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消化道病變的對比研究
本文關鍵詞: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消化道病變的對比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 消化道病變 療效分析
【摘要】:目的:對比分析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這兩種內鏡微創(chuàng)技術治療消化道病變的療效、操作技術及并發(fā)癥的不同,比較其各自的優(yōu)越性。方法: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消化內鏡中心行內鏡微創(chuàng)技術治療消化道病變的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采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治療的共42例(EMR組),采用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的共40例(ESD組),對比分析這兩組患者之間手術耗時,整塊切除率,完全切除率,住院時間及費用,手術并發(fā)癥,術后殘留率及復發(fā)率等。結果:1.病變分布:EMR組分布在食管7例,分布在胃部20例,分布在結直腸15例;其中ESD組分布在食管8例,分布在胃部23例,分布在結直腸9例;病變部位分布無顯著性差異(P0.05)。2.操作完成時間:EMR組操作完成時間15-54min,中位數時間26.5min,ESD組操作時間32-165min,中位數時間40.5min,有顯著差異(P0.05)。3.整塊切除率和完全切除率:EMR組整塊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分別為61.90%(26/42)、57.14%(24/42),而ESD組整塊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分別為95.0%(38/40)、87.50%(35/40),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4.手術切除或剝離病灶的大小:EMR組切除病變大小0.7-3.2cm,平均大小1.22±0.86cm;ESD組病變大小1.2-5.6cm,平均大小2.14±1.53cm,經EMR組與ESD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病理結果分析:手術切除82處病變的組織病理結果示:其中平滑肌瘤21(占25.6%)例,管狀腺瘤13(占15.9%)例,非典型增生10例(占12.2%),炎性息肉樣增生13(占15.9%)例,胃腸道間質瘤5(占6.1%)例,異位胰腺組織5(占6.1%)例,脂肪瘤5(占6.1%)例,黏膜中重度炎癥5(占6.1%)例,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1例(占1.2%),4(占4.9%)例惡性腫瘤,分別為(胃竇部)黏膜Qg癌、(賁門部)神經內分泌癌、(胃角)印戒細胞癌、(食管)中分化鱗狀細胞癌。6.并發(fā)癥:EMR組和ESD組術中出血率分別為7.1%(3/42)、10%(4/40),遲發(fā)性出血率分別是1(2.4%)、2(5%),均為可控性出血,差別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MR組和ESD組發(fā)生穿孔率分別為0(0/42)、12.5%(5/40);發(fā)生皮下氣腫或氣腹分別為2.4%(1/42)、15%(6/4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7.住院時間及手術費用:EMR組與ESD組住院時間分別為(4.55±0.97d)、(5.53±1.04d),手術費用分別是2909.62±486.35元、3970.60±429.95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8.殘留率與復發(fā)率:EMR組殘留率為7.14%(3/42),術后病理2例為管狀腺瘤,1例為中度不典型增生。ESD組殘留率為2.5%(1/40),術后病理示中度不典型增生,殘留率比較差異不顯著。隨訪期間暫無一例復發(fā)。結論:1.與EMR比較,ESD術操作時間、住院時間長、手術費用較高。2.在治療效果上比較,ESD不僅整塊切除率、完全切除率高于EMR,而且比EMR能夠剝離切除更大的病灶。3.ESD術治療消化道病變發(fā)生穿孔和皮下氣腫或氣腹較EMR高,但病變殘留率低。研究結論說明,相對于外科手術言,EMR和ESD治療消化道病變是安全、有效、經濟、可靠,具體還是要根據患者病灶的具體情況選擇EMR術還是選擇ESD術。兩種內鏡技術均可在各基層醫(yī)院廣泛推廣,為更多的患者服務。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文江;;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消化道病變的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年11期
2 梁彪;楊小喬;湯紹輝;許鳴;李子旭;王芳;;內鏡黏膜下層剝離術治療消化道病變[J];中國內鏡雜志;2009年10期
3 張中平;高峰;葛亞強;丁紅英;;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上消化道病變36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1年37期
4 鄒黎麗;;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上消化道病變的護理[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年34期
5 王海波;劉緒瓊;庹必光;吳會超;龍曉英;方興國;;內鏡粘膜下剝離術治療消化道病變29例分析[J];遵義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6 容中生,李溢煊,張賜齡,張錫煌;肺心病上消化道病變的臨床與病理(附45例分析)[J];廣東醫(yī)學;1983年05期
7 李玉明;范建高;丁鳴放;;藥源性消化道病變49例分析[J];臨床內科雜志;1991年01期
8 張筠,阮挺強;藥源性消化道病變50例分析[J];海峽藥學;1997年01期
9 王艷君,張艷珍;肺心病合并消化道病變60例分析觀察[J];河北醫(yī)藥;1997年06期
10 彭利軍;譚洪武;季濤;王健;徐向明;魯臨;吉布席;黃傳蘭;;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消化道病變的效果評價[J];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4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庾艷軍;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消化道病變的對比研究[D];廣西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1374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1137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