表團論文集[C];2007年

2 吳彩強;;意向性和背景[A];第十三屆全國科學哲學學術(shù)會議浙江大學代表團論文集[C];2007年

3 劉瓊;;意向性與虛構(gòu)名稱的內(nèi)涵[A];索緒爾語言哲學思想研究——第二屆中西語言哲學高層論壇暨紀念索緒爾逝世100周年論文集[C];2013年

4 李恒威;;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創(chuàng)生和意義[A];第十三屆全國科學哲學學術(shù)會議浙江大學代表團論文集[C];2007年

5 吳彩強;;Intentionality等于Intensionality嗎?[A];第十三屆全國科學哲學學術(shù)會議浙江大學代表團論文集[C];2007年

6 宋玉坤;賈林祥;;意向研究的新進展[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志勤;;面向翻譯實事本身——胡塞爾現(xiàn)象學理論對翻譯研究的啟示[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景釗;理解心智:塞爾意向性理論的意義[N];光明日報;2005年

2 劉 鋼;意向性科學與科技發(fā)展的新方向[N];學習時報;2004年

3 記者  廖琴;駐市金融機構(gòu)向我市企業(yè)意向性投放貸款9.7億元[N];廣安日報;2006年

4 華中師范大學 王世鵬;意向性王國的探賾索隱[N];光明日報;2010年

5 見習記者 先宇;我市5戶企業(yè)參加春季廣交會[N];自貢日報;2009年

6 見習記者 朱揚;第二屆中博會我州收獲頗豐[N];恩施日報;2007年

7 徐娟;注水的“意向性協(xié)議”不要也罷[N];寧波日報;2013年

8 劉旭光 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作為意向性對象的城市[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9 記者 周萱 實習生 吳洋;1600余人達成意向性協(xié)議[N];廣元日報;2009年

10 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 李忠偉;心靈哲學中的“意向性”有三樣態(tài)[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郭芝葉;現(xiàn)代技術(shù)的倫理意向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2 范民;胡塞爾意向性學說:歷史的回顧與分析[D];復旦大學;2004年

3 黃妍;論集體意向的本性[D];武漢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巴麗;論塞爾的集體意向性[D];西南大學;2011年

2 曹彥雨;塞爾“意向性”理論的實踐哲學維度[D];黑龍江大學;2015年

3 吳紫陽;論海德格爾存在問題的三重來源[D];東北大學;2014年

4 吳科;言語行為與意向性[D];山西大學;2009年

5 邢起龍;塞爾的意向性理論探微[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6 鄭海玲;約翰·塞爾言語行為理論中的意向性問題[D];黑龍江大學;2007年

7 劉冠帥;淺析塞爾的意向性理論[D];吉林大學;2013年

8 馬小東;意向性與生命[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3年

9 孫兆洋;論塞爾的集體意向性[D];山東大學;2014年

10 劉笑;塞爾的集體意向性理論研究[D];東華大學;2015年

,

本文編號:84750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84750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bda9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