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多靶點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研究進展2009-161

發(fā)布時間:2017-01-15 11:11

  本文關鍵詞:多靶點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研究進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國際藥學研究雜志 2 0 0 9年 6月 第 3 6卷 第 3期

·1 6 1 ·

櫓櫓櫓櫓櫓櫓

綜  述
櫓櫓櫓櫓櫓櫓

多靶點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研究進展
劉 靖,王 林 ? ,楊曉明
( 軍事醫(y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yī)學研究所,北京。 0 0 8 5 0 )<

br />
摘要:腫瘤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涉及多種受體或信號通路網(wǎng)絡。多項研究結(jié)果表明, 多靶點藥物的治療 效果優(yōu)于單靶點藥物, 多靶點抑制腫瘤信號轉(zhuǎn)導是腫瘤防治藥物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根據(jù)化學 結(jié)構(gòu)分類, 對多靶點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及其發(fā)展前景做簡要綜述。 關鍵詞:腫瘤;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抗腫瘤藥;信號轉(zhuǎn)導 中圖分類號:R 7 3 0 . 5 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6 7 4 ? 0 4 4 0 ( 2 0 0 9 ) 0 3 ? 0 1 6 1 ? 1 1

Mu l t i ? t a r g e t e dp r o t e i nt y r o s i n ek i n a s ei n h i b i t o r : r e s e a r c ha d v a n c e s
L I UJ i n g ,WA N GL i n ,Y A N GX i a o ? m i n g
( I n s t i t u t e o f R a d i a t i o nM e d i c i n e ,A c a d e m yo f M i l i t a r yM e d i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 g1 0 0 8 5 0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T h eg r o w t h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a n c e r i n v o l v ei nm o r et h a no n er e c e p t o r sa n ds i g n a l p a t h ? w a y s .R e c e n t d a t a h a v e s h o w nt h a t m u l t i ? t a r g e t e dd r u g s c o u l db e m u c hm o r e e f f i c i e n t t h a nd r u g s d i r e c t e d a t a s i n g l e t a r g e t .B l o c k i n g m u l t i p l e s i g n a l t r a n s d u c t i o np a t h w a y s 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 h a s b e c o m e a ni m p o r t a n t n e wd i r e c t i o ni nt u m o r t h e r a p e u t i c a g e n t d i s c o v e r y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m u l t i ? t a r g e t e dt y r o s i n e k i n a s e i n ? h i b i t o r s i s r e v i e w e db a s e do nt h e i r c h e m i c a l s t r u c t u r e s . K e yw o r d s :n e o p l a s m s ;m u l t i p l e ? t a r g e t ;p r o t e i nt y r o s i n ek i n a s ei n h i b i t o r ;a n t i n e o p l a s t i ca g e n t s ;s i g n a l t r a n s d u c t i o n 1  前言 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腫瘤的治療 一直被全世界所密切關注。傳統(tǒng)的化學治療藥物非 特異性地阻斷細胞分裂從而引起細胞死亡, 在殺死 腫瘤細胞的同時, 也破壞了人體正常細胞。許多細 胞毒性藥物治療范圍有限, 且易引起治療相關的不 良反應。而靶向于特異性通路可阻止腫瘤生長并減 少對正常細胞的毒性?鼓[瘤藥物的開發(fā)已經(jīng)從經(jīng) 驗的隨機篩選過渡到合理的根據(jù)作用機制而靶向于 特異細胞功能異常的藥物開發(fā)
[ 1 ]

t r a s t u z u m a b , H e r c e p t i n ) 和 單克隆抗體曲妥珠單抗 ( 可直接用于非小細胞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小分 子藥物吉非替尼( g e f i t i n i b ) 等。 腫瘤是一種復雜的疾病, 其特征是多種遺傳和 分子的改變影響了細胞的增殖、 存活和分化。腫瘤 的生長和存活不僅僅依賴于一種受體或一種信號通 路, 這使得僅作用于一個靶點不能完全殺滅腫瘤細 胞。因此在臨床中常需要作用于多個影響腫瘤生長 重要環(huán)節(jié)的不同藥物的聯(lián)合應用。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 兩個單靶點藥物聯(lián)用所產(chǎn)生 的不良反應將可能是二者單獨應用時的總和。而且 兩個單靶點藥物的聯(lián)合應用有可能引起藥物的相互 作用, 如對藥物的吸收和代謝產(chǎn)生影響, 即使不產(chǎn)生 相互作用, 這些藥物通常也不能以它們單獨應用時
2 ] 。作用于多靶點的單一藥物能同時 的劑量聯(lián)用 [

。許多由靶向策

略所開發(fā)的藥物已經(jīng)應用于臨床并取得了良好的療 效, 如用于治療乳腺癌的作用于 H E R 2跨膜受體的
  收稿日期: 2 0 0 9 ? 0 2 ? 1 2   基金項目: 國家 9 7 3計劃資助項目( N o . 2 0 0 4 C B 5 1 8 9 0 3 )   作者簡介: 劉   靖, 男, 在 讀博士 研究 生, 研究 方向: 藥 物化學, T e l : 0 1 0 ? 6 6 9 3 2 2 3 9 , E ? m a i l : a d m l i u @s i n a . c o m 王  林, 男, 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新藥設計 ?通訊作者: 與合成, T e l : 0 1 0 ? 6 6 9 3 2 2 3 9 , E ? m a i l : w a n g l i n 0 7 @s i n a . c o m

作用于某一疾病相關病原體的多個分子靶點, 產(chǎn)生
3 ] 多種藥理活性 [ 。相對于單靶點藥物和多種單靶

點藥物聯(lián)用來說, 多靶點藥物具有更多優(yōu)越性, 可避

·1 6 2 ·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 0 0 9J u n e ; 3 6 ( 3 )

