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世界已知EGFR突變狀態(tài)的晚期NSCLC的治療現(xiàn)狀及轉(zhuǎn)歸
發(fā)布時間:2020-06-18 06:28
【摘要】:目的:回顧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狀態(tài)已知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及治療方式,分析影響其預(yù)后的危險因素。方法:1.研究對象:2014年1月-2015年12月遼寧省腫瘤醫(yī)院初治的III-IV期或術(shù)后首次復(fù)發(fā)、已知EGFR基因狀態(tài)、有可評估病灶、無第二原發(fā)腫瘤的132例NSCLC患者。2.信息收集:(1)性別,年齡,體能狀態(tài)(KPS評分),家族史(腫瘤),既往史(高血壓、糖尿病),吸煙狀態(tài)(吸煙指數(shù));(2)病理;(3)EGFR基因狀態(tài);(4)分期:淋巴結(jié)及遠處轉(zhuǎn)移情況;(5)一線治療前血清腫瘤標志物【治療前細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血清癌胚抗原(CEA)】和血常規(guī)(外周血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及單核細胞計數(shù));(6)一線、二線治療方式及療效。3.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通過受試者工作曲線(ROC曲線)計算NLR及LMR的cut-off值,各變量間相關(guān)性分析采用卡方檢驗。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進行Log rank檢驗,對篩選出的預(yù)后相關(guān)因素采用Cox風險回歸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果:1.一般情況:132例NSCLC患者中男性79例(59.85%),女性53例(40.15%),年齡65歲27例(20.45%),≤65歲105例(79.55%),吸煙43例(32.6%),不吸煙89例(67.42%)。初診時合并糖尿病7例(5.30%),高血壓12例(9.09%),腫瘤家族史13例(9.85%),KPS評分≤70分22例(16.67%),80分59例(44.7%),≥90分51例(38.64%)。2.病理:腺癌119例(90.15%),鱗癌5例(3.8%),腺鱗癌3例(2.3%),非小細胞肺癌不能分類4例(3.0%),腺樣囊性癌1例(0.7%)。3.EGFR基因狀態(tài):(1)突變情況: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66例(50.0%),突變型患者66例(50.0%)。(2)檢測時機:治療前完成EGFR基因檢測74例(56.06%),治療后補充EGFR基因檢測58例(43.94%)。EGFR基因常見于不吸煙患者中。4.分期及轉(zhuǎn)移部位:不可手術(shù)的IIIa期10例(7.58%),IIIb期患者18例(13.64%),IV期患者104例(78.79%)。5.治療前外周血腫瘤標記物及NLR、LMR:血清CEA正常42例(35.59%),異常76例(64.41%),CYFRA21-1正常42例(35.59%),異常76例(64.41%)。ROC曲線計算NLR及LMR的cut-off值分別為3.69和5.01。LMR≤5.01更多見于男性(P0.001)、吸煙(P=0.039)、腫瘤最大徑3.5cm(P=0.005)、無骨轉(zhuǎn)移患者(P=0.020),NLR與臨床病理特征無顯著相關(guān)性。6.治療方式:44例(31.82%)一線接受EGFR-TKIs治療,其中EGFR突變42例(95.45%),2例(1.59%)EGFR野生型。88例一線接受化療,其中EGFR野生型64例(72.73%),突變型24例(27.27%)。30例(22.73%)未接受二線治療,102例(77.27%)接受二線治療。其中二線僅接受化療者63例(55.89%),僅接受EGFR-TKIs39例(38.24%)。全程治療僅接受化療者68例(51.52%),僅接受EGFR-TKIs者28例(21.21%),既接受化療又接受EGFR-TKIs者41例(31.06%)。7.隨訪:隨訪截止時間為2018年1月31日,132例中59例(44.7%)死亡,中位隨訪時間23.73個月。8.生存分析:Kaplan-Meier單因素分析結(jié)果顯示,一線接受EGFR-TKIs患者中位PFS為11.8個月,一線接受化療患者中位PFS為7.0個月(P0.05),余臨床病理特征與一線PFS無顯著相關(guān)性。腺癌患者的二線中位PFS比非腺癌患者延長了1.83個月(5.53個月vs 3.7個月,P0.05),EGFR突變型NSCLC二線中位PFS為7.77個月,較野生型延長3.7個月(P0.05)。二線接受化療中位PFS為5.58個月,接受EGFR-TKIs治療中位PFS為9.47個月(P0.05)。EGFR突變患者OS為50.57個月,野生型患者僅有25.6個月(P0.05)。NLR≤3.69患者的OS為47.73個月,NLR3.69組患者OS為22.97個月(P0.05)。治療過程中僅接受化療患者OS為26.58個月,僅接受EGFR-TKIs患者OS為50.57個月,既接受化療又接受過EGFR-TKIs治療者OS為56.67個月。Cox多因素分析顯示,一線治療方案為一線PFS的獨立影響因素,EGFR基因突變狀態(tài)為二線PFS的獨立影響因素,EGFR基因突變狀態(tài)、NLR和EGFRTKIs應(yīng)用為OS的獨立影響因素。結(jié)論:1.56.06%晚期NSCLC患者在初治時完成EGFR基因檢測,94.3%患者在基因檢測指導(dǎo)下接受靶向治療。2.在EGFR基因狀態(tài)已知的晚期NSCLC中,EGFR基因突變者預(yù)后好。EGFR突變狀態(tài)、治療前外周血NLR是晚期NSCLC的獨立預(yù)后因素,血清CEA水平和CYFRA21-1水平敏感性偏低,且不是獨立預(yù)后因子。3.EGFR陽性晚期NSCLC患者接受EGFR-TKIs治療可顯著延長PFS和OS。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34.2
【圖文】:
一線EGFR-TKIs組和一線化療組PFS生存曲線
NLR<3.69組和NLR≥3.69組晚期NSCLC的OS生存曲線
本文編號:2718839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34.2
【圖文】:
一線EGFR-TKIs組和一線化療組PFS生存曲線
NLR<3.69組和NLR≥3.69組晚期NSCLC的OS生存曲線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石遠凱;孫燕;;中國非小細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療十年[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5年08期
2 劉志強;何斐;蔡琳;;吸煙、被動吸煙與肺癌發(fā)病風險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5年02期
3 劉丹;欒天;袁瑩;張磊;;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阿法替尼及其類似物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學雜志;2014年24期
4 武毅;陳軍;;吸煙在肺癌進展中的作用[J];藥品評價;2012年36期
5 蒙沖;黃奕江;;1185例肺癌患者發(fā)病年齡分析[J];臨床內(nèi)科雜志;2010年05期
本文編號:27188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27188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