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束液相色譜法分離氨基酸及預測藥物生物活性和毒性參數(shù)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膠束液相色譜法分離氨基酸及預測藥物生物活性和毒性參數(shù)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將濃度高于其臨界膠束濃度的表面活性劑加入到傳統(tǒng)的有機溶劑-水反相色譜中,就形成了膠束液相色譜模式。這種模式具有有機溶劑消耗量少,分離選擇性高,可以有效模擬生物膜,生物樣品不需除蛋白直接進樣以及梯度洗脫無需二次平衡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藥物分析中。它具有解決液相色譜中用其他方法無法達到滿意的分離,有機改性劑含量高,分析時間不合理等問題的潛質(zhì)。而氨基酸作為人體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建立其快速準確的分離方法很有必要。因此,本論文基于膠束液相色譜的特點,將其應用于氨基酸的分離中;同時,利用其可以有效模擬生物膜的特性,對具有不同藥理作用的藥物的生理活性參數(shù)進行了預測。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了從膠束到高亞膠束液相色譜模式的梯度洗脫方式快速分離藥物中氨基酸的方法,并用于復合氨基酸注射液中氨基酸的測定。該方法使用有機改性劑含量線性梯度的洗脫模式,使15種氨基酸在30min之內(nèi)達到基線分離。此外,我們還研究了可能的分離機理。此方法與傳統(tǒng)的梯度洗脫HPLC相比,縮短了二次平衡時間;而與等度洗脫的膠束液相色譜(Micellar liquid chromatography,MLC)方法相比,又減少了洗脫時間,從而從以上兩方面節(jié)約了總的分析時間。此外,我們研究了色譜系統(tǒng)中諸多因素對氨基酸保留行為的影響,其中包括表面活性劑的類型和濃度,有機溶劑含量,溶液pH值等。該方法簡便,快速,二次平衡時間短,且有機改性劑易于回收。為氨基酸的分離提供了一種更高效的方法。2)建立了陰離子和非離子混合膠束色譜分離藥物中的氨基酸的方法。系統(tǒng)研究了不同的因素對化合物色譜行為的影響,并探討了可能的分離機理。此外,還通過半峰寬參數(shù)評價了色譜峰效能,證實了該混合系統(tǒng)具有使弱酸性化合物色譜峰呈現(xiàn)良好的對稱性的潛質(zhì)。該方法解決了傳統(tǒng)的反相色譜方法在氨基酸分離中存在的有機溶劑消耗量高,梯度洗脫程序復雜等問題,較為綠色環(huán)保。使氨基酸的分析具有了另一種可選的方法。3)建立了混合陰離子和非離子生物分配膠束色譜模式,用于14種具有不同藥理作用的藥物生物活性和毒性參數(shù)的預測。研究基于生物分配膠束色譜可以有效模擬生物膜,且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加入能夠更好地模擬細胞膜靜息電位的特點,采用藥物定量保留-活性關系預測模型,擬合了上述不同種類藥物的保留參數(shù)與其對應的活性和毒性參數(shù)之間的二階關系式。除此以外,我們探討了化合物在混合生物分配膠束色譜中的保留行為。通過校準集均方根誤差等評估參數(shù),評價了該模型的預測能力,也證實了此混合系統(tǒng)對不同種類藥物具有一定的普適性。
【關鍵詞】:氨基酸 9-芴甲基氯甲酸酯 表面活性劑 膠束液相色譜 高亞膠束液相色譜 混合膠束液相色譜 生物分配膠束色譜 定量保留-活性關系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917;O657.72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緒論10-26
- 1.1 膠束液相色譜10-14
- 1.1.1 表面活性劑與臨界膠束濃度10-11
- 1.1.2 混合表面活性劑溶液11-12
- 1.1.3 MLC分離的原理12
- 1.1.4 MLC的應用12-14
- 1.2 生物分配膠束色譜14-15
- 1.3 高亞膠束色譜15-18
- 1.3.1 溶質(zhì)與固定相和流動相的相互作用15-16
- 1.3.2 表面活性劑與有機溶劑的洗脫強度16
- 1.3.3 梯度洗脫16-17
- 1.3.4 選擇性和分離度17-18
- 1.4 氨基酸的分析18-19
- 1.5 本課題的創(chuàng)新之處19
- 1.6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19-21
- 參考文獻21-26
- 第二章 從膠束到高亞膠束液相色譜模式的梯度洗脫方式快速分離藥物中氨基酸的研究26-48
- 2.1 引言26-27
- 2.2 實驗部分27-29
- 2.2.1 儀器與試藥27-28
- 2.2.2 對照品與樣品溶液的制備28
