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舒張性心力衰竭(氣陰兩虛型)的臨床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舒張性心力衰竭(氣陰兩虛型)的臨床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目的:通過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舒張性心力衰竭(氣陰兩虛型)的臨床療效,并與單純西藥治療的臨床療效作比較,說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舒張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優(yōu)勢。 材料與方法:從遼寧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的門診及住院部就診的患者中選取56例診斷為舒張性心力衰竭(氣陰兩虛型)并符合試驗納入標準的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28人,給予西藥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28人,在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中藥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心功能療效、中醫(yī)證候療效、左室舒張功能療效,以了解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DHF患者的臨床療效。兩組療程均為4周。應用SPSS 13.0軟件包對數據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結果: 1.兩組治療后總療效對比,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8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兩組治療后心功能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5.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1.5%,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中醫(yī)證侯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89.3%,對照組總有效率71.4%,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兩組治療前后左室舒張功能指標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治療組治療前后E、A、E/A,IVRT有極顯著差異(P0.01),治療后兩組的組間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舒張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癥狀和提高患者的左室舒張功能,說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本病的有效性。
【關鍵詞】:中藥 中西醫(yī)結合 舒張性心力衰竭 臨床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R541.6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前言7-8
- 文獻綜述8-14
- 正文14-20
- 1.臨床研究14-16
- 2.研究方法16
- 3.觀測指標16-17
- 4.療效判定17-18
- 5.統(tǒng)計分析方法18
- 6.試驗結果18-19
- 7.安全性評定19-20
- 分析討論20-24
- 結論24-25
- 參考文獻25-29
- 致謝29-30
- 個人簡歷3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守宏,陳艷;瓜蔞半夏薤白加減方對舒張性心力衰竭的影響[J];安徽中醫(yī)臨床雜志;2002年04期
2 孫曉霞,夏映紅,鐘國贛;人參皂甙單體Rb_1對大鼠在體心臟收縮性能的影響[J];長春中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3 苑松巖;百合口服液改善左室舒張功能的臨床研究[J];河北中醫(yī);2000年11期
4 崔豪;馮靜;崔瑛;王輝;申秀麗;孫曙光;靖慧軍;翟立武;;熟地黃及其多糖中樞抑制作用研究[J];河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5 杜惠芳,楊加祿,郭素英;慢性心衰與痰之關系初探[J];河南中醫(yī)藥學刊;1998年03期
6 柏正平,鄭兵,卜獻春,周東陽;復方葶藶子膠囊對肺動脈高壓和心肌收縮力影響的實驗研究[J];湖南中醫(yī)雜志;2000年01期
7 唐朝文,葉珊慧,劉惠,,溫燕杭,蘇誠堅;白果葉制劑天保寧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及其對左室舒張功能的影響[J];湖南中醫(yī)學院學報;1994年04期
8 李絢,閻蓉華,羅照田,吳琦,賀榮華,王伯瑤;黃芪注射液對人臍靜脈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作用[J];華西藥學雜志;2005年01期
9 虞準;宋雪;甘輝立;田小園;;參麥注射液治療冠脈搭橋術后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療效觀察[J];華中醫(yī)學雜志;2006年03期
10 王燕麗,劉捷,張光泰;999參麥注射液治療左室舒張功能不全60例[J];遼寧中醫(yī)雜志;1999年11期
本文關鍵詞: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舒張性心力衰竭(氣陰兩虛型)的臨床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42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xiyjh/45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