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二氫黃酮醇類化合物及Salinospoamide A關鍵中間體合成研究
本文關鍵詞:手性二氫黃酮醇類化合物及Salinospoamide A關鍵中間體合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藥物化學中高效快速合成重要的手性中間體,對天然產物和藥物的合成及其應用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是手性藥物合成的研究重點之一。本論文圍繞重要手性中間體的合成及其應用完成了以下二個方面的研究:1、鄰氧MOM取代的1,3-二芳基-α,β-手性環(huán)氧酮中間體“一鍋法”合成及其酸化重排成手性二氫黃酮醇類化合物研究(1)在均相體系中篩選了芳香醛、酮“一鍋法”合成鄰氧MOM取代α,β-手性環(huán)氧酮中間體最佳反應條件:0.5當量10%KOH條件下Claisen-Schmidt縮合,THF/水(1/3)溶劑體系,0.2當量的手性催化劑[3-apmim]Cl-PLL,1.5當量的過碳酸鈉手性氧化,反應普遍有著良好的收率和立體選擇性。其中,苯甲醛和MOM保護的鄰羥基苯乙酮以85%收率,89%ee對映選擇性合成了α,β-查爾酮中間體,這為“一鍋法”高收率高選擇性合成手性二氫黃酮醇奠定了基礎。(2)在THF/H2O體系中篩選出了手性α,β-查爾酮酸化重排的最優(yōu)反應條件,在THF/H2O為3/1體系中,5當量對甲苯磺酸,先冰浴冷卻再室溫條件酸化重排得手性二氫黃酮醇,反應收率82%,對映選擇性89%。(3)嘗試了由苯甲醛和MOM保護的鄰羥基苯乙酮“一鍋法”合成手性二氫黃酮醇,最終以37.8%收率連續(xù)兩步反應得到手性二氫黃酮醇,ee值為87%。(4)在最優(yōu)反應條件下以較理想的收率合成了多個手性二氫黃酮醇類化合物,盡管反應的立體選擇性不佳,但良好的反應收率為今后催化劑改良以獲得理想立體選擇性的連續(xù)反應做好了準備。2、蛋白酶體抑制劑Salinospoamide A中間體合成通過手性源引入以L-絲氨酸甲酯鹽酸鹽為起始原料經十步反應合成了關鍵性中間體,為進一步快速穩(wěn)定合成Salinospoamide A類似物提供了基礎。。
【關鍵詞】:鄰氧MOM取代α β-環(huán)氧酮 手性環(huán)氧化反應 手性二氫黃酮醇類化合物 “一鍋法” 蛋白酶體抑制劑Salinospoamide A 手性中間體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914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s7-11
- 第一章 手性二氫黃酮醇類化合物11-68
- 第一節(jié) 前言11-23
- 1.1.1 手性二氫黃酮醇類化合物的合成進展研究11-13
- 1.1.2 α,β-不飽和酮手性催化環(huán)氧化研究進展13-22
- 本章立題22-23
- 第二節(jié) 聚亮氨酸[3-apmim]C1-PLL催化下鄰羥基MOM保護手性1,3-二芳基-α,β-環(huán)氧酮的高效“一鍋法”合成23-44
- 1.2.1 非均相體系下鄰氧MOM取代的1,3-二芳基-α,β-環(huán)氧酮合成條件篩選23-28
- 1.2.2 均相體系下鄰OMOM的手性1,3-二芳基-α,β-環(huán)氧酮合成條件篩選28-34
- 1.2.3 鄰OMOM取代1,3-二苯基α,β-環(huán)氧酮酸化重排成手性二氫黃酮醇反應研究34-36
- 1.2.4 由苯甲醛,鄰OMOM苯乙酮“一鍋法”合成手性二氫黃酮醇探索36-38
- 1.2.5 多取代1,3-二苯基α,β-環(huán)氧酮開環(huán)成手性二氫黃酮醇類化合物研究38-41
- 1.2.6 手性二氫黃酮醇類化合物底物拓展41-44
- 第三節(jié) 本章小結44-46
- 第四節(jié) 實驗部分46-68
- 第二章 蛋白酶體抑制劑Salinospoamide A重要中間體的合成68-82
- 第一節(jié) 引言68-74
- 第二節(jié) 本章立題74-75
- 第三節(jié) Salinospoarmide A類似物中間體的合成75-77
- 第四節(jié) 本章小結77
- 第五節(jié) 實驗部分77-82
- 參考文獻82-85
- 科研成果85-86
- 致謝8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楊振云,張貽亮;手性工業(yè)[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1996年10期
2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巍;吳范宏;;4-AA的合成[A];中國化學會第四屆有機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朝魯門;黃偉;劉如成;李倩茹;黃文峰;魏邦國;林國強;;基于廉價谷氨酸為手性源的若干天然產物合成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6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3 張健;;基于非手性源的單手性配位聚合物的催化不對稱結晶[A];中國化學會第三屆全國分子手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趙熙良;楊亮茹;肖詠梅;毛璞;袁金偉;;芳環(huán)橋連手性二氨基甲酸(2-咪唑苯丙)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A];中國化學會第十二屆全國應用化學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張朝立;劉軍;杜宇國;;天然產物Pyrenolide D的全合成[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6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6 李金山;劉軍;杜宇國;;以糖類化合物為手性源(I):基于發(fā)散性策略的Cephalosporolides類天然產物的全合成[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07分會:有機化學[C];2014年
