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腫瘤論文 >

抗生素對抗PD-1抗體治療實體瘤療效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09-17 08:24
   目的:探討在亞洲人群中抗生素使用與抗PD-1抗體治療晚期肝細胞癌及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的相關性。方法:1、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間在多個合作醫(yī)院接受抗PD-1抗體(Pembrolizumab/Nivolumab)治療的晚期肝細胞癌(HC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況、一般臨床資料、療效及生存隨訪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2、按照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1.1(RECIST 1.1)評價治療效果,觀察抗PD-1抗體在晚期肝細胞癌和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的療效;按照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不良事件常見毒性標準4.0版(NCI-CTCAE v4.0)評估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3、根據(jù)接受抗PD-1抗體患者治療前2月及治療后1月期間有無使用抗生素(使用時間≥3天)將病人分為兩組,分別比較兩組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無進展生存時間(PFS)和總生存時間(OS),并采用單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探究影響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4、所得數(shù)據(jù)均采用IBM SPSS 2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1、共納入61例患者,33例晚期HCC患者接受Nivolumab治療,28例晚期NSCLC患者接受Pembrolizumab或Nivolumab治療(11例患者接受Nivolumab治療,17例患者接受Pembrolizumab治療)。61例患者接受抗PD-1抗體治療后,均未發(fā)生因藥物而導致死亡的事件,其中,22例患者出現(xiàn)1-2級AE(Adverse Event,不良事件),表現(xiàn)為粒細胞減少、轉氨酶升高;4例患者出現(xiàn)3級以上AE,主要表現(xiàn)為轉氨酶升高、肺炎。在接受抗PD-1抗體治療前2月及治療后1月期間,14例HCC患者、13例NSCLC患者因肺炎、感染等原因口服或靜脈使用抗生素。2、在33例晚期HCC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組與未用抗生素組的ORR(7.1%vs10.5%,P=1.000)、DCR(28.6%vs 57.9%,P=0.158)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中位PFS(2.0個月vs 3.7個月,P=0.293)、中位OS(3.3個月vs 4.0個月,P=0.757)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3、在28例晚期NSCLC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組與未用抗生素組的ORR(7.7%vs 13.3%,P=1.000)、DCR(38.5%vs 33.3%,P=1.000)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中位PFS(1.5個月vs 2.1個月,P=0.046)、中位OS(3.6個月vs 15.2個月,P=0.014)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單因素分析顯示,年齡、抗生素與OS具有相關性(P0.05),Cox回歸多因素分析顯示,使用抗生素(P=0.029)是影響NSCLC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4、61例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組與未用抗生素組的中位PFS(1.8個月vs 2.8個月,P=0.036)、中位OS(3.6個月vs 4.8個月,P=0.046)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結論:使用抗生素可影響抗PD-1抗體治療實體瘤的療效;其次使用抗生素可能是抗PD-1抗體治療的新型的獨立預后因素。
【學位單位】:福建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730.51
【部分圖文】:

患者,中位,疾病控制,抗生素


抗生素組相比,ORR 分別為 7.1%比 10.5%(P=1.000),DCR 為 28.6%比(P=0.158),兩組的客觀緩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未見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 6 33 例晚期 HCC 患者中兩組患者的 ORR 和 DCR 比較[例(%)] CR PR SD PD ORR P 值 DCR P 值用組4)0 1(7.1) 3(21.4) 10(71.4) 7.1% 1.000 28.6% 0.158素組9)1(5.3) 1(5.3) 9(47.4) 8(42.1) 10.5% 57.9%遠期療效分析別比較 33 例晚期 HCC 患者中兩組患者的 PFS,OS(見圖 1、圖 2)。兩組中位 PFS 分別為 2.0 個月比 3.7 個月(P=0.293),中位 OS 分別為 3.3 個月個月(P=0.757),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患者,抗生素


圖 2 33 例晚期 HCC 患者中兩組患者的 OS 比較生素與 NSCLC 患者療效與生存預后的相關性分析據(jù)晚期 NSCLC 患者接受治療前 2 月及治療后 1 月期間有無使用抗生素(使≥3 天)分為兩組:一組為使用抗生素組;另一組為未用抗生素組。為確?蓛山M患者進行基線對比,未見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見表 7)。表 7 晚期 NSCLC 患者中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病理資料比較[例(%)]征 抗生素使用組n=13未用抗生素組n=15P 值0.686男性 10(76.9) 10(66.7)女性 3(23.1) 5(33.3)0.069<65 8(61.5) 14(93.3)

患者,中位


8 晚期 NSCLC 患者中兩組患者的 ORR 和 DCR 比較[例(%)] CR PR SD PD ORR P 值 DCR P 值用組3)0 1(7.7) 4(30.8) 8(61.5) 7.7% 1.000 38.5% 1.000素組5)0 2(13.3) 3(20.0) 10(66.7) 13.3% 33.3%遠期療效分析別比較 28 例晚期 NSCLC 患者中兩組患者的 PFS,OS (見圖 3、圖 4)。者的中位 PFS 分別為 1.5 個月比 2.1 個月( P=0.046),中位 OS 分別為 3.6 15.2 個月(P=0.014),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忠青;焦國慧;郭麗萍;王邦茂;周璐;;PD-1通路調控淋巴細胞分化參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發(fā)生的研究進展[J];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年06期

2 李鵬;秦鵬;張國偉;閆相濤;張米娜;楊金坡;張曉娟;王慧娟;徐本玲;馬智勇;;原發(fā)性肺癌患者外周血PD-1淋巴細胞亞型檢測與臨床預后的關系研究[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6年04期

3 蒙珊;趙萬紅;張亦琳;王芳俠;田村秀人;山下泰史;;PD-1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中的表達及意義[J];西部醫(yī)學;2016年10期

4 呂敬媛;王丹;趙玉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外周血共刺激分子PD-1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11年03期

5 夏敏;薛海燕;曹蘭芳;;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兒PD-1分子的表達[J];臨床兒科雜志;2008年11期

6 王冠英;李斌;李紫薇;幸海燕;陳劍鴻;;小鼠抗人PD-1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其生物學活性評價[J];免疫學雜志;2017年04期

7 汪自然;鄭吼真;劉仕欣;陳瑞;廖文華;林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調節(jié)性T細胞與PD-1~+T細胞的協(xié)同抑制效應[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年11期

8 趙文健;譚玉林;賈蕾;;PD-1在乳腺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年02期

9 錢毅;封其華;;過敏性紫癜患兒治療后早期外周血T淋巴細胞上PD-1的表達[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2年07期

10 鐘碧玲;彭輝;李亦明;王貴明;陳艷宇;劉巧曇;;鼻咽癌組織中PD-1~+淋巴細胞數(shù)升高的意義[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1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小斌;周成林;;PD-1信號通路與自身免疫病[A];第十一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摘要匯編[C];2016年

2 高月求;李曼;孫學華;朱曉俊;周振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過程中PD-1的表達情況及其機制[A];2010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中西醫(yī)結合醫(yī)師大會摘要集[C];2010年

3 張彥紅;林向陽;胡麗萍;謝耀盛;陸紅;張卓;胡王強;張純武;孫莉;;外周血淋巴細胞PD-1低表達與強直性脊柱炎疾病的關系[A];2012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胡振華;陳永井;王勤;白利雄;周瑩;於葛華;張學光;;一株鼠抗人PD-1功能性單克隆抗體的研制及其生物學特性的鑒定[A];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5 段繼惠;劉曄華;穆紅;唐志琴;史瑞;;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協(xié)同刺激分子PD-1的檢測及臨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6 郭理杏;李

本文編號:282047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282047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928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