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不如西方哲學_中國哲學與圍棋之道
本文關(guān)鍵詞:中國哲學與圍棋之道,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國哲學與圍棋之道
時間:13-06-27
【摘要】 本課題研究中國哲學與圍棋之道的關(guān)系,從中國哲學的特質(zhì)入手,通過梳理圍棋之道的建構(gòu)、內(nèi)涵及其產(chǎn)生的廣泛影響,揭示出:正是由于古人在中國哲學的視域下對圍棋進行了解讀和詮釋,將中國哲學的特質(zhì)賦予了圍棋,才使得圍棋從游戲上升為與“道”相通的“道”之載體,從而脫胎換骨,具有了哲學內(nèi)涵和文化意義,使得圍棋的生命意義得以升華。中國哲學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中國民族精神對于其精神活動的反思。中西方哲學的主要分野在于“求道”與“愛智”、“一元和合”與“二元分立”的分別。中國哲學的特性在于“道攝萬物”、“天人合一”。經(jīng)孔子、老子闡發(fā),當哲學意義上的“道”確立之后,“道”即成為中國哲學的最高范疇。在“道攝萬物”的維度上,當圍棋進入古人的視野,當探究圍棋的棋理和意義成為需要,以“道”的視域解讀圍棋,發(fā)掘圍棋與“道”相通之處,建構(gòu)與“道”相通的“圍棋之道”就成為古人的自然選擇。而《周易》以“易道廣大,無所不包”被稱為“大道之源”,在古人的知識體系中,《周易》哲學思想具有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地位,古人往往把《周易》作為觀察世界、理解世界的范式,用以解讀現(xiàn)實事物。在以上理論背景下,東漢初年面對“博行于世而弈獨絕”①的現(xiàn)象,為弘揚圍棋,需要發(fā)掘圍棋之大義時,班固即在“道”的視域下,以《周易》哲學思想對圍棋進行了解讀與詮釋,賦予了圍棋與“道”相通的哲學內(nèi)涵,即“圍棋之道”。班固之后,歷代古人對“圍棋之道”均有所發(fā)明,關(guān)于“圍棋之道”內(nèi)涵的闡述主要體現(xiàn)在五個方面:棋局象易數(shù);棋子法陰陽;棋之妙在變化、棋之神在“知幾”、棋之用在“時”、“位”。“道”是中國哲學的最高范疇,“體道”是中國哲學的最高境界。求道、悟道,最終體道①是古代知識階層的集體追求和終極追求。古人對于如何才能悟道、體道進行了種種探索,形成了各種流派的悟道工夫。由于“圍棋之道”與“道”相通,圍棋也即成為藉以悟道的一種方式與途徑。在這個維度上,圍棋的“觀”之方法論和“悟”之工夫論具有重要意義。古人對“道”的體認首先來自于觀察!吨芤·系辭》說:“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周易·賁·彖辭》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不論觀天地之象、觀卦象,還是觀人、觀物,必須要通過“觀”才能進行,“觀”在《周易》中是明道的途徑和方法。了解了“觀”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觀”就是在方法論層面上要予以解決的。對于“圍棋之道”來說,棋局之變化即是“道”之變化的呈現(xiàn),通過觀察棋局變化即能體悟“道”之流行變化,而圍棋的“研幾”之觀和“虛靜”之觀,在方法論層面上恰好回答了“如何觀”的問題,并且更具意義的的是,圍棋可以提供“研幾”之觀、“虛靜”之觀等“觀”之方法的訓練,以提高“觀”之能力。從唐代起,在知識階層中“觀棋”成為一種風尚,延續(xù)千年不絕。另一方面,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一章》),由于“道”的不可言說性,個體的思維如何才能把握“道”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由于邏輯思維、辯證思維等思維方式必須以語言為媒介才能進行思維活動,因而無法勝任對“道”的把握!