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與人心——從認識論視域看朱熹“十六字心法”
發(fā)布時間:2021-06-22 05:03
道統(tǒng)"十六字心法"的核心內(nèi)容是"道心""人心"之別,朱熹在《中庸章句序》與《尚書·大禹謨解》中提供了兩種不同的判別思路。這兩種思路的區(qū)別是對"知覺"的形成有不同的說法,而它們的共同點是強調(diào)"道心"與"人心"的區(qū)別僅僅在于認知的發(fā)生根源與不同的認知層級。如果說"道心""人心"之別類似于德性判斷,那么這種判斷建立于"知覺"這一認識論概念基礎(chǔ)上。將認識論與德性論結(jié)合的關(guān)鍵點,又集中體現(xiàn)于朱熹對"心之虛靈知覺"與"人之知覺"命題的闡釋上。產(chǎn)生"道心""人心"問題的根由在于"心"之"知覺",如何理解"心"之"知覺"以及如何看待判別"道心""人心"之可能,成為一個關(guān)鍵的問題。文章從認識論角度探討"十六字心法",從而提供一種新的研究視野。
【文章來源】: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作為認知層階的“心之虛靈知覺”
二、“人之知覺”作為認知起源的闡釋
三、“知覺”視野中的“道心”“人心”
本文編號:3242176
【文章來源】: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作為認知層階的“心之虛靈知覺”
二、“人之知覺”作為認知起源的闡釋
三、“知覺”視野中的“道心”“人心”
本文編號:32421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242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