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上靜脈和腸系膜下靜脈直徑變化與直腸癌新輔助治療效果的相關性
發(fā)布時間:2021-07-13 02:28
目的:探討利用CT測量直腸上靜脈和腸系膜下靜脈直徑變化與直腸癌新輔助治療效果的相關性。方法:回顧性收集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治療的40例行新輔助治療的直腸癌患者的相關病歷資料;男性28例,女12例;年齡為(55±12)歲,年齡范圍為(1275)歲。所有患者在新輔助治療后均行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觀察指標:(1)MRI檢查情況。(2)CT檢查情況。(3)手術情況。(4)病理結果。(5)隨訪情況:通過門診統(tǒng)計患者出院后恢復情況,統(tǒng)計相關數據至2019年6月。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 25.0軟件。結果:(1)檢查結果:40例患者中,直腸癌侵犯壁外血管形成癌栓(EMVI)陽性22例,EMVI陰性18例。(2)檢查結果:40例患者新輔助治療前、后,直腸上靜脈直徑分別為(3.9±0.9)mm、(3.0±0.6)mm,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75,P<0.05)。30例對新輔助治療有反應患者,新輔助治療前、后,直腸上靜脈直徑分別為(4.1±1.0)mm、(3.4±0.7)mm,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20,P<...
【文章來源】:重慶醫(yī)科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3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CT測量新輔助治療前后SRV直徑ThediameterofSRVbeforeandafterneoadjuvanttherapybyCTexamination
重慶醫(y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13例,3級包括10例。2.5隨訪情況40例患者術后全部獲得隨訪,隨訪時間為3.0~6.0個月,中位隨訪時間為4.5個月。40例患者中,2例患者術后1個月出現粘連性腸梗阻,其中1例行腸粘連松解術后好轉,1例保守治療后好轉;其余36例患者門診隨訪無明顯異常。圖1CT測量新輔助治療前后SRV直徑ThediameterofSRVbeforeandafterneoadjuvanttherapybyCTexamination圖2CT新輔助治療前后IMV直徑ThediameterofIMVbeforeandafterneoadjuvanttherapybyCTexamination3討論目前主要有TRUS、CT和MRI等檢查措施用于直腸癌術前治療效果的評估。指南推薦MRI檢查作為直腸癌術前放化療后病情評估和評估腫瘤退縮分級的主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DCE-MRI預測進展期直腸癌新輔助放化療效果中的應用價值[J]. 王智清,陶芳旭,彭容,張其林,金斌,張文韜. 中國CT和MRI雜志. 2020(01)
[2]結直腸癌外科臨床研究進展及展望[J]. 張忠濤,楊盈赤.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20(01)
[3]雙能CT在術前診斷直腸癌區(qū)域淋巴結轉移中的價值[J]. 劉遠芳,曾偉科,鄧虹,胡輝軍,楊澤宏,沈君. 嶺南現代臨床外科. 2019(06)
[4]MRI與CT檢查對直腸癌術前TNM分期的診斷價值分析[J]. 周學儒.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2019(04)
[5]常用影像學檢查對結直腸癌的診斷及術前評估價值[J]. 李曉峰,鄭錦陽,龐紅霞,楊梅,朱晉峰. 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 2019(21)
[6]磁共振定量分析在直腸癌新輔助放化療療效評估中的研究進展[J]. 萬麗娟,張紅梅. 磁共振成像. 2019(08)
[7]初始可切除的結直腸癌肝轉移新輔助治療的價值[J]. 蔣微琴,陳功. 肝膽胰外科雜志. 2019(04)
[8]經直腸超聲、CT及MRI在局部進展期直腸癌新輔助治療后再分期中的應用價值[J]. 凌通,陸紹龍,葉志華,韋傳毅,唐衛(wèi)中. 廣西醫(yī)學. 2019(04)
