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平與齊澤克對黑格爾詮釋之差異
發(fā)布時間:2021-10-23 18:17
皮平與齊澤克對黑格爾詮釋的爭議對康德唯心論的本體論詮釋有重要的影響。齊澤克認為,黑格爾的洞見是把康德所設(shè)立的知識限制提升到本體論層面,提出"現(xiàn)實的不完備性",從而重建關(guān)于"存在"之本來性質(zhì)的本體論;皮平則認為黑格爾哲學并無任何傳統(tǒng)的形而上學意味,而是康德批判哲學的深化,對他而言,唯一有意義的本體論命題就是"存在即可被理解"。二者不同的詮釋實際上分享了共同的問題意識:當代本體論的意義是什么?
【文章來源】:開封文化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學報. 2020,40(03)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齊澤克對黑格爾的詮釋:“物自身”不是知識論上的界限,而是現(xiàn)實本身所具有的否定性
二、皮平對黑格爾的闡釋:存在就是可被理解
三、兩種對黑格爾詮釋的共同基礎(chǔ):康德
本文編號:3453663
【文章來源】:開封文化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學報. 2020,40(03)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齊澤克對黑格爾的詮釋:“物自身”不是知識論上的界限,而是現(xiàn)實本身所具有的否定性
二、皮平對黑格爾的闡釋:存在就是可被理解
三、兩種對黑格爾詮釋的共同基礎(chǔ):康德
本文編號:34536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453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