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之知:認識論視野下的張載生態(tài)哲學
本文選題:德性之知 + 幽明 ; 參考:《北方論叢》2017年05期
【摘要】:張載的"德性之知",是以宇宙共同體為認知對象的生態(tài)認識方法。在這種認識視野下,宇宙存在"幽明"的雙重境域和"太和纟因纟f7"的運動形式。張載"民胞物與"的生態(tài)境界,不是"我"與他者的直接關(guān)系,而是通過"我"與宇宙本體的關(guān)系,間接架構(gòu)起"我"對宇宙成員的道德關(guān)懷。張載肯定《中庸》由理性認知而致道德覺解的修養(yǎng)進路,并提出"大其心"的生態(tài)修養(yǎng)方法,即人的精神追求應印合宇宙生養(yǎng)萬物的生態(tài)德性。
[Abstract]:Zhang Zai's "knowledge of Virtue" is an ecological cognitive method which takes the universe community as its cognitive object. In this view, the universe has the dual realm of "Youming" and the movement form of "Taihe / Yi / F _ 7". The ecological realm of Zhang Zai's "folk matter and" is not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I" and others, but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 and cosmic ontology, it indirectly constructs the moral concern of "I" to the members of the universe. Zhang Zai affirmed the path of moral understanding caused by rational cogni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ecological cultivation method of "big heart", that is, the pursuit of human spirit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 ecological morality of the universe.
【作者單位】: 天津醫(yī)科大學醫(yī)學人文學院;
【基金】:教育部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哲學”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北宋易學哲學的生態(tài)維度研究”(14JJD720006)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儒家生態(tài)哲學史”(11AZX006)
【分類號】:B244.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紅亮;對德性之知的再闡釋——論杜維明的體知概念[J];孔子研究;2005年05期
2 陳四光;郭斯萍;;“德性之知”的認知思想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3 程潔如;;康德先天范疇與張載德性之知[J];宜賓學院學報;2014年07期
4 周熾成;德性之知與見聞之知:從宋明儒家到現(xiàn)代新儒家[J];學術(shù)研究;1994年02期
5 周熾成;德性之知與見聞之知:從宋明儒家到現(xiàn)代新儒家[J];中國哲學史;1994年06期
6 張兵;;身體觀研究視野下的“體知”述議[J];哲學動態(tài);2010年11期
7 劉曉民;;牟宗三的德性之知與康德的絕對命令[J];陰山學刊;2013年04期
8 葛榮晉;明清實學對宋明理學倫理觀念的影響[J];中國文化研究;1995年01期
9 張岱年;中國哲學關(guān)于理性的學說[J];哲學研究;1985年11期
10 賀文峰;張載哲學中的人類與自然關(guān)系問題[J];湖南冶金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廈門大學哲學系、知識論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 陳嘉明;“力行”的中國傳統(tǒng)知識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玲;《論語》中的“知”辨析[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0508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050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