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哲學論文 >

論張岱年的道家哲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9 10:16
  本文旨在全面、系統(tǒng)地歸納與梳理張岱年的道家哲學研究,并對其研究生涯進行分期,概述各期研究的特點以及主要內(nèi)容。全文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概括并闡釋了張岱年開啟道家哲學研究的學術背景,探討并分析了其1955年之前的道家哲學研究內(nèi)容以及研究特點;第二部分以張岱年從1955年于北京大學開講中國哲學史為標志性事件,結合其道家哲學觀的變化,著重論述了其道家哲學研究方法與研究特點的轉(zhuǎn)變邏輯,并著重梳理了其1955年-1989年運用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對老子莊子的宇宙論、人生論等思想所進行的研究。第三部分,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之后,國內(nèi)形勢發(fā)生重大變化,建設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物質(zhì)文明與精神文明成為了新的歷史任務的背景之下,著重闡述張岱年為了實現(xiàn)中、西、馬的綜合與創(chuàng)新,提煉并弘揚道家哲學的優(yōu)秀部分所作出的努力與貢獻。第四部分探討了張岱年道家哲學研究的理論貢獻與局限性,并就中國哲學史的研究方法與中國哲學的書寫方式,發(fā)表一些筆者的看法。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選題依據(jù)
    二、文獻綜述
    三、研究意義與價值
    四、重點難點與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張岱年的早期道家哲學研究(1931-1954)
    第一節(jié) 關于老子年代的考證
        一、《老子》的成書年代最遲在戰(zhàn)國中期
        二、《老子》思想在孔子之后
        三、“老在孔后”的考證
    第二節(jié) 初探老子哲學
        一、老子的“道”是“究竟所以”
        二、老子的辯證法思想
        三、老子崇尚“無為”
    第三節(jié) 初探莊子哲學
        一、莊子是道家“理氣論”的首創(chuàng)者
        二、莊子關于“對待合一”的新闡發(fā)
        三、莊子提出了“與天地萬物一體”
        四、最初懷疑知識的是莊子
    第四節(jié) 初探漢魏兩晉道家哲學
        一、漢初道家思想的總結集是《淮南王書》
        二、老莊的思想為魏晉玄學的產(chǎn)生奠定了基礎
    小結
第二章 張岱年的中期道家哲學研究(1955-1989)
    第一節(jié) 老子哲學的歷史唯物論分析
        一、老子年代新考
        二、老子哲學是客觀唯心論
        三、老子哲學反映了平民階級的要求
        四、老子辯證法的邏輯分析
    第二節(jié) 莊子哲學的歷史唯物論分析
        一、莊子其人其書的考證
        二、莊子的政治觀與社會理想論
    第三節(jié) 對其它道家人物及思想的歷史唯物論分析
        一、楊朱并非利己主義者
        二、“有”、“無”關系是魏晉玄學的核心問題
    小結
第三章 張岱年的晚期道家哲學研究(1990-2004)
    第一節(jié) 若干道家史事的考證
        一、文子年代與思想考
        二、“老子”、“道家”考
    第二節(jié) 道家哲學的批判與繼承
    小結
第四章 張岱年道家哲學研究的貢獻與反思
    第一節(jié) 張岱年道家哲學研究的貢獻
        一、研究方法上與時俱進
        二、研究觀點上推陳出新
    第二節(jié) 張岱年道家哲學研究的反思
        一、對道家哲學某些發(fā)展階段及其人物思想研究的缺失
        二、以西方哲學的分析框架解釋中國哲學的合理性問題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詮釋和定向——中國哲學方法論的思考——訪劉笑敢教授[J]. 本刊特約記者,劉笑敢.  哲學動態(tài). 2008(07)
[2]張岱年的中西哲學觀及其“綜合創(chuàng)新論”[J]. 蒙培元.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5)
[3]張岱年論“本體”[J]. 劉靜芳.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5)
[4]中國哲學的繼往與開來——張岱年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哲學觀及其啟示[J]. 李維武.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4)
[5]張岱年思想的特質(zhì)與名稱[J]. 張學智.  中國哲學史. 2004(03)
[6]張岱年先生的儒學觀[J]. 陳來.  中國哲學史. 2004(03)
[7]中國哲學與張岱年先生[J]. 周桂鈿.  中國哲學史. 2004(03)
[8]論張岱年哲學思想的理論特色[J]. 胡軍.  中國哲學史. 2004(03)
[9]張岱年學術思想的六大理論創(chuàng)新[J]. 王東.  河北學刊. 2004(04)
[10]張岱年先生的中國哲學史研究[J]. 李存山.  哲學研究. 2004(06)

碩士論文
[1]論建國后張岱年對中國哲學史的研究[D]. 王月.黑龍江大學 2015
[2]馮友蘭道家觀研究[D]. 鄭秋月.黑龍江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08942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08942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2c3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