[9]腹腔鏡低位直腸癌根治術的膜解剖特點與操作要點[J]. 孔祥恒,楊成剛,杜文峰,楊道貴. 腹腔鏡外科雜志. 2018(11)
[10]18F-FDGPET/CT紋理分析預測局部晚期直腸癌新輔助放化療療效的價值[J]. 鄭營營,徐俊彥,張建平,盛偉琪,張勇平,王明偉,章英劍. 中國癌癥雜志. 2018(08)
碩士論文
[1]經直腸雙重超聲造影對進展期直腸癌評估的臨床研究[D]. 王紅.廣西醫(yī)科大學 2019
[2]直腸腔內超聲在評價進展期直腸癌術前新輔助放化療療效中的價值[D]. 齊寶文.新疆醫(yī)科大學 2018
[3]寶石能譜CT在直腸癌新輔助治療療效評估中的價值[D]. 趙致楷.山西醫(yī)科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281150
【文章來源】:重慶醫(yī)科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3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CT測量新輔助治療前后SRV直徑ThediameterofSRVbeforeandafterneoadjuvanttherapybyCTexamination
重慶醫(y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13例,3級包括10例。2.5隨訪情況40例患者術后全部獲得隨訪,隨訪時間為3.0~6.0個月,中位隨訪時間為4.5個月。40例患者中,2例患者術后1個月出現粘連性腸梗阻,其中1例行腸粘連松解術后好轉,1例保守治療后好轉;其余36例患者門診隨訪無明顯異常。圖1CT測量新輔助治療前后SRV直徑ThediameterofSRVbeforeandafterneoadjuvanttherapybyCTexamination圖2CT新輔助治療前后IMV直徑ThediameterofIMVbeforeandafterneoadjuvanttherapybyCTexamination3討論目前主要有TRUS、CT和MRI等檢查措施用于直腸癌術前治療效果的評估。指南推薦MRI檢查作為直腸癌術前放化療后病情評估和評估腫瘤退縮分級的主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DCE-MRI預測進展期直腸癌新輔助放化療效果中的應用價值[J]. 王智清,陶芳旭,彭容,張其林,金斌,張文韜. 中國CT和MRI雜志. 2020(01)
[2]結直腸癌外科臨床研究進展及展望[J]. 張忠濤,楊盈赤.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20(01)
[3]雙能CT在術前診斷直腸癌區(qū)域淋巴結轉移中的價值[J]. 劉遠芳,曾偉科,鄧虹,胡輝軍,楊澤宏,沈君. 嶺南現代臨床外科. 2019(06)
[4]MRI與CT檢查對直腸癌術前TNM分期的診斷價值分析[J]. 周學儒.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2019(04)
[5]常用影像學檢查對結直腸癌的診斷及術前評估價值[J]. 李曉峰,鄭錦陽,龐紅霞,楊梅,朱晉峰. 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 2019(21)
[6]磁共振定量分析在直腸癌新輔助放化療療效評估中的研究進展[J]. 萬麗娟,張紅梅. 磁共振成像. 2019(08)
[7]初始可切除的結直腸癌肝轉移新輔助治療的價值[J]. 蔣微琴,陳功. 肝膽胰外科雜志. 2019(04)
[8]經直腸超聲、CT及MRI在局部進展期直腸癌新輔助治療后再分期中的應用價值[J]. 凌通,陸紹龍,葉志華,韋傳毅,唐衛(wèi)中. 廣西醫(yī)學. 2019(04)
[9]腹腔鏡低位直腸癌根治術的膜解剖特點與操作要點[J]. 孔祥恒,楊成剛,杜文峰,楊道貴. 腹腔鏡外科雜志. 2018(11)
[10]18F-FDGPET/CT紋理分析預測局部晚期直腸癌新輔助放化療療效的價值[J]. 鄭營營,徐俊彥,張建平,盛偉琪,張勇平,王明偉,章英劍. 中國癌癥雜志. 2018(08)
碩士論文
[1]經直腸雙重超聲造影對進展期直腸癌評估的臨床研究[D]. 王紅.廣西醫(yī)科大學 2019
[2]直腸腔內超聲在評價進展期直腸癌術前新輔助放化療療效中的價值[D]. 齊寶文.新疆醫(yī)科大學 2018
[3]寶石能譜CT在直腸癌新輔助治療療效評估中的價值[D]. 趙致楷.山西醫(yī)科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2811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32811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