吨芤·系辭》說:“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shè)卦以盡情偽,周易·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周易》提出以“象”思維來解決這一問題,而圍棋的思維方式正是“象”思維,通過圍棋對“象”思維進行鍛煉,能夠幫助個體提高“象”思維的水平。當個體對“道”有所體認時,其所得同樣無法借助語言來實現(xiàn),那一刻只能是“悟”。阮元《經(jīng)籍纂詁》說:“悟,心解也。”莊子提出的廢黜言語智識以“無心得道”經(jīng)后人發(fā)展為“心悟體道”,也即是“悟道”。“悟”之工夫即是以悟“道”為指向的思維活動。“體道”是中國哲學的最高境界,達到“體道”的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經(jīng)過多次悟得,逐漸提高“境界”的層次。對于圍棋來說,在“圍棋之道”向度上的提升同樣需要通過“悟”才能得。圍棋在三國時提出了“九品”說,之后在圍棋義理中得到進一步詮釋。《玄玄棋經(jīng)》釋“一品入神”說:“神游局內(nèi),妙不可知,故曰入神”,這即是“圍棋之道”的最高境界。圍棋的“九品”相當于對圍棋棋理和“圍棋之道”悟得之不同層次的境界,關(guān)于“九品”的詮釋,則對不同境界的特征進行了界定和評價。圍棋“九品”說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建構(gòu)了一條由低品通向高品的進路,指點后來者低品因何而低,高品因何而高,以及由此一境界向更高一品境界提升時突破的方向。在悟道的進路上,個體能夠通過圍棋獲得“悟”之體驗,積累“悟”之經(jīng)驗,總結(jié)“悟”之方法,進而提高“悟”之能力。由于中國哲學講“道攝萬物”,“圍棋之道”與“道”相通,所以圍棋能夠與外部世界產(chǎn)生廣泛的聯(lián)系。在古人相關(guān)論述中,論及圍棋之道與兵家權(quán)謀相交通者最多,圍棋與政治、歷史等的聯(lián)系也有論及,現(xiàn)代論著則有關(guān)于圍棋之道與經(jīng)濟、管理之關(guān)系的研究。由于中國哲學講“天人合一”,人性即天性,人道與天道相通,而“圍棋之道”與“道”相通,所以圍棋能夠與人產(chǎn)生廣泛的聯(lián)系。當圍棋與一定數(shù)量與規(guī)模的人群聯(lián)系在一起,即產(chǎn)生了圍棋文化。圍棋文化之精神在于個體品性的修養(yǎng)、才情的展現(xiàn)、精神的安頓以及個體之間相互的認同、交流和影響。在個體發(fā)展的價值取向上,如同儒家的最高目標是圣人,圍棋的最高目標是棋圣。與“棋王”不同,“棋王”指向的是棋藝本身的水準,“棋”加上一個“圣”,就不再局限于對技藝水準的評價了,而是與“體道”的境界聯(lián)系在一起。“棋圣”可以看作是對“以棋入道”者的稱謂。圣人與棋圣對于普通個體來說過于遙遠,價值導向的意義大于現(xiàn)實意義,于圍棋文化而言,個體通過圍棋展現(xiàn)的才情才是最為大眾喜聞樂見的,這也是圍棋文化的主體。正是由于中國哲學的特質(zhì)與圍棋相結(jié)合,才賦予了圍棋哲學內(nèi)涵和文化意義,圍棋才擁有了神妙玄遠的旨趣、仁義禮智的品格、浪漫曠達的情懷以及波瀾壯闊、絢麗多姿的生命歷程。本論文分五章進行了相關(guān)論述。第一章,中國哲學的特質(zhì)。探討中國哲學所獨具的價值之所在,內(nèi)容包括中國哲學的界定和中國哲學的特性。第二章,中國哲學與圍棋之道的建構(gòu)。試圖闡明正是因為中國哲學具有如此特質(zhì),與“道”相通的“圍棋之道”才能得以建構(gòu),圍棋才能被賦予如此哲學內(nèi)涵和文化意義。內(nèi)容包括圍棋之道的建構(gòu)、發(fā)展及中國哲學視域下圍棋之道的內(nèi)涵。第三章,技進于道”與“觀”棋“悟”道。在中國哲學視域下,“圍棋之道”與“道”相通,所以在“技進于道”的維度上,個體能夠藉由“圍棋之道”上達于“道”。內(nèi)容包括“技進于道”、“觀”之方法論和“悟”之工夫論。第四章,“道攝萬物”與“世事如棋”。在中國哲學視域下,“圍棋之道”與“道”相通,所以在“道攝萬物”的維度上,圍棋才能夠與外部世界產(chǎn)生如此廣泛的聯(lián)系。內(nèi)容包括圍棋之道與政治、圍棋之道與軍事、圍棋之道的現(xiàn)代應(yīng)用。第五章,“天人合一”與“棋如其人”。在中國哲學視域下,“圍棋之道”與“道”相通,所以在“天人合一”的維度上,圍棋才能夠與人產(chǎn)生如此廣泛的聯(lián)系。內(nèi)容包括圍棋文化之精神、圣人與棋圣、心性才情與圍棋、哲思玄遠的圍棋詩詞。結(jié)語部分探討了中國哲學賦予圍棋以哲學內(nèi)涵與文化意義的啟示。圍棋的本初為游戲,正是由于中國哲學賦予了圍棋哲學內(nèi)涵和文化意義,圍棋才成為“道”之載體和文化象征,擁有了廣泛的文化影響力。通過對這一現(xiàn)象的梳理與剖析,反思具有如此特質(zhì)的中國哲學,其使命和當代價值。