7 孫萬儒;;手性化合物和手性化技術[A];2004年全國生物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張幸;劉軍;杜宇國;;海洋天然產物Leiodelide A的全合成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6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9 楊莉;楊飛;蘭靜波;謝如剛;游勁松;;手性聯(lián)二萘咪唑摀環(huán)番的設計合成[A];中國化學會全國第十三屆大環(huán)化學暨第五屆超分子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C];2006年
10 付永舉;王建平;劉松青;曹蘭蘭;陳慶華;;手性-4-雙丁烯內酯醚的合成和結構表征[A];中國化學會全國第十三屆大環(huán)化學暨第五屆超分子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李友;國內首次手性催化合成紫杉醇及其衍生物[N];醫(yī)藥經濟報;2007年
2 秦峰;四醫(yī)大采用手性催化技術合成紫杉醇[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3 上海證券研究所 彭蘊亮;手性制藥:醫(yī)藥發(fā)展的新亮點[N];證券時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8條
1 馬楠;以β-氨基酸酯衍生物為手性源不對稱的合成2,3,6-三取代哌啶類生物堿[D];復旦大學;2003年
2 韓衛(wèi)華;生物素中間體內酯的手性合成及其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3 謝昆;手性亞砜類輔酶NADH模型化合物的合成與反應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4 柳文敏;手性β-氨基醇的合成及其在不對稱加成和環(huán)氧化反應中的應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6年
5 宋少軍;手性二醇的新法制備及其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6 王慶國;雙官能化手性硫脲和方酰胺催化劑及色胺酮衍生物的設計、合成和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7 李佰林;雙功能手性胺催化不對稱Michael反應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1年
8 劉檳;手性金屬配合物催化的偶氮參與的Aza-Diels-Alder反應[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郝成芳;樟腦衍生的手性離子液體的合成及其應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2 郝宇;手性胍鹽及其離子液體的合成與性質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3 丁旭;手性二氫黃酮醇類化合物及Salinospoamide A關鍵中間體合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4 馬鵬飛;二茂鐵類手性膦硫脲有機催化劑的合成及其在不對稱MBH反應中的應用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5 孟青葉;碳水化合物衍生的P-手性膦及其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合成及結構表征[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6 代曉梅;基于手性氨基酸衍生物的Co(II)配合物的合成、結構及催化性能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卓耀文;從氨基酸合成手性離子液體[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8 盧玉;面手性[2.2]環(huán)仿胺基硫脲雙官能團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9 朱麗鑫;手性噻唑硫酮離子液體及小分子的應用研究[D];新疆大學;2012年
10 孫利民;手性α-氨基醇的化學合成和生物轉化[D];山東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手性二氫黃酮醇類化合物及Salinospoamide A關鍵中間體合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91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289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