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鱗狀細胞癌腫瘤內異質性的研究及其臨床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8-12-30 19:50
【摘要】:食管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是食管癌發(fā)病率以及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最常見的病理類型是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每年的新發(fā)病例占全世界的50%。最近的研究表明,同一腫瘤的多個區(qū)域的DNA測序和染色體分析發(fā)現(xiàn)腫瘤內異質性(ITH)普遍存在于ESCC中。ITH是抗藥性和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ESCC手術后5年生存率約30%,分析ESCC患者的基因組多樣性,識別新的靶標,篩選早期診斷標記物以及設計個體化治療策略是當今研究的熱點和難點。目的:探討食管鱗狀細胞癌的腫瘤內異質性及ZNF750,EP300,MTOR,KMT2D的表達對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1回顧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間在河北醫(yī)科大學第四醫(yī)院組織病理學診斷為食管鱗狀細胞癌并隨即進行手術的1782例患者,隨訪成功共1550例ESCC患者,失訪232例,隨訪率為86.9%。對全部1550例患者的HE染色切片進行閱片,篩選了106例具有腫瘤內異質性的ESCC患者,每個病例HE染色切片下均有2個病灶區(qū)域有顯著組織學或形態(tài)學的差異。106例患者手術前均未接受任何治療,無其他腫瘤病史,并且都有完整的臨床資料。2使用免疫組織化學(IHC)HRP法,分別檢測106例患者的ZNF750,KMT2D,EP300及MTOR的蛋白表達水平及不同病灶間的表達差異。標本均經(jīng)10%福爾馬林固定,常規(guī)取材,石蠟包埋制片,HE染色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光鏡觀察。免疫組化判定方法為:根據(jù)所觀察到的陽性染色腫瘤細胞的百分比及染色強度進行評分,高表達組為總分為4?9的標本。低表達組包括陰性表達或低表達,總分為0至3。3使用一種新穎的基于RNA原位雜交的方法(RNA scope),從106例ESCC患者中隨機選取12例患者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組織,使用特異的RNA探針分別檢測ZNF750,KMT2D,EP300及MTOR的m RNA轉錄水平及不同病灶區(qū)域間的表達差異。在m RNA高表達的癌細胞中信號數(shù)較多(3~4分),在m RNA低表達的癌細胞中信號數(shù)較少(0~2分)。4運用統(tǒng)計軟件SPSS21.00對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兩個獨立樣本比較采用卡方檢驗,Kaplan-Meier法進行單因素生存分析,COX回歸進行多因素分析,組間比較使用Log-rank檢驗。以α=0.05為檢驗標準,P0.05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1臨床病理特征2008-2010年間1550例ESCC患者男性1038例,女性512例,106例具有異質性的ESCC患者,男性80例,女性26例;兩組病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71)。1550例ESCC患者的發(fā)病年齡為18~81歲,中位年齡60歲,平均年齡59.93歲,腫瘤發(fā)生部位上段205例,中段1092例,下段253例,淋巴結轉移率38.58%(598/1550),脈管瘤栓陽性率為25.61%(397/1550),組織學病理分級G1為121例,G2為1161例,G3為268例,臨床分期Ⅰ期236例,Ⅱ期747例,Ⅲ期549例,Ⅳ期18例,腫瘤浸潤深度T1為281例,T2為259例,T3為1010例,生存期為1~108個月,5年生存率為48.30%,中位生存期為57個月;106例具有異質性的ESCC患者發(fā)病年齡為39-76歲,中位年齡59歲,平均年齡為59.28歲,發(fā)病部位上段15例,中段62例,下段29例,淋巴結轉移率為55.67%(59/106),脈管瘤栓陽性率為36.79%(39/106組織學病理分級G1為5例,G2為73例,G3為28例,臨床分期Ⅰ期7例,Ⅱ期39例,Ⅲ期60例,浸潤深度T1為9例,T2為27例,T3為70例,生存期為4~105個月,5年生存率為34.00%,中位生存期為30個月。兩組病例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22免疫組織化學結果2.1 ZNF750蛋白的表達與臨床指標及腫瘤異質性的相關性分析106例食管鱗癌組織中58例(54.72%)ZNF750高表達,48例(45.28%)低表達。ZNF750蛋白的表達與組織學分級、臨床分期、浸潤深度、脈管瘤栓、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P均0.05)。ZNF750表達和腫瘤發(fā)生部位、性別和年齡之間未發(fā)現(xiàn)顯著的相關性。ZNF750低表達組較高表達組具有更差的預后(χ2=25.821,P=0.000)。本研究所篩選的106例ESCC患者中,ZNF750在44例(41.51%)患者中顯示異質性表達,由于兩個病灶不都高表達,ZNF750在212個病灶區(qū)域中的高表達率為33.96%(72/212),低于106例ESCC患者中的高表達率(54.72%)。