【關(guān)鍵詞】 中國哲學; 圍棋; 道; 觀; 悟; 文化;
摘要 8-13
ABSTRACT 13-15
導言 16-36
一、研究目的與意義 16-17
二、文獻綜述 17-32
三、研究方法 32-36
第一章 中國哲學的特質(zhì) 36-51
一、中國哲學的界定 37-44
二、中國哲學的特性 44-51
(一) 道攝萬物 45-48
(二) 天人合一 48-51
第二章 中國哲學與圍棋之道的建構(gòu) 51-72
一、圍棋之道的確立 53-57
(一) 歷史背景 53-55
(二) 班固與《弈旨》 55-57
二、圍棋之道的內(nèi)涵 57-68
(一) 棋局象易數(shù) 58-61
(二) 棋子法陰陽 61-62
(三) 棋之妙在變化 62-64
(四) 棋之神在“知幾” 64-65
(五) 棋之用在“時”、“位” 65-68
三、“勝故欣然,敗亦可喜”的“義理圍棋” 68-72
第三章 “技進于道”與“觀”棋“悟”道 72-88
一、技進于道 72-75
二 “觀”之方法論 75-78
(一) “研幾”之觀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75-77
(二) “虛靜”之觀與“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77-78
三、悟之工夫論 78-88
(一) “悟”在工夫論中的特殊地位 81-82
(二) “悟”之思維與“手談” 82-84
(三) “悟”之境界與圍棋九品說 84-88
第四章 “道攝萬物”與“世事如棋” 88-98
一、圍棋之道與政治 88-92
二、圍棋之道與軍事 92-95
三、圍棋之道的現(xiàn)代應(yīng)用 95-98
第五章 “天人合一”與“棋如其人” 98-106
一、圍棋文化之精神 98-101
二、圣人與棋圣 101-103
三、心性才情與圍棋 103-106
結(jié)語:中國哲學賦予圍棋哲學內(nèi)涵與文化意義的啟示 106-110
附錄:中國古代圍棋發(fā)展史 110-114
主要參考書目 114-117
主要參考論文 117-120
后記 120-127
致謝 127-129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 129-130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130
高校論文網(wǎng)服務(wù)承諾:
客服QQ:591173808
1.代寫論文全部由對口專業(yè)碩博士寫作老師負責,寫作經(jīng)驗豐富,專業(yè)實力雄厚。保證論文質(zhì)量,保證文章原創(chuàng),后期免費跟蹤修改,保證論文順利通過;
2.本站合作期刊全部為正規(guī)刊物,中國知網(wǎng)、新聞出版總署有據(jù)可查。稿件錄用通知、樣刊全部由編輯部直接郵寄給客戶,不經(jīng)過我們這里。保證正刊,保證出刊;
3.本站負責的代寫代發(fā)一條龍服務(wù),保證全程人性化服務(wù),時時跟蹤,不忽視任何細節(jié);
4.本站八年信譽保證,確保您的全程合作暢通安全,為您解決一切后顧之憂。
Email:591173808@qq.com
熱線電話:15927254059高老師詳詢。
高校論文網(wǎng)感謝您的光臨,祝您全程合作愉快!
本文關(guān)鍵詞:中國哲學與圍棋之道,,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309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130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