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H·米德的自我理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9 11:43
本篇博士論文以“喬治·H·米德的自我理論研究”為題,全文共分為六個部分進行論述,這六個部分分別是引言、第一、二、三、四章和一個結論引言部分概略介紹了本博士論文的選題緣由以及米德學說的國內外研究狀況等內容。首先說明了本論文的選題緣由。西方學界自從笛卡爾以來,無論是唯理論還是經(jīng)驗論之間的爭論都是以主體和客體分立為前提的。經(jīng)驗論的所謂的經(jīng)驗都是一些原子式的、孤立的、和人的行為本身沒有聯(lián)系的,這樣的前提在米德看來是靠不住的。唯理論哲學也提出關于自我的理論。然而,不管是經(jīng)驗論還是唯理論都沒有說明自我的來源和發(fā)展問題,他們都把自我的存在看作是不言自明的。除哲學領域外,心理學界也有非常多樣的關于自我的理論。西方學界關于自我的學說如此異彩紛呈,不僅僅是因為純粹的理論興趣,更為重要的是自我理論是關乎人類生活本身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v觀西方學界關于自我的理論,可以說米德的學說具有十分獨特的理論價值,米德認為自我是在社會活動過程中,以姿態(tài)的會話、進而以語言為媒介的一個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這個理論克服了其它許多理論難以克服的矛盾、困難和不足之處,因而,研究米德的自我理論具有較大的學術價值。其次,還介紹了米德理...
【文章來源】:復旦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1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節(jié) 選題緣由
第二節(jié) 米德學說的國內外研究狀況
第三節(jié) 國內學者對米德思想的研究狀況
第一章 米德自我學說之緣起
第一節(jié) 米德學術之路
第二節(jié) 西方自笛卡爾以來的對米德產生重要影響的自我學說概覽
第二章 米德自我學說中具有歧義性的基礎概念
第一節(jié) 反應和刺激的功能性同一
第二節(jié) 扮演他人的角色
第三章 社會交往行為中以語言符號為媒介的心靈的突現(xiàn)
第一節(jié) 姿態(tài)概念
第二節(jié) 人類語言的起源
第三節(jié) 意識和自我意識
第四節(jié) 人類思維的本質
第四章 在社會交往活動中自我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
第一節(jié) 自我的含義
第二節(jié) 自我的內在結構和發(fā)展階段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485267
【文章來源】:復旦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1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節(jié) 選題緣由
第二節(jié) 米德學說的國內外研究狀況
第三節(jié) 國內學者對米德思想的研究狀況
第一章 米德自我學說之緣起
第一節(jié) 米德學術之路
第二節(jié) 西方自笛卡爾以來的對米德產生重要影響的自我學說概覽
第二章 米德自我學說中具有歧義性的基礎概念
第一節(jié) 反應和刺激的功能性同一
第二節(jié) 扮演他人的角色
第三章 社會交往行為中以語言符號為媒介的心靈的突現(xiàn)
第一節(jié) 姿態(tài)概念
第二節(jié) 人類語言的起源
第三節(jié) 意識和自我意識
第四節(jié) 人類思維的本質
第四章 在社會交往活動中自我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
第一節(jié) 自我的含義
第二節(jié) 自我的內在結構和發(fā)展階段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4852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485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