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窮變”中“立真”:顧頡剛的“孔子變遷論”及其影響
本文選題:顧頡剛 + “孔子變遷論”。 參考:《孔子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在近代孔子研究史上,顧頡剛的“孔子變遷論”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論點。所謂“孔子變遷論”,一言以蔽之,即“各時代有各時代的孔子”。顧頡剛之所以能夠提出這一論點,不僅在于其從前人如梁啟超、李大釗、錢玄同的相關論述中得到了一定的啟發(fā),更在于其自覺地運用了近代的史學方法——“歷史演進的方法”。是故,此論提出來之后,便在當時的學術界引起了一定的關注。于今來看,這一“孔子變遷論”在孔子研究乃至諸子研究上仍然具有一定的方法論意義。
[Abstract]: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onfucius study, Gu Jiegang's "Confucius change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oint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The so-called "Confucius changes", in a word, that is, "every era of Confucius." Gu Jiegang was able to put forward this argument not only because his former people, such as Liang Qichao, Li Dazhao, Qian Xuantong, got some inspiration in their related discussions. More consciously, it used the modern method of historiography-the method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refore, after this theory was put forward, it aroused certain concern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at that time. At present, this theory of Confucius'change still has certain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study of Confucius and even in the study of philosophers.
【作者單位】: 河北大學歷史學院;
【分類號】:B21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宮長為;;關于禹誕期的辨難——讀《顧頡剛年譜》札記之二[A];禹城與大禹文化文集[C];2002年
2 黃海烈;;顧頡剛“古史層累說”研究的不足與展望[A];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第三輯)[C];2008年
3 黃海烈;;試論顧頡剛“古史層累說”[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曾江;學者熱議顧頡剛研究新趨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個廠;顧頡剛舊藏洋裝本之題跋[N];中華讀書報;2013年
3 張京華;顧頡剛說北大[N];中華讀書報;2013年
4 散木;顧頡剛的委屈[N];北京日報;2008年
5 張京華;顧頡剛:豈一個“才情”了得[N];中華讀書報;2010年
6 李有智;魯迅和顧頡剛的是與非[N];中華讀書報;2011年
7 王文元;1937年,顧頡剛的甘肅之行[N];西部時報;2011年
8 陳維山 趙懷俠;顧頡剛在臨洮[N];甘肅經濟日報;2005年
9 王學典;“顧頡剛研究”應更多地納入到學術史范疇中去[N];中華讀書報;2013年
10 王菡;顧頡剛藏書之聚散[N];光明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彭國良;顧頡剛史學思想的認識論解析[D];山東大學;2007年
2 黃海烈;顧頡剛“古史層累說”初探[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毛孟啟;敦煌俗文學研究與現代中國學術轉型(1909-1937)[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2 張兢兢;顧頡剛與中學歷史教育[D];揚州大學;2015年
3 湯瑩;顧頡剛民族觀念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4 黃倩;民國時期顧頡剛的史學通俗化思想與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年
5 左娜;史眼看西北—顧頡剛西北考察與古史研究[D];寧夏大學;2016年
6 馬琴;顧頡剛與齊魯大學(1939-1945)[D];四川師范大學;2016年
7 劉燁;顧頡剛《詩經》研究新探[D];黑龍江大學;2016年
8 梁萍;顧頡剛戲曲研究和戲曲思想[D];山西師范大學;2015年
9 周志永;“江南第一讀書人家”—唯亭顧氏的近代學術嬗變[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10 葛興苗;顧頡剛“古史層累說”探析[D];河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0927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092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