- 2.2.3 衍生化反應步驟28
- 2.2.4 最佳色譜條件28-29
- 2.3 結果和討論29-44
- 2.3.1 衍生化反應條件的優(yōu)化29-31
- 2.3.2 色譜分離條件的優(yōu)化31-37
- 2.3.3 方法驗證37-39
- 2.3.4 可能的分離機理39-44
- 2.3.5 應用44
- 2.4 結論44-45
- 參考文獻45-48
- 第三章 陰離子和非離子混合膠束色譜等度洗脫方法分離藥物中氨基酸的研究48-65
- 3.1. 前言48-50
- 3.2 實驗部分50-51
- 3.2.1 儀器與試劑50
- 3.2.2 對照品與樣品溶液的制備50
- 3.2.3 衍生化反應步驟50-51
- 3.2.4 最佳色譜條件51
- 3.3 結果與討論51-61
- 3.3.1 衍生化條件的優(yōu)化51
- 3.3.2 色譜條件的優(yōu)化51-57
- 3.3.3 方法驗證57-59
- 3.3.4 可能的分離機理59-61
- 3.3.5 應用61
- 3.4 結論61-62
- 參考文獻62-65
- 第四章 基于混合表面活性劑的膠束色譜法預測藥物的生物活性和毒性參數(shù)的研究65-80
- 4.1 前言65-66
- 4.2 實驗部分66-68
- 4.2.1 儀器與試劑66-67
- 4.2.2 流動相溶液和樣品溶液的制備67
- 4.2.3 預測模型的建立及評價67-68
- 4.2.4 色譜條件68
- 4.3 結果和討論68-75
- 4.3.1 化合物在Brij-35/SDS混合BMC中的保留行為68-70
- 4.3.2 被分析化合物在BMC中的QRAR模型及其評價70-74
- 4.3.3 QRAR模型預測能力的評價74-75
- 4.4 結論75-77
- 參考文獻77-80
-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80-82
- 5.1 主要結論80-81
- 5.2 展望81-82
-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82-83
- 致謝8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亞敏;;一種用于液相色譜法的蠕動泵[J];生物技術通報;1985年10期
2 ;《蛋白折疊液相色譜法》[J];分析化學;2007年01期
3 黎永獻;真空液相色譜法[J];色譜;1990年05期
4 宋永青;張玉香;宋小玲;孟潤華;;汽水中苯甲酸含量的測定方法評估[J];食品工業(yè)科技;1992年03期
5 吳萬暉,楊孫楷;苯并[a]芘分析方法進展[J];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1992年04期
6 楊本宏,鄭敏,陳玉光;液相色譜法測定玉米乳酸發(fā)酵飲料的糖含量[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1期
7 杜恣閑;張琦;鄭才祥;;液相色譜法測定工作場所空氣中N,N-二甲基甲酰胺[J];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2013年06期
8 任新安;李艷妮;劉俊愛;咸新枝;;液相色譜法測定茶堿中甲酸殘留量[J];河北化工;2007年08期
9 周建科;王立雙;趙瑞峰;;液相色譜法測定醋中對羥基苯甲酸酯類防腐劑[J];中國調(diào)味品;2008年06期
10 Irena Jancarova;許孫曲;;用離子對液相色譜法測定工業(yè)水體中的鈾[J];國外鈾金地質(zhì);199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吳越;王秋燕;吳志科;隋玲;;液相色譜法測定奧克托兒中HMX[A];西北地區(qū)第七屆色譜學術報告會甘肅省第十二屆色譜年會論文集[C];2012年
2 杜學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A];山東省優(yōu)秀計量學術論文選編(2011年度)[C];2012年
3 羅國慶;賈慶國;羅顯平;陳莉;劉宗英;;采用CXA富集分離法測定尿液中的痕量釩[A];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柯靜;膠束液相色譜法分離氨基酸及預測藥物生物活性和毒性參數(shù)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本文關鍵詞:膠束液相色譜法分離氨基酸及預測藥物生物活性和毒性參數(shù)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47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384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