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布野方式對左側乳腺癌胸鎖聯(lián)合放療計劃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6-14 04:33
目的:探討不同布野方式的調強放療技術應用于左側乳腺癌根治術后放療的臨床價值,為術后放療臨床選擇提供理論依據(jù)。方法:選擇30例左側乳腺癌根治術患者,每位患者用4種不同布野方式設計計劃(5F-IMRT、7AFIMRT、7BF-IMRT和9F-IMRT),同一患者4種計劃的中心點和優(yōu)化目標條件均相同。在90%的計劃靶區(qū)(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達到處方劑量的前提下評估4種計劃靶區(qū)的適形度指數(shù)(conformity index,CI)、均勻性指數(shù)(homogeneity index,HI)和機器跳數(shù),以及正常器官如患側肺、心臟等器官的劑量。7AF-IMRT計劃相對于另外3種計劃的各項劑量學參數(shù)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7AF-IMRT較9F-IMRT在最大劑量(Dmax)、平均劑量(Dmean)、D2%(PTV的2%體積所接受照射劑量)、D50%(PTV的50%體積所接受照射劑量)、HI上均有較好的劑量學優(yōu)勢(P<0.05),但與5...
【文章來源】: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 2020,41(02)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CT掃描
1.3 靶區(qū)及正常組織的勾畫
1.4 放療計劃設計
1.5 計劃的分析與評估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靶區(qū)劑量覆蓋
2.2 其他重要器官的受量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左側乳腺癌根治術后IMRT和3D-CRT放療技術劑量學比較[J]. 魏世鴻,陶娜,歐陽水根,劉婷婷,郭晴,陶發(fā)利,牛瑞軍,魏璽儀,劉志強.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9(12)
[2]CRT+VMAT技術在左側乳腺癌保乳術后放射治療中的劑量學研究[J]. 張慶懷,張彥秋,楊森,趙健鑫,李秀梅,吳梓政,毛羽,張子健. 腫瘤學雜志. 2018(05)
[3]左乳癌根治術后胸壁電子線照射與X線調強放療計劃的劑量學研究[J]. 張芬,楊思原,潘香,張季. 吉林醫(yī)學. 2017(07)
[4]乳腺癌雌激素受體信號通路及治療的研究[J]. 南楠,王笑民.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7(01)
[5]擴散張量成像在乳腺良惡性病變鑒別中的臨床研究[J]. 申云霞,王秀榮,婁明武,賴文娟,胡衛(wèi)東. 實用放射學雜志. 2016 (07)
[6]左側乳腺癌根治術后兩種常用放療計劃劑量學比較[J]. 張懷文,鄧益杰,丁生茍,鐘曉鳴.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5(12)
[7]左側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放療三種技術的比較[J]. 馬長春,張武哲,伍方財,黃寶添,李東升. 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 2014(04)
[8]肺癌常規(guī)放療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與放射劑量及照射面積的關系及其防治[J]. 聶青,康靜波,張麗萍,李方明. 海軍總醫(yī)院學報. 2005(03)
博士論文
[1]肺癌放射治療中危及器官保護關鍵問題研究[D]. 雷偉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左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胸壁電子線照射、三維適形放療、X線和電子線混合三維適形放療的臨床劑量學研究[D]. 林菲.昆明醫(yī)科大學 2017
[2]左乳癌改良根治術后三維適形調強放療與電子線放療計劃的劑量學比較[D]. 郭云鵬.山西醫(yī)科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229077
【文章來源】: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 2020,41(02)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CT掃描
1.3 靶區(qū)及正常組織的勾畫
1.4 放療計劃設計
1.5 計劃的分析與評估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靶區(qū)劑量覆蓋
2.2 其他重要器官的受量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左側乳腺癌根治術后IMRT和3D-CRT放療技術劑量學比較[J]. 魏世鴻,陶娜,歐陽水根,劉婷婷,郭晴,陶發(fā)利,牛瑞軍,魏璽儀,劉志強.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9(12)
[2]CRT+VMAT技術在左側乳腺癌保乳術后放射治療中的劑量學研究[J]. 張慶懷,張彥秋,楊森,趙健鑫,李秀梅,吳梓政,毛羽,張子健. 腫瘤學雜志. 2018(05)
[3]左乳癌根治術后胸壁電子線照射與X線調強放療計劃的劑量學研究[J]. 張芬,楊思原,潘香,張季. 吉林醫(yī)學. 2017(07)
[4]乳腺癌雌激素受體信號通路及治療的研究[J]. 南楠,王笑民.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7(01)
[5]擴散張量成像在乳腺良惡性病變鑒別中的臨床研究[J]. 申云霞,王秀榮,婁明武,賴文娟,胡衛(wèi)東. 實用放射學雜志. 2016 (07)
[6]左側乳腺癌根治術后兩種常用放療計劃劑量學比較[J]. 張懷文,鄧益杰,丁生茍,鐘曉鳴.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5(12)
[7]左側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放療三種技術的比較[J]. 馬長春,張武哲,伍方財,黃寶添,李東升. 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 2014(04)
[8]肺癌常規(guī)放療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與放射劑量及照射面積的關系及其防治[J]. 聶青,康靜波,張麗萍,李方明. 海軍總醫(yī)院學報. 2005(03)
博士論文
[1]肺癌放射治療中危及器官保護關鍵問題研究[D]. 雷偉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左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胸壁電子線照射、三維適形放療、X線和電子線混合三維適形放療的臨床劑量學研究[D]. 林菲.昆明醫(yī)科大學 2017
[2]左乳癌改良根治術后三維適形調強放療與電子線放療計劃的劑量學比較[D]. 郭云鵬.山西醫(yī)科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2290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32290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