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安定鎮(zhèn)痛結合穴位電刺激用于人流鎮(zhèn)痛的臨床研究
本文選題:神經安定 切入點:電刺激 出處:《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7年09期
【摘要】:目的:觀察神經安定鎮(zhèn)痛結合穴位電刺激在人流過程中的鎮(zhèn)痛效果及預防或降低人流綜合征發(fā)生的有效性。方法:將180例行人工流產術患者隨機分為3組,每組60例,治療組應用氟芬合劑半量,同時穴位電刺激5min后行人工流產;針刺組應用穴位電刺激5min后行人工流產術;人流組則按傳統(tǒng)方法行人工流產術。分別觀察3組患者的血壓、心率情況,并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評估患者疼痛情況。結果:神經安定鎮(zhèn)痛結合穴位電刺激和單純穴位電刺激均可有效預防或降低人流患者的人流綜合征的發(fā)生率,且具有明顯鎮(zhèn)痛作用,其中前者的效果更好。結論:神經安定鎮(zhèn)痛結合穴位電刺激用于人工流產具有鎮(zhèn)痛效果好,有效預防或降低人流綜合征,安全、經濟、簡單的優(yōu)勢,值得大力推廣。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nerve diazepam analgesia combined with acupoint electric stimulation in the course of artificial abortion and to prevent or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bortion syndrome. Methods: 180 cases of artificial abor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60 cases in each group.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alf dose of fluffen mixture and the acupoi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5min was followed by induced abortion; the acupuncture group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5min was followed by artificial abortion; the artificial abortion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 in the artificial abortion group. The blood pressure of the three groups was observed respectively. Heart rate and visual analogue scor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ain of the patients. Results: nerve diazepam analgesia combined with acupoi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simple acupoi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uld effectively prevent or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duced abortion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bortion. Conclusion: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nerve diazepam analgesia combined with acupoint electric stimulation is good, i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or reduce abortion syndrome, safe, economical and simple.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vigorously.
【作者單位】: 河北醫(yī)科大學中醫(yī)院 河北醫(yī)科大學中醫(yī)院 河北醫(yī)科大學中醫(yī)院
【基金】:2005年河北省科委指導課題(052761639)
【分類號】:R24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吉;張寧;;針刺鎮(zhèn)痛機制的探討[J];中國針灸;2007年01期
2 陳懷龍;王明山;王世端;;針刺麻醉的臨床應用及前景展望[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06年06期
3 楊波;咪唑安定與氟芬合劑輔助椎管內麻醉的鎮(zhèn)靜效果比較[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高曉秋;不同頻率連續(xù)波針刺輔助麻醉用于甲狀腺手術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2 楊瓊卉;AAI指導下HANS儀輔助靜吸復合全麻在婦科腔鏡術中的針麻效果觀察[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3 陳戈;郄夾配穴電針治療血瘀型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香桐;針刺鎮(zhèn)痛過程中丘腦的整合作用[J];中國科學A輯;1973年01期
2 韓濟生,謝翠微;強啡肽在大鼠脊髓內的強烈鎮(zhèn)痛作用[J];中國科學B輯;1983年11期
3 高翔,江澄川,嚴惠昌;針藥復合麻醉在顱腦手術中的應用[J];上海針灸雜志;2000年04期
4 張魁華,舒斯云,包新民;大鼠紋狀體邊緣區(qū)P物質受體的原位雜交和免疫組織化學研究[J];神經解剖學雜志;2000年04期
5 張長城;李希成;;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在針刺鎮(zhèn)痛中的作用[J];生理科學進展;1983年03期
6 韓濟生;針刺鎮(zhèn)痛及其有關的神經通路和神經介質[J];生理科學進展;1984年04期
7 林郁,徐維;大腦皮層參與疼痛的調節(jié)[J];生理科學進展;1985年01期
8 馬青平;中腦邊緣鎮(zhèn)痛通路的神經化學和形態(tài)學研究[J];生理科學進展;1991年03期
9 陳向陽,殷偉平,印其章;中縫背核參與下丘腦弓狀核對丘腦束旁核痛單位放電的抑制[J];生理學報;1987年01期
10 于龍川,韓濟生;家兔下丘腦弓狀核區(qū)參與從伏核到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的下行鎮(zhèn)痛通路[J];生理學報;1988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起鴻;骨的電現象與電刺激骨生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1980年01期
2 丘春復;嘌呤能神經(purinerqic Nerves)[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1980年00期
3 杜潛;咽鼓管及其肌肉功能的實驗研究[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1980年03期
4 王紹,李淑捷,張玉生,謝林,陳寅江;刺激和損毀韁核對動物痛閾的影響[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1980年04期
5 束懷德,魯映青,陳寶林,陳林愛;15甲基前列腺素F_(2α)對離體早孕小鼠的子宮收縮作用[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1980年04期
