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奧古斯丁自由意志與恩典——恩典不否定自由
發(fā)布時間:2024-11-15 19:42
奧古斯丁早期與晚期的自由意志理論存在明顯差異。在早期的自由意志論中,為了反對摩尼教的惡是實體的理論,并且受到古希臘哲學理性的影響,奧古斯丁給予自由意志肯定性,人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對于作惡等都是意志的自由決斷,并且認為沒有意志參與的事情,即使是善的,也是不幸的。因為人有自由意志,從而確立了人的主體性地位。而在奧古斯丁晚年與佩拉糾主義的論戰(zhàn)中,由于佩拉糾主義把自由意志絕對化、認為人的得救全憑意志自身做出的善行,進而否定了上帝的恩典,把人類得救必需的恩典置于從屬地位,奧古斯丁修改了他的自由意志理論,不再給予自由意志積極的主體性地位,而是把自由意志置于原罪與恩典之下,使意志受到必然性的統(tǒng)治。雖然早期自由意志論與晚期自由意志論有著諸多差異,預定的恩典的提出更似對自由意志的否定,但是,在奧古斯丁的思想體系當中,原罪下的意志仍然是自由的,并且恩典論的提出沒有完全取消意志的自由,而是對意志自由的成全。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早期自由意志論:意志是人積極的能動因素
(一)自由意志與摩尼教的善惡二元論
(二)自由意志與惡
(三)自由意志與人的幸福生活
二、晚期自由意志論:原罪使意志失去決斷能力
(一)佩拉糾主義的挑戰(zhàn)
(二)意志的敗壞——無知與無力,漸成習性
三、恩典論:恩典下的意志何以自由
(一)原罪與意志自由
(二)恩典與意志自由
四、結 論
本文編號:4012134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早期自由意志論:意志是人積極的能動因素
(一)自由意志與摩尼教的善惡二元論
(二)自由意志與惡
(三)自由意志與人的幸福生活
二、晚期自由意志論:原罪使意志失去決斷能力
(一)佩拉糾主義的挑戰(zhàn)
(二)意志的敗壞——無知與無力,漸成習性
三、恩典論:恩典下的意志何以自由
(一)原罪與意志自由
(二)恩典與意志自由
四、結 論
本文編號:40121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4012134.html
上一篇:《中庸》的倫理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