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腫瘤論文 >

動態(tài)監(jiān)測EGFR-TKI治療過程中淋巴細胞亞群對預判EGFR突變肺癌患者EGFR-TKI療效和耐藥的價值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24 14:14
【摘要】:目的:通過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敏感突變型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治療前及治療后外周血免疫細胞學相關指標的動態(tài)監(jiān)測,探索EGFR-TKIs治療精準療效預測和早期耐藥的免疫學標志物。方法:自2015年1月1日始前瞻性納入一線EGFR-TKI治療的EGFR敏感突變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入組患者在EGFR-TKI治療前及治療后每隔2個月,采集外周血樣本10mL。采用流式細胞術檢測外周血免疫淋巴細胞亞群,項目包括:淋巴細胞絕對計數(shù)、總T細胞絕對計數(shù)(CD3+)、T輔助細胞絕對計數(shù)(CD3+CD4+)、T抑制毒細胞絕對計數(shù)(CD3+CD8+)、總B細胞絕對計數(shù)(CD19+)、NK細胞絕對計數(shù)(CD16+CD56+),以及CD4+/CD8+(Th/Ts)的變化;颊呷虢M標準:(1)首診IV期或術后復發(fā)轉(zhuǎn)移NSCLC患者,病理組織學診斷為肺腺癌;(2)腫瘤組織或細胞游離DNA(cfDNA)檢測EGFR E19 del或E21 L858R突變。排除標準:(1)組織類型不詳或混合其他非腺癌成分的肺癌患者;(2)伴有其他EGFR突變類型或非敏感突變類型;(3)既往接受過EGFR-TKI者。每2個月進行一次隨訪,根據(jù)RECIST1.1標準評價療效,進展(PD)即為EGFR-TKI繼發(fā)耐藥。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免疫相關指標和其他臨床病理學因素與EGFR-TKI首次耐藥(即PFS)之間的相關性。治療前后各檢測變量的差異采用配對t檢驗,Kaplan-Meier法進行單因素生存分析,PFS比較采用Log-rank檢驗,利用ROC曲線,確定Cut off值,Cox多因素回歸分析各變量對預后生存的影響。結(jié)果: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入組20例一線采用EGFR-TKI治療的EGFR敏感突變晚期肺腺癌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12個月(95%CI:0.5-23.5)。其中14例完成治療前和治療后2個月的動態(tài)免疫細胞檢測,mPFS 12個月(95%CI:4.1-20.0)。單因素分析顯示,EGFR突變類型、治療前CD3+絕對計數(shù)、治療前后CD3+CD4+的變化(ΔCD3+CD4+)、治療前CD16+CD56+絕對計數(shù)、治療前CD3+CD8+絕對計數(shù)、治療后CD3+CD8+絕對計數(shù)、治療前PLT計數(shù)均與PFS相關(P0.05)。多因素分析顯示,EGFR突變類型、治療前CD3+絕對計數(shù)、治療前后CD3+CD4+的變化(ΔCD3+CD4+)、治療前CD16+CD56+絕對計數(shù)、治療前CD3+CD8+絕對計數(shù)、治療前PLT計數(shù)與患者PFS相關(HR值分別為0.143,0.809,0.879,1.051,1.15,0.872)。mPFS分別為,E19 del vs E21 L858R:18.3月vs 7月;治療前CD3+絕對計數(shù)≥1080 vs1080:17.2月vs 6.4月;治療前后CD3+CD4+的變化ΔCD3+CD4+≥78.66%vs78.66%:17.2月vs 8.1月;治療前CD16+CD56+絕對計數(shù)≥211 vs211:18.3月vs 5.2月;治療前CD3+CD8+絕對計數(shù)≥278 vs278:12月vs 3月;治療前PLT計數(shù)≥210*10~9g/L vs210*10~9g/L:13.3月vs5.2月;P值均小于0.05。而治療后CD3+絕對計數(shù)、治療前后CD3+的變化ΔCD3+、治療后CD3+CD8+絕對計數(shù)、治療前淋巴細胞計數(shù)的變化與對NSCLC患者的EGFR-TKI早期耐藥無顯著影響。結(jié)論:治療前CD3+絕對計數(shù),治療前后CD3+CD4+的變化ΔCD3+CD4+、治療前CD16+CD56+絕對計數(shù)、治療前CD3+CD8+絕對計數(shù)和治療前PLT計數(shù)是EGFR-TKI繼發(fā)耐藥的獨立預后因素。對EGFR敏感突變NSCLC患者增加這些免疫淋巴細胞亞群指標的動態(tài)檢測可以更好的預測EGFR-TKI的療效和早期耐藥的出現(xiàn)。需要擴大樣本進一步驗證。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34.2
【圖文】:

全組,患者,絕對計數(shù)


療前和治療后 2 個月的動態(tài)免疫細胞檢測,中位年齡 56.5 歲,男性 8 人,女性6 人,mPFS 12 個月(95%CI: 4.1-20)(圖 1,圖 2)。本研究采用自身對照,比較治療前、治療 2 個月后的各檢測指標,發(fā)現(xiàn)測定的總 T 細胞絕對計數(shù)(CD3+,P=0.021)、T 輔助細胞絕對計數(shù)(CD3+CD4+,P=0.048),P 均<0.05,在治療前后分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見表 1)。其他臨床參數(shù)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表 1. EGFR-TKI 治療前后外周淋巴細胞亞群比較CD3+(/ul) CD3+CD4+(/ul)CD3+CD8+(/ul)CD16+CD56+(/ul)CD19+(/ul) CD4+/CD8+(/ul)TKI 治療前 1362.85 ±611.42670.31 ±237.50603.46 ±529.42371.62 ±411.48296.77 ±471.271.57±0.8TKI 治 療 2個月后1719.85 ±493.97878.92 ±336.60766.08 ±430.52419.58 ±547.85219.83 ±346.591.33±0.5t 值 -2.742 -2.281 -2.004 -0.424 1.891 1.195P 值 0.021 0.048 0.082 0.684 0.082 0.323

動態(tài)檢測,治療前后,患者,絕對計數(shù)


療前和治療后 2 個月的動態(tài)免疫細胞檢測,中位年齡 56.5 歲,男性 8 人,女性6 人,mPFS 12 個月(95%CI: 4.1-20)(圖 1,圖 2)。本研究采用自身對照,比較治療前、治療 2 個月后的各檢測指標,發(fā)現(xiàn)測定的總 T 細胞絕對計數(shù)(CD3+,P=0.021)、T 輔助細胞絕對計數(shù)(CD3+CD4+,P=0.048),P 均<0.05,在治療前后分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見表 1)。其他臨床參數(shù)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表 1. EGFR-TKI 治療前后外周淋巴細胞亞群比較CD3+(/ul) CD3+CD4+(/ul)CD3+CD8+(/ul)CD16+CD56+(/ul)CD19+(/ul) CD4+/CD8+(/ul)TKI 治療前 1362.85 ±611.42670.31 ±237.50603.46 ±529.42371.62 ±411.48296.77 ±471.271.57±0.8TKI 治 療 2個月后1719.85 ±493.97878.92 ±336.60766.08 ±430.52419.58 ±547.85219.83 ±346.591.33±0.5t 值 -2.742 -2.281 -2.004 -0.424 1.891 1.195P 值 0.021 0.048 0.082 0.684 0.082 0.323

生存曲線,絕對計數(shù),淋巴細胞


圖 3.3.1 突變類型與 PFS 生存曲線 圖 3.3.2 治療前 CD3+與 PFS 生存曲線3.3.3 CD3+CD4+T 淋巴細胞絕對計數(shù)差值變化 CD3+CD4+≥78.66%時,其 PFS 較 CD3+CD4+<18.66%顯著延長(17.2 月vs 8.1 月),P=0.007(圖 3.3.3)。3.3.4 治療前 CD16+CD56+T 淋巴細胞絕對計數(shù)當治療前 CD16+CD56≥211 時,其 PFS 比 CD16+CD56+<211 顯著延長(18.3月 vs 5.2 月),P=0.001(圖 3.3.4)。E21 L858R: mPFS=7mo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春雷;;EGFR-TKI聯(lián)合全腦放療對非小細胞肺癌腦轉(zhuǎn)移的效果[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年01期

2 王學謙;張英;劉杰;劉志艷;石紅;鄭佳彬;林洪生;;自擬皮疹顆粒治療EGFR-TKI相關皮疹的隨機對照研究[J];世界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6年12期

3 何力;曹洋;;中醫(yī)藥聯(lián)合EGFR-TKI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導報;2017年09期

4 尋琛;王琳;廖峰;張瑜;姚琳;;培美曲塞聯(lián)合EGFR-TKI用于EGFR-TKI治療失敗后晚期NSCLC的臨床觀察[J];實用癌癥雜志;2014年08期

5 湯傳昊;李曉燕;郭萬峰;李儉杰;秦海峰;王偉霞;曲莉莉;安娟;高紅軍;劉曉晴;;既往吉非替尼治療獲益的晚期NSCLC患者再次使用EGFR-TKI的選擇:原藥還是換藥?[J];中國肺癌雜志;2013年07期