6 江澄川,李盛昌,陳公白;介紹一種治療頑痛的手術[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1980年06期
7 杜敏逸,湯健;鴉片樣物質的生物鑒定[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1980年01期
8 邵作慧,湯健;鈣離子對嗎啡某些作用的影響[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1980年02期
9 徐美麗,楊世若,羅自強,楊俊業(yè),陳宗偉;傷害性刺激和電針刺激對貓尾狀核頭部神經元自發(fā)放電的影響[J];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1980年04期
10 陳宜張,王春安,畢潔;電刺激家兔視前區(qū)-下丘腦前部對中腦軀體感覺單位的效應[J];生理學報;198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恩真;李樹人;鄺賢宣;;不同手術針藥復合麻醉的系列研究[A];世界中西醫(yī)結合大會論文摘要集[C];1997年
2 王寬;王素琳;李釗;;針刺麻醉下環(huán)樞椎脫位后路手術的麻醉體會[A];世界中西醫(yī)結合大會論文摘要集[C];1997年
3 夏林亞;;手部關節(jié)僵硬88例康復治療[A];第三屆全國康復醫(yī)學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9年
4 李放;范振華;屠丹云;胡永善;徐一鳴;沈麗英;朱藝;張凱莉;陳正永;;關節(jié)源性肌肉抑制的測定及拮抗方法機制研究[A];第三屆全國康復醫(yī)學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9年
5 崔義澤;彭毅志;;燙傷急救致臂叢損傷一例報道[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燒傷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7年
6 張?zhí)品?;針灸治療腰腿痛的體會[A];世界針灸學會聯(lián)合會成立暨第一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選編[C];1987年
7 陳正秋;徐維;閻亞生;陳克彥;;徐疾補瀉手法對大鼠甩尾潛伏期、嘶叫閾和皮膚溫度的影響[A];世界針灸學會聯(lián)合會成立暨第一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選編[C];1987年
8 胡翔龍;吳寶華;蔡宗敏;李文福;游振銓;陳道亮;黎寶嬌;龔蘇華;高琪瑜;;循經感傳速度的研究[A];世界針灸學會聯(lián)合會成立暨第一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選編[C];1987年
9 汪桐;王巍;鄭健全;;外周神經末梢間興奮傳遞的研究——循經感傳外周機制的探討[A];世界針灸學會聯(lián)合會成立暨第一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選編[C];1987年
10 張麗英;殷慧鎮(zhèn);顧水華;;中樞神經系統(tǒng)在體表內臟相聯(lián)系中的作用[A];世界針灸學會聯(lián)合會成立暨第一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選編[C];198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張可喜;日本成功培育出克隆豬[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2 本報記者 劉浪;“發(fā)明家”醫(yī)生[N];重慶日報;2001年
3 記者 時仲省 通訊員 陳建設;經食管心房調搏檢查難題攻克[N];健康報;2001年
4 曲;催產素可提高記憶力[N];健康報;2001年
5 蘇州市農科所 高建峰;電刺激 促美蛙生長[N];江蘇科技報;2001年
6 周永生;心理暗示是把雙刃劍[N];大眾衛(wèi)生報;2002年
7 記者盧蘇燕;電極刺激法可治療強迫癥[N];科技日報;2002年
8 毛磊;美國研究人員稱克隆出移植用動物器官[N];科學時報;2002年
9 升平;古巴保健旅游[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10 新華;電極刺激法可治療強迫癥[N];深圳商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世民;骶神經前根電刺激排尿中完全性后根切斷去傳入的替代方法:實驗與臨床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0年
2 劉明軒;脊髓損傷后痙攣性膀胱治療的實驗及臨床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0年
3 孫吉林;磁源性影像關于癲癇灶定位及腦功能區(qū)定位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2年
4 王藝明;腦源性心臟自主神經紊亂的機制及其干預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2年
5 劉競麗;1.電刺激小腦干預腦卒中后DNA損傷與修復的實驗與臨床研究 2.電刺激小腦治療卒中后抑郁的臨床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2年
6 李龍坤;尿路功能障礙的電刺激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2年
7 孫寶春;烏拉地爾對傷害性刺激大鼠脊髓鎮(zhèn)痛作用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3年
8 覃登奎;杏仁復合體對兔視1區(qū)神經元光誘發(fā)活動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9 馮秀亮;人—豬異種細胞核移植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3年
10 石正洪;局部腦缺血性氧化損傷的基礎與臨床[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龍耀斌;刺激兔前額葉對杏仁核痛單位電活動的影響及其機制的初步探討[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0年
2 范文輝;血管性癡呆的動物模型、膽堿能機制及電刺激小腦頂核的干預效果[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1年
3 王佐超;脊髓損傷后選擇性骶神經根電刺激對逼尿肌和括約肌作用的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2年
4 王魯民;腦缺血再灌流后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的表達及電刺激后的干預研究[D];青島大學;2002年
5 劉艷霞;琥珀酸在慢性癲癇模型的作用研究[D];青島大學;2002年
6 艾樂民;電刺激股薄肌成形術原位肛門重建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7 王利明;異丙酚的鎮(zhèn)痛作用及其機理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8 王詩波;國產膀胱控制器重建脊髓損傷后排尿和排便功能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2年
9 李曦;電刺激鎮(zhèn)痛技術及其在計生手術中的應用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2年
10 陳麗梅;黑熊(Ursus thibetanus G.)電刺激采精、精液冷凍及精子體外獲能的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6762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xiyjh/1676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