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萼乙素對前列腺癌細胞抑制作用中凋亡與自噬機制的相關(guān)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02 12:59
1背景前列腺癌是50歲以上男性最常見的癌癥,是世界上第二大男性癌癥死亡原因。前列腺癌最初依賴雄激素,對雄激素剝奪治療敏感。然而,腫瘤在兩年內(nèi)對雄激素缺乏不敏感。因此,前列腺癌可以緩慢發(fā)展到高風險攻擊階段。前列腺患者的藥物治療包括雄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劑、化療和免疫治療。但仍不能完全抑制前列腺癌進展。因此,迫切需要鑒定和開發(fā)抗前列腺癌的新藥物。自噬是一種對健康和疾病很重要的穩(wěn)態(tài)過程。自噬作為細胞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通過將細胞材料運送到溶酶體進行降解,特別是受損的細胞內(nèi)蛋白質(zhì)和細胞器,隨后再利用組成大分子進行其他生物過程。調(diào)節(jié)自噬的機制與細胞死亡機制密切互動,允許這些過程之間存在顯著的動態(tài)相互作用。因此在腫瘤細胞中研究凋亡和自噬的機制及相關(guān)作用關(guān)系,以及進一步探究影響凋亡和自噬的共同信號通路,對于腫瘤的藥物治療具有積極的意義。自然提取物來源于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多年來被廣泛應用于傳統(tǒng)醫(yī)藥中。中草藥是自然提取物的主要種類之一,中國使用中草藥治療疾病具有幾千年的歷史,是祖國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草藥被認為是發(fā)現(xiàn)包括抗癌藥物在內(nèi)的現(xiàn)代藥物的新先導化合物的重要來源。毛萼乙素(Eriocalyxin B,Er...
【文章來源】:安徽醫(yī)科大學安徽省
【文章頁數(shù)】:11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EriB對人前列腺癌細胞活力的抑制作用。(A)Eriocalyxin B化學結(jié)構(gòu)。(B)不同濃度(0.25-8.0μM)的Eri B處理PC-3和22RV1細胞24小時和48小時后,用MTT法測定細胞增殖率。
為了確認Eri B的抑制作用是否與凋亡有關(guān),我們使用了Annexin V/PI染色后流式細胞技術(shù)檢測。EriB治療48小時后,0.5μM Eri B使PC-3細胞早期和晚期凋亡率由0.7%增加到42.1%,2μM Eri B組22RV1細胞凋亡率為31%(圖2)3.3 EriB誘導前列腺癌細胞凋亡蛋白表達增加
為了探討Eri B誘導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我們進行了Western blot實驗以評估凋亡相關(guān)蛋白。如圖3所示,與對照相比,在EriB處理的前列腺癌細胞中觀察到更高水平的Cleaved Caspase 3和Cleaved PARP。結(jié)果表明,EriB誘導的細胞凋亡具有caspase依賴性。3.4 EriB沒有誘導前列腺癌細胞周期阻滯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疏花毛萼香茶菜聯(lián)合化療治療復發(fā)性或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臨床觀察[J]. 吳乾,解英. 中國民間療法. 2015(12)
本文編號:3379057
【文章來源】:安徽醫(yī)科大學安徽省
【文章頁數(shù)】:11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EriB對人前列腺癌細胞活力的抑制作用。(A)Eriocalyxin B化學結(jié)構(gòu)。(B)不同濃度(0.25-8.0μM)的Eri B處理PC-3和22RV1細胞24小時和48小時后,用MTT法測定細胞增殖率。
為了確認Eri B的抑制作用是否與凋亡有關(guān),我們使用了Annexin V/PI染色后流式細胞技術(shù)檢測。EriB治療48小時后,0.5μM Eri B使PC-3細胞早期和晚期凋亡率由0.7%增加到42.1%,2μM Eri B組22RV1細胞凋亡率為31%(圖2)3.3 EriB誘導前列腺癌細胞凋亡蛋白表達增加
為了探討Eri B誘導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我們進行了Western blot實驗以評估凋亡相關(guān)蛋白。如圖3所示,與對照相比,在EriB處理的前列腺癌細胞中觀察到更高水平的Cleaved Caspase 3和Cleaved PARP。結(jié)果表明,EriB誘導的細胞凋亡具有caspase依賴性。3.4 EriB沒有誘導前列腺癌細胞周期阻滯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疏花毛萼香茶菜聯(lián)合化療治療復發(fā)性或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臨床觀察[J]. 吳乾,解英. 中國民間療法. 2015(12)
本文編號:33790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33790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