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實踐觀對費爾巴哈人本學的超越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B0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青山;;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是奠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石[J];甘肅社會科學;1983年03期
2 李曲;;實踐是唯物史觀的根基——以《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為例[J];文學界(理論版);2010年06期
3 王金福;尋找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一元理解的基礎──關于實踐觀的對話[J];江蘇社會科學;1996年04期
4 黃盛華;;實踐觀的經典模型與非經典模型[J];哲學動態(tài);1987年12期
5 ;從歷史觀的高度把握實踐標準──“實踐觀、真理觀、價值觀的關系”座談會述評[J];哲學研究;1998年05期
6 張琪;論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的實踐觀[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04期
7 張前承;試驗是鄧小平實踐觀的一個重要范疇[J];現代哲學;1999年02期
8 李森;“三個著眼于”的哲學內涵[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3期
9 孫民;價值:人的生存與發(fā)展[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2期
10 楊芳;淺談毛澤東的實踐觀[J];理論與當代;1994年Z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振定;;“合理性哲學”的理性-經驗系統(tǒng)觀與馬克思的感性實踐觀簡論[A];全國“經驗主義與實用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陳忠;;實踐:在世俗與神圣之間——“反省的實踐觀”及其哲學意義[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上)[C];2007年
3 王汝;;鄧小平群眾觀的理論特色[A];紀念鄧小平“南方談話”發(fā)表十周年理論研討會專輯[C];2002年
4 李惠斌;;勞動產權概念的人本學釋義——為紀念高青海先生逝世一周年而作[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5 楊衛(wèi)明;;簡論墨家教育思想的實踐特征[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羅德榮;;青年毛澤東實踐觀轉變的探討[A];’93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1993年
7 邱文元;;維特根斯坦后期哲學實踐觀的宗教性取向[A];“哲學、宗教和科學:傳統(tǒng)與現代的視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陳忠寧;;生產什么——生產力理論研究的另一維度[A];第四期中國現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6年
9 樊志輝;;先驗、超驗、經驗、實踐——后實踐哲學視野下的人學導論[A];人學與現代化——中國人學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第四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10 王勤;;馬克思的實踐觀及其人學研究方法[A];人學與現代化——全國第二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畢順堂;堅持與時俱進的實踐觀[N];河北日報;2003年
2 蘭方;技術生成人文精神[N];廠長經理日報;2001年
3 楊鋼(作者為零缺陷管理中國研究院院長);禪·質量·管理[N];中國質量報;2005年
4 修曉波 中央紀委信訪室;加強理論指導 著力提高實踐能力[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9年
5 記者 路濟平;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3年
6 劉輝;樹立三種觀念落實科學發(fā)展觀[N];宜春日報;2008年
7 記者 張雁 肖國忠 戶華為;“火熱生活讓我找到新的研究方向”[N];光明日報;2011年
8 市統(tǒng)計局局長 呂琦元;重在實踐 推進科學發(fā)展[N];東莞日報;2008年
9 中共盤錦市委宣傳部 市委講師團課題組 唐愛華 執(zhí)筆;領導干部要帶頭發(fā)揚求真務實的良好作風[N];盤錦日報;2007年
10 曾永成;構建與生態(tài)文明相適應的文藝學[N];文藝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弓;歷史視野中的實踐美學[D];復旦大學;2007年
2 薛俊清;論生存活動的個體性原則[D];吉林大學;2008年
3 郭增花;實踐與至善—馬克思在倫理學上的變革[D];吉林大學;2007年
4 張云閣;實踐觀點思維方式[D];吉林大學;2007年
5 朱桂琴;教師的實踐性格[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6 宋景堂;鄧小平哲學思想新論[D];北京大學;2000年
7 龐立生;理性的生存論意蘊[D];吉林大學;2003年
8 袁凌新;馬克思實踐哲學的科學范式[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9 苗愛芳;分歧之辯:馬克思主義與存在主義[D];蘇州大學;2009年
10 師英杰;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哲學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仲蘭;馬克思實踐觀對費爾巴哈人本學的超越[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2 王萌彥;從《歷史與階級意識》到《關于社會存在的本體論》[D];河南大學;2011年
3 胡文華;試論鄧小平理論的實踐觀[D];黑龍江大學;2002年
4 趙月霞;回顧、展望中的生命探尋[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5 李紅艷;《故事新編》的人本學解讀[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6 高潔;激勵機制的人本學基礎[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張娟;魯迅《野草》的人本學解讀[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8 孫小涵;費爾巴哈人本學與馬克思的實踐人本學的內在聯系[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9 劉弋瀅;科技進步對實踐觀變革的影響[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10 文琬瑩;馬克思的實踐觀及其對中國美學發(fā)展的意義[D];中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6670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667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