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正己”哲學意蘊及其維度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07 22:14
"正己"作為儒家修身之根本,意在強調個人道德修養(yǎng)。從道德上言,"正己"之德有內外之分:在外表現(xiàn)為以"克己復禮"來端正自身的行為;在內表現(xiàn)為以"仁愛"道德要求來實踐"成己"。由此而拓展出三個維度:一是治學之維,此維關鍵在于格物致知與立志兩方面的"為學之道"之上;二是守敬之維,即"涵養(yǎng)需要敬",此維不僅在忠孝方面進行了實踐,還拓寬了"敬以直內,義以外方""敬而無失,即為中也""敬畏之心,心安體舒"等命題之義;三是價值之維,即"成人成己"。既有"成己"之內在道德修養(yǎng),又有外在"成人"之美德。從義利觀的角度看"成人"的價值取向,"義"的優(yōu)先性仍可以作為最高理想的成人的價值。除此之外,此維還延申至儒家政治哲學領域,成為其最高意義上的"大人"、"圣人"之政治目標。由此而尋繹出"正己"之深刻、系統(tǒng)的哲學概念對推進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認知范式是具有理論上的意義。
【文章來源】:宜春學院學報. 2020,42(01)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正己”的哲學意蘊
二、“正己”的治學之維
三、“正己”的守敬之維
四、“正己”的價值之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認知范式研究——探尋20世紀中國哲學復雜生成的一種視角[J]. 李承貴. 哲學動態(tài). 2015(05)
[2]解釋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三原則[J]. 李承貴.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0(10)
碩士論文
[1]“士孝”研究[D]. 鐘純.貴州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482488
【文章來源】:宜春學院學報. 2020,42(01)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正己”的哲學意蘊
二、“正己”的治學之維
三、“正己”的守敬之維
四、“正己”的價值之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認知范式研究——探尋20世紀中國哲學復雜生成的一種視角[J]. 李承貴. 哲學動態(tài). 2015(05)
[2]解釋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三原則[J]. 李承貴.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0(10)
碩士論文
[1]“士孝”研究[D]. 鐘純.貴州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4824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482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