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敘事性 ——評保羅·利科的敘事理論
發(fā)布時間:2021-04-11 08:19
本文試圖評論法國當代哲學家保羅·利科(Paul Ricceur,1913-2005)的敘事理論。這一理論旨在從歷史敘事和虛構敘事的交叉中研究時間性與敘事性的關系,從而為時間性的疑難提供一種解答。時間性的疑難主要表現(xiàn)為兩種不同的時間觀——宇宙學時間觀和心理學時間觀之間的對立。利科把亞里士多德《詩學》中的情節(jié)理論與奧古斯丁的時間理論相結合,建立了關于敘事行為的三重模仿功能的理論,他稱之為“敘事的詩學”!皵⑹碌脑妼W”賦予時間以敘事性,產(chǎn)生了“被敘述的時間”這一新的時間概念,它消除了宇宙學時間和心理學時間的對立,并且把歷史敘事和虛構敘事統(tǒng)一起來。不過,敘事理論并不能徹底解決時間性的疑難,而且還留下了新的疑難,其中最主要的疑難是敘事同一性。對敘事同一性問題的思考使利科敘事理論的重心從時間性轉移到敘事性。敘事同一性問題一方面揭示出從敘事角度解決時間問題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則標志著利科的敘事理論是向他的哲學思考的主要目標——自我理解問題所邁出的重要一步。我們的研究分為三個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們將從時間性的疑難入手,分析兩種對立的時間哲學(宇宙學時間和心理學時間)自身所不能解決的問題,考察時間性與敘...
【文章來源】:復旦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時間性與敘事性之間關系的建立
一、時間性的疑難:從亞里士多德和奧古斯丁的時間概念談起
1) 世界的時間
2) 心靈的時間
二、疑難的解決——敘事的時間
第二部分 "敘事的詩學"
一、敘事話語與現(xiàn)實的關系
1) 語義更新和指稱:隱喻理論和敘事理論的共同核心
2) 文本的世界與行動的世界
二、時間性與敘事性的關系
1) 時間性與敘事性的循環(huán)
2) 敘事行為的三重模仿及其時間性
三、歷史敘事與虛構敘事的交叉
1) 歷史敘事和虛構敘事中的情節(jié)構造活動
2) 歷史敘事和虛構敘事對時間的重塑
第三部分 從敘事的詩學到敘事同一性
一、作為時間性的疑難的敘事同一性
二、同一性與自身性
三、敘事同一性的實踐意義
結論:敘事性在利科哲學中的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130911
【文章來源】:復旦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時間性與敘事性之間關系的建立
一、時間性的疑難:從亞里士多德和奧古斯丁的時間概念談起
1) 世界的時間
2) 心靈的時間
二、疑難的解決——敘事的時間
第二部分 "敘事的詩學"
一、敘事話語與現(xiàn)實的關系
1) 語義更新和指稱:隱喻理論和敘事理論的共同核心
2) 文本的世界與行動的世界
二、時間性與敘事性的關系
1) 時間性與敘事性的循環(huán)
2) 敘事行為的三重模仿及其時間性
三、歷史敘事與虛構敘事的交叉
1) 歷史敘事和虛構敘事中的情節(jié)構造活動
2) 歷史敘事和虛構敘事對時間的重塑
第三部分 從敘事的詩學到敘事同一性
一、作為時間性的疑難的敘事同一性
二、同一性與自身性
三、敘事同一性的實踐意義
結論:敘事性在利科哲學中的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1309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130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