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和熟地黃多糖作為宮頸癌疫苗佐劑的效果初步研究
本文關鍵詞:IL-2和熟地黃多糖作為宮頸癌疫苗佐劑的效果初步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白介素-2 熟地黃多糖 宮頸癌 佐劑 痘苗病毒
【摘要】:目的:在表達人乳頭瘤病毒16型(HPV16)E6、E7、ras基因轉化的TC-1小鼠宮頸癌治療模型中,以表達細胞因子白介素-2(IL-2)的重組非復制型痘苗病毒RNTV1175IL2H6Lac Z和熟地黃多糖(RGP)分別作為佐劑與表達HPV16特異性靶抗原E6和E7的重組復制型痘苗病毒RVVJHPV16E7E6對小鼠進行聯(lián)合免疫,來探索IL-2和熟地黃多糖作為佐劑分別與宮頸癌疫苗聯(lián)用時的抗宮頸癌作用,為宮頸癌的預防與治療提供新的途徑。方法:(1)構建和鑒定可表達IL-2的RNTV1175IL2H6Lac Z,并對其體外表達IL-2生物活性進行檢測;(2)腹腔注射RNTV1175IL2H6Lac Z與RVVJHPV16E7E6混合物對小鼠進行聯(lián)合免疫,檢測其體內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及血清中IL-2的水平,同時通過構建TC-1小鼠宮頸癌治療模型來觀察該聯(lián)合免疫的抗腫瘤功效;(3)以灌胃RGP與肌肉注射RVVJHPV16E7E6方式對小鼠進行聯(lián)合免疫,檢測其體內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體液免疫反應及血清中CD4+、CD8+水平,同樣通過TC-1小鼠宮頸癌治療模型來觀察該聯(lián)合免疫的抗腫瘤功效。結果:(1)PCR結果證實RNTV1175IL2H6Lac Z被成功構建。該病毒在CEF細胞中能維持IL-2基因穩(wěn)定遺傳至12代。Western Blot結果表明該病毒表達的IL-2蛋白分子與標準品IL-2一致,且MTT法測得其體外表達的IL-2生物活性單位值可達8.79IU/ml;(2)以RNTV1175IL2H6Lac Z作為佐劑的RVVJHPV16E7E6聯(lián)合免疫具有增強小鼠產(chǎn)生E7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的趨勢,可使血清中IL-2水平升高,并通過推遲成瘤時間和延緩腫瘤生長速度使小鼠的成瘤率降低30%;(3)以RGP作為佐劑的RVVJHPV16E7E6聯(lián)合免疫未能增強小鼠產(chǎn)生E7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和提高體液免疫水平,也不影響小鼠體內CD4+數(shù)目、CD8+數(shù)目以及CD4+/CD8+的比值,但對小鼠的腫瘤保護率達90%。結論:(1)RNTV1175IL2H6Lac Z作為佐劑,既能促進機體體內IL-2的分泌,又能增強宮頸癌疫苗RVVJHPV16E7E6的抑瘤作用,在宮頸癌生物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2)RGP作為植源性生物佐劑雖然未能提高特異性免疫反應水平,但在宮頸癌治療小鼠動物模型中有增強宮頸癌疫苗RVVJHPV16E7E6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為以后開展其作用機制研究打下了基礎。
【學位授予單位】:南華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7.3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靈芝;;宮頸癌疫苗將于2007年投入使用[J];國外醫(yī)學.藥學分冊;2006年01期
2 徐冰;;宮頸癌疫苗保護期超過4年[J];國際生物制品學雜志;2006年04期
3 ;英國:宮頸癌疫苗進藥店[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8年12期
4 ;日本開發(fā)出針對性更廣的宮頸癌疫苗[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0年02期
5 ;美研究發(fā)現(xiàn)一種宮頸癌疫苗保護期超6年[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0年10期
6 ;我國宮頸癌疫苗研制有望成為世界第三[J];中國醫(yī)藥生物技術;2011年02期
7 袁波;;宮頸癌疫苗[J];國外醫(yī)學情報;1988年08期
8 毓勤;;宮頸癌疫苗試驗取得可喜結果[J];國外醫(yī)學情報;1991年11期
9 袁端端;李一帆;;宮頸癌疫苗:國內為何獨缺席[J];抗癌之窗;2014年06期
10 方墨;喬友林;;人類第一癌疫苗:宮頸癌疫苗揭密[J];婚育與健康;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世宣;;宮頸癌疫苗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A];中國抗癌協(xié)會婦科腫瘤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一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2 普秀芬;;宮頸癌疫苗的研究與進展[A];玉溪市第六屆婦產(chǎn)、婦幼、計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仝光杰;樓覺人;;HPV52 L1蛋白在畢赤酵母中的優(yōu)化表達[A];2011中國生物制品年會暨第十一次全國生物制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原;美癌癥學會建議少女接種宮頸癌疫苗[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7年
2 健康時報記者 劉橋斌;宮頸癌疫苗盡早打[N];健康時報;2007年
3 見習記者 蔡小妮;我國宮頸癌疫苗臨床三期試驗成功[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閆麗新;宮頸癌疫苗推廣有難度[N];健康報;2009年
5 記者 張昊華;專家呼吁推進宮頸癌疫苗應用[N];健康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項丹平;宮頸癌疫苗并非人人適宜 42分鐘讓女性遠離宮頸癌[N];中國婦女報;2012年
7 本報記者 項錚;宮頸癌疫苗上市中國緣何步伐緩慢[N];科技日報;2013年
8 張錦芳;韓國成功開發(fā)宮頸癌疫苗[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3年
9 醫(yī);少女應該接種子宮頸癌疫苗[N];健康報;2007年
10 彭夢瑤;美國得州頒令:所有六年級女生必須打宮頸癌疫苗[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陽靜;IL-2和熟地黃多糖作為宮頸癌疫苗佐劑的效果初步研究[D];南華大學;2015年
2 謝桂芳;宮頸癌疫苗對宮頸癌防治作用有效性的循證醫(yī)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1509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1150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