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中血漿D-二聚體水平與臨床及病理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10-02 20:33
本文關鍵詞:胃癌中血漿D-二聚體水平與臨床及病理分析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過分析對比100例健康個體(對照組)和100例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的臨床資料和術后病理資料,臨床分析D-二聚體(D-dimer,D-D)在早期輔助胃癌診斷、術前病情評估和術后預后判斷中的意義。方法:選擇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確診的胃癌患者100例,隨機抽100例我院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重新將胃癌組按有無淋巴結轉移分為兩組;按分化類型分為低分化組和中、高分化組;按TNM分期分為胃癌Ⅰ+Ⅱ期組和胃癌Ⅲ期組。結果:胃癌組比健康對照組D-二聚體水平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296,P=0.000);D-二聚體淋巴結轉移組高于無轉移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541,P=0.013);低分化組比中、高分化組D-二聚體水平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176,P=0.032);健康對照組、胃癌各期組間在D-二聚體水平水平有差異,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F=45.933,P=0.000)。結論:胃癌患者組血漿D-二聚體水平高于對照組。且D-二聚體淋巴結轉移組高于無轉移組。隨患者病理分化惡性程度的升高,D-二聚體水平也相應升高。而且中晚期胃癌患者D-二聚體的水平也要明顯高于早期的胃癌患者以及對照組。
【關鍵詞】:胃癌 D-二聚體 病理 臨床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青海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5.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前言9-11
- 第2章 資料和方法11-17
- 2.1 一般資料11-12
- 2.1.1 胃癌組選取11
- 2.1.2 對照組選取11-12
- 2.2 臨床資料的研究標準12-16
- 2.2.1 胃癌組納入標準12
- 2.2.2 胃癌組排除標準12-13
- 2.2.3 對照組的排除標準參13
- 2.2.4 標本采集標準13
- 2.2.5 胃癌的診斷標準13-14
- 2.2.6 分期標準14-16
- 2.3 統(tǒng)計學方法16
- 2.4 技術路線圖16-17
- 第3章 結果17-19
- 3.1 胃癌組與對照組D-二聚體含量的比較17
- 3.2 胃癌組中有、無淋巴結轉移組D-二聚體含量的比較17
- 3.3 胃癌組術后病理低分化組和中、高分化組的D-二聚體含量的比較17-18
- 3.4 對照組與胃癌組不同術后臨床分期D-二聚體含量的比較18-19
- 第4章 討論19-22
- 第5章 結論22-23
- 參考文獻23-25
- 致謝25-26
- 綜述 胃癌中血漿D-二聚體水平與臨床及病理分析26-29
- 參考文獻28-29
- 作者簡歷2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蔡軍;尹杰;張軍;王康里;;胃癌患者血漿D-二聚體檢測的臨床意義[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4年11期
2 Jing-Yu Deng;Han Liang;;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gastric cancer[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年14期
3 林益振;蔣相霞;陳翔;陳愛金;;D-D、CRP聯合腫瘤標志物檢測對胃癌早期診斷的價值[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4年05期
4 黨穎徐;段欣;李英;;胃癌患者凝血功能和D-二聚體水平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海南醫(yī)學;2013年07期
5 葛建新;封革;王平;;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患者血漿D-二聚體的臨床意義[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年33期
6 黃學梅;喻W,
本文編號:9616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9616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