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忠
發(fā)布時間:2020-12-16 09:52
孔子的“忠恕”之道產(chǎn)生于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春秋以降,社會混亂,行為失范,具體表現(xiàn)為人我關系的惡化,甚至出現(xiàn)了子弒父、臣弒君的惡劣現(xiàn)象。面對這種禮崩樂壞的社會現(xiàn)象,孔子表面是倡導恢復周禮,事實上提出了他自己的貴“仁”思想,并以“忠恕”之道作為實行“仁”的途徑。所謂“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意思是說自己要立足,也要想著讓別人立足,自己要通達,也應考慮讓別人通達;所謂“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說自己不愿接受或承擔的就不要強加給他人!爸摇焙汀八 笔恰叭省钡膬煞矫,這兩方面都是以推己及人的方式來實行仁?鬃拥摹叭省辈粌H局限于解決人我問題,而且從親親、愛人推廣到愛天地萬物,因為人與天地萬物一體,因此可以說“仁”的核心不僅包括“推己及人”還包括“推己及物”。在如今的社會中忠恕之道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有助于我們塑造為人處世和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特別是在這個全球化社會里,人與人的交往,人與自然的交道變得愈加頻繁,忠恕之道的作用就會愈加凸顯?v觀世界各種文化,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孔子“忠恕”思想作為道德金律,是全球的底線倫理,是全球倫理的重要精神資源,是天下和平、四海無波的根本。...
【文章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選題依據(jù)
二、研究綜述
第一章 孔子“忠恕”思想的產(chǎn)生
第一節(jié)“天下無道”的歷史境遇
第二節(jié)“忠恕”的思想淵源
第二章 孔子“忠恕”思想的基本內(nèi)涵
第一節(jié)“忠恕”釋義
第二節(jié)“忠恕”作為仁愛
第三節(jié) 面向他人與他物
第三章 孔子“忠恕”思想的當代思考
第一節(jié)“忠恕”對人我關系的調(diào)適
第二節(jié)“忠恕”作為道德金律
第三節(jié)“忠恕”的限度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2919963
【文章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選題依據(jù)
二、研究綜述
第一章 孔子“忠恕”思想的產(chǎn)生
第一節(jié)“天下無道”的歷史境遇
第二節(jié)“忠恕”的思想淵源
第二章 孔子“忠恕”思想的基本內(nèi)涵
第一節(jié)“忠恕”釋義
第二節(jié)“忠恕”作為仁愛
第三節(jié) 面向他人與他物
第三章 孔子“忠恕”思想的當代思考
第一節(jié)“忠恕”對人我關系的調(diào)適
第二節(jié)“忠恕”作為道德金律
第三節(jié)“忠恕”的限度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29199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919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