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德性論及其當代意義
本文關(guān)鍵詞: 亞里士多德 德性論 德育 出處:《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亞里士多德的德性論是西方倫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德性的內(nèi)涵與外延進行了較為科學的界定,并具有實踐性、境遇性與全面性的特點,這對當代德育具有重要啟示。
[Abstract]:Aristotle's theory of virtu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western ethics, which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virtue scientifically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ity, circumstances and comprehensiveness. This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contemporary moral education.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類號】:B502.233
【正文快照】: 在當前德育的現(xiàn)實中,有部分教育者存在著內(nèi)容傾向失衡的問題,具體體現(xiàn)為兩個方面:一方面,過分地注重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強調(diào)理性統(tǒng)帥道德,而相對忽視教育對象的道德體驗和實踐方法的重要性,忽視對教育對象道德實踐智慧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過分注重情感的體驗和偶然性的境遇,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甘紹平;;當代德性論的命運[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2 尹瑞法;;德性論視域下和諧“醫(yī)患共同體”的構(gòu)建[J];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2010年04期
3 宋希仁;;簡評《公正德性論》[J];道德與文明;2010年02期
4 任丑;;應用德性論及其價值基準[J];哲學研究;2011年04期
5 任丑;;傳統(tǒng)德性論的困境及其出路[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沈順福;;試論德性論的吊詭[J];中國哲學史;2013年03期
7 梁徐寧;;中國傳統(tǒng)德性論結(jié)構(gòu)分析[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8 張卓莉;;北部灣經(jīng)濟區(qū)發(fā)展進程的富德矛盾及解決思路——基于亞當·斯密德性論的思考[J];欽州學院學報;2013年11期
9 楊蘭;;安·蘭德自私德性論的評述[J];理論界;2009年01期
10 陳紅兵;;佛教生態(tài)德性論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吳安春;;中國傳統(tǒng)“德性論”哲學創(chuàng)造觀及其特征[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吳安春;;西方“德性論”哲學視野中的創(chuàng)造觀及其教育價值——兼論西方“德性論”哲學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嬗變[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東方朔;;德性論與儒家倫理[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shù)年會文集 (下)[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王中江;老子的“德性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顏青山;挑戰(zhàn)與回應:中國話語中死亡與垂死的德性之維[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胡緒陽;語文德性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3 王小錫;經(jīng)濟德性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瓔霖;麥金泰爾對亞里士多德德性論的詮釋與重構(gòu)[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2 丁語晰;德性論及其當代價值[D];中共吉林省委黨校;2016年
3 郭曉林;交往德性論[D];西南大學;2011年
4 黎松;康德德性論[D];西南大學;2013年
5 涂紅劍;亞里士多德德性論探究[D];西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4495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1449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