6 劉明月;侯桂琴;高天慧;崔瑤;李曉燕;周云;;培美曲塞治療EGFR-TKI獲得性耐藥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觀察[J];腫瘤防治研究;2012年06期

7 林寶釵;宋正波;邵嵐;胡林;凌志強;洪衛(wèi);婁廣媛;張沂平;;復治晚期非小細胞肺癌EGFR-TKI治療失敗后培美曲塞與多西他賽挽救性化療的療效比較[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2年07期

8 王阿曼;寧振;劉基巍;;非小細胞肺癌EGFR-TKI耐藥的分子機制及防治策略[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7年01期

9 蔡明輝;楊新穎;姜寶紅;滕?;潘雁;毛鋒;申屠陽;;EGFR-TKI對肺癌新生淋巴管的影響及其意義[J];中國肺癌雜志;2014年12期

10 李正良;;EGFR-TKI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后繼發(fā)耐藥的治療進展[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平;龐青松;;Ⅳ期非小細胞肺癌骨轉(zhuǎn)移放療聯(lián)合EGFR-TKI靶向治療的安全性及療效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六屆二次暨中國抗癌協(xié)會腫瘤放療專業(yè)委員會二屆二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盛華明;吳春;陸超;鄧立春;;EGFR-TKI聯(lián)合同步放療治療EGFR突變型轉(zhuǎn)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可行性研究[A];2016年《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6年

3 張華;孫少杰;宋文文;張春玲;;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對二氧化硅肺上皮間質(zhì)轉(zhuǎn)化的體外干預作用[A];第十三次全國勞動衛(wèi)生與職業(yè)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4年

4 張鋒利;李平;孫鑫;;LG09外敷方治療NSCLC患者口服EGFR-TKI所致皮疹的臨床研究[A];第一屆青年中西醫(yī)結(jié)合腫瘤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5年

5 謝曉冬;郭放;;EGFR-TKI相關皮膚毒性反應的研究現(xiàn)狀及最新進展[A];第八屆全國癌癥康復與姑息醫(yī)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6 尋琛;王琳;廖峰;張瑜;姚琳;;培美曲塞聯(lián)合EGFR-TKI治療EGFR-TKI失敗后晚期NSCLC的初步臨床觀察[A];2013華東胸部腫瘤論壇暨第六屆浙江省胸部腫瘤論壇論文集[C];2013年

7 董阿茹汗;;中醫(yī)藥防治EGFR-TKI類靶向藥相關皮膚毒性辨證思路淺析[A];第十七屆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腫瘤學術大會摘要集[C];2019年

8 賈艷華;孫守坤;李明晶;盧義;;EGFR-TKI所致皮疹的中醫(yī)藥治療方案[A];第十五屆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腫瘤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7年

9 葛小琴;;EGFR-TKI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A];2009年浙江省腫瘤學術年會暨腫瘤診治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10 胡艷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EGFR-TKI治療失敗后的抉擇[A];湖北省第21屆腫瘤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鐘文昭;中國NSCLC人群EGFR-TKI治療預測因子及EGFR下游信號通路機制研究[D];中山大學;2007年

2 管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使用EGFR-TKI治療后長期生存情況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0年

3 王勐;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及EGFR單克隆抗體聯(lián)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喬曉娟;1.肺癌耐藥相關基因在化療療效評估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2.晚期肺腺癌患者EGFR-TKI治療耐藥后治療策略的臨床分析[D];北京市結(jié)核病胸部腫瘤研究所;2015年

5 王思佳;EGFR-TKI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后出現(xiàn)獲得性耐藥的機制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7年

6 劉哲峰;培美曲塞聯(lián)合EGFR-TKI作用于肺鱗癌的藥效學試驗和回顧性臨床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5年

7 汪忠良;自噬對非小細胞肺癌EGFR-TKI耐藥的調(diào)控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6年

8 丁丁;EGFR-TKI治療前T790M突變對TKI治療NSCLC的預測作用—薈萃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9 王軍華;PSMC2通過UPS調(diào)控自噬效應在非小細胞肺癌EGFR-TKI繼發(fā)性耐藥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青島大學;2016年

10 白曉燕;Hedgehog信號通路在EGFR-TKI敏感和耐藥非小細胞肺癌細胞中的作用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婉君;動態(tài)監(jiān)測EGFR-TKI治療過程中淋巴細胞亞群對預判EGFR突變肺癌患者EGFR-TKI療效和耐藥的價值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8年

2 張琴;芪防歸芍湯治療EGFR-TKI相關皮疹的臨床觀察[D];山西中醫(yī)藥大學;2017年

3 李鑫;探究EGFR-TKI相關皮疹與臨床特征的關系及相關影響因素[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8年

4 韓麗p

本文編號:280256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280256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369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