2.2 EP300蛋白的表達與臨床指標及腫瘤異質性的相關性分析106例食管鱗癌組織中66例(62.26%)EP300高表達,40例(37.72%)低表達。EP300蛋白表達與組織學分級、臨床分期、脈管瘤栓、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P均0.05)。EP300表達和腫瘤發(fā)生部位、浸潤深度、性別和年齡之間未發(fā)現(xiàn)顯著的相關性。EP300高表達組較低表達組具有更差的預后(χ2=14.037,P=0.000)。本研究所篩選的106例ESCC患者中,EP300在37例(34.90%)患者中顯示異質性表達,由于兩個病灶不都高表達,EP300在212個病灶區(qū)域中的高表達率為44.81%(95/212),低于106例ESCC患者中的高表達率(62.26%)。2.3 MTOR蛋白的表達與臨床指標及腫瘤異質性的相關性分析106例食管鱗癌組織中75例(70.75%)MTOR高表達,31例(29.25%)低表達。MTOR蛋白表達與組織學分級、臨床分期、脈管瘤栓、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P均0.05)。MTOR高表達和腫瘤發(fā)生部位、浸潤深度、性別和年齡之間未發(fā)現(xiàn)顯著的相關性。MTOR高表達組較低表達組具有更差的預后(χ2=29.856,P=0.000)。多因素分析顯示MTOR是預后的獨立影響因素(χ2=12.166,P=0.000)。MTOR在39例(36.79%)患者中顯示異質性表達,由于兩個病灶不都高表達,MTOR在212個病灶區(qū)域中的高表達率為52.36%(111/212),低于106例ESCC患者中的高表達率(70.75%)。2.4 KMT2D蛋白的表達情況106例食管鱗癌組織中免疫組織化學檢測KMT2D不表達。3 RNAScope實驗結果3.1 ZNF750的mRNA表達與臨床指標及腫瘤異質性的相關性分析根據(jù)RNAScope染色評分指南顯示,12例食管鱗癌組織中,66.67%的ZNF750高表達:6例評分為4分,2例評分為3分;33.33%的ZNF750低表達:4例評分為1分。ZNF750高表達與組織學分級、臨床分期、脈管瘤栓、淋巴結轉移、年齡密切相關(P均0.05)。ZNF750高表達和腫瘤發(fā)生部位、性別未發(fā)現(xiàn)顯著的相關性。8例患者ZNF750 mRNA顯示異質性表達,其中6例異質性表達與免疫組化一致。3.2 EP300的mRNA表達與臨床指標及腫瘤異質性的相關性分析12例食管鱗癌組織中,83.33%的EP300高表達:2例評分為4分,8例評分為3分;16.67%的EP300低表達:2例評分為2分。EP300表達與組織學分級、臨床分期、淋巴結轉移、性別、腫瘤發(fā)生部位密切相關(P均0.05)。EP300表達和腫瘤年齡、浸潤深度、脈管瘤栓未發(fā)現(xiàn)顯著的相關性。8例患者EP300 mRNA顯示異質性表達,其中6例異質性表達與免疫組化一致。3.3 MTOR的mRNA表達與臨床指標及腫瘤異質性的相關性分析12例食管鱗癌組織中,33.33%的MTOR高表達:2例評分為4分,2例評分為3分,66.67%的MTOR低表達:6例評分為2分。MTOR高表達與組織學分級、臨床分期、脈管瘤栓、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年齡密切相關(P均0.05)。MTOR高表達和腫瘤發(fā)生部位、性別未發(fā)現(xiàn)顯著的相關性。4例患者MTOR mRNA顯示異質性表達,其中4例異質性表達與免疫組化一致。3.4 KMT2D的mRNA表達與臨床指標及腫瘤異質性的相關性分析12例食管鱗癌組織中,50%的KMT2D高表達:6例評分為3分;50%的KMT2D低表達:4例評分為2分,2例評分為1分。KMT2D高表達與組織學分級、臨床分期、脈管瘤栓、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年齡、腫瘤發(fā)生部位、性別未發(fā)現(xiàn)顯著的相關性。4例患者KMT2D m RNA顯示異質性表達。結論:1具有異質性的食管鱗狀細胞癌患者具有更差的生存與預后。2在食管鱗狀細胞癌組織中,ZNF750、EP300及MTOR的蛋白表達與腫瘤異質性相關。3 ZNF750蛋白表達與ESCC患者的預后呈正相關,EP300、MTOR蛋白表達與ESCC患者的預后呈負相關,臨床分期和MTOR蛋白的表達是ESCC患者預后的獨立影響因素。4 RNAscope檢測方法具有很好的穩(wěn)定性與敏感性,是探索新的腫瘤標志物及檢測腫瘤內異質性更可靠的檢測手段。ZNF750、EP300、KMT2D以及MTOR原位m RNA檢測可作為提示食管癌基因突變候選基因,具有潛在的臨床應用價值。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35.1
本文編號:2396057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3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曹巍;吳偉;閆明;田夫;劉寒松;王進武;張全武;李玉杰;李敏;;食管鱗狀細胞癌癌內異質性的初步研究[J];中華腫瘤雜志;2016年09期
2 趙藝嘩;劉紅剛;;鼻腔鼻竇非角化性鱗狀細胞癌的臨床病理學特征[J];中華病理學雜志;2016年09期
3 ;Genomic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2014年02期
,本文編號:23960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23960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