免產(chǎn)生藥物相互作用, 作用全面, 不良反應減少, 且 患者的依從性更佳。 多靶點抑制腫瘤信號轉(zhuǎn)導是腫瘤治療和藥物開 發(fā)的新方向, 多項研究結(jié)果表明, 多靶點藥物的治療 效果優(yōu)于單靶點藥物。在各種分子靶點中, 蛋白酪 氨酸激酶( P T K ) 是目前研究較多且效果明顯的抗腫 瘤藥物靶點。目前已有多種結(jié)構(gòu)的多靶點酪氨酸激 酶抑制劑類抗腫瘤藥物上市或進入臨床研究。 2  酪氨酸激酶的分類與功能 酪氨酸激酶是一組催化蛋白質(zhì)酪氨酸殘基磷酸 化的酶, 能催化 A T P上的磷酸基團轉(zhuǎn)移到許多重要 的酪氨酸殘基上, 使其殘基磷酸化
[ 4 ]

關。酪氨酸激酶功能的失調(diào), 會導致其下游信號途 徑激活, 引起細胞增殖調(diào)節(jié)紊亂, 最終導致腫瘤形
5 ] 成[ 。

在人類基因組中發(fā)現(xiàn)了大約 20 0 0個激酶, 其 中超過 9 0個為蛋白酪氨酸激酶。蛋白酪氨酸激酶 按其結(jié)構(gòu)可分為受體酪氨酸激酶( R P T K ) 和非受體 N R P T K ) 。 酪氨酸激酶( 受體酪氨酸激酶通常具有一個可以與特定配體 相結(jié)合的細胞外結(jié)構(gòu)域、 一個跨膜區(qū)及一個可以選 擇性地與底物結(jié)合并將其磷酸化的細胞內(nèi)激酶域。 將配體與受體酪氨酸激酶的細胞外結(jié)構(gòu)區(qū)域結(jié)合, 引起其結(jié)構(gòu)改變從而產(chǎn)生酶催化活性。許多受體酪 氨酸激酶都與腫瘤的形成相關, 其原因包括基因突
6 ] 變、 染色體易位或簡單的激酶過表達 [ 。

。激酶調(diào)節(jié)的

蛋白質(zhì)磷酸化是通過信號轉(zhuǎn)導調(diào)節(jié)酶活性的重要機 制。酪氨酸激酶在細胞內(nèi)的信號轉(zhuǎn)導中起著十分重 要的作用, 它參與正常細胞的調(diào)節(jié)、 信號傳遞和發(fā) 育, 也與腫瘤細胞的增殖、 分化、 遷移和凋亡密切相

0 個受體酪氨酸激酶根據(jù)其細胞 目前已知的約 6
4 ] 外區(qū)域結(jié)構(gòu)的不同可被分為 2 0多個亞家族[ , 如圖

1 所示。它們在不同的細胞活動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7 ] 圖1  受體酪氨酸激酶家族 [

2 ? 1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E G F R ) 家族 E G F R家族包括 E G F R ( H E R 1 / E R B B 1 ) 、 H E R 2 ( n e u / E R B B 2 ) 、 H E R 3 ( E R B B 3 ) 和H E R 4 ( E R B B 4 ) , 此類受體高表達于上皮細胞腫瘤, 在特異性配體的 誘導下能夠發(fā)生家族成員的二聚化, 從而激活細胞 內(nèi)下游信號轉(zhuǎn)導途徑, 調(diào)控細胞的增殖、 分化、 遷移 等生物效應。 2 ? 2  胰島素受體( I N S R ) 家族 I N S R家族包括胰島素受體、 胰島素樣生長因子

受體和胰島素相關受體等。此類受體常在血液系統(tǒng) 腫瘤中高表達。 2 ? 3  血小板衍化生長因子受體( P D G F R ) 家族 P D G F R家族的成員除了 P D G F R ? D G F R ? α和 P β 外, 還包括集落刺激因子 1受體( C S F ? 1 R ) 、 干細胞 生長因子受體( K I T / S C F R ) 和F L K 2 / F L T 3 。此類受 體高表達于上皮細胞腫瘤, P D G F在肺癌中起類似 生長因子的作用, 可通過多種效應作用于內(nèi)皮細胞 和間質(zhì)細胞, 促進血管形成。

國際藥學研究雜志 2 0 0 9年 6月 第 3 6卷 第 3期

·1 6 3 ·

2 ? 4  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 V E G F R ) 家族 家族 成 員 包 括 V E G F R ? 1( F L T ? 1 ) 、 V E G F R ? 2 ( K D R/ F L K ? 1 ) 和V E G F R ? 3 ( F L T ? 4 ) 。V E G F在許多 癌癥組織中過量表達, 包括肝癌、 肺癌、 結(jié)腸癌、 卵巢 癌、 乳腺癌等。 V E G F及其受體在腫瘤新生血管生 成中起關鍵作用。 2 ? 5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 F G F R ) 家族 家族 成 員 包 括 F G F R ? 1 , F G F R ? 2 , F G F R ? 3和 F G F R ? 4 。F G F R是一種能調(diào)節(jié)細胞分裂、 增殖、 遷移 及分化的多效生長因子, 此類受體在血管生成方面 起重要作用。 2 ? 6  原肌球蛋白受體激酶( T R K ) 家族 T R K家族包括 T R K A , T R K B和 T R K C 。T R K信 號通路與腫瘤密切相關, 在許多腫瘤中均可高表達, 包括神經(jīng)上皮細胞和成神經(jīng)細胞瘤等。 2 ? 7  肝細胞生長因子受體( H G F R ) 家族 H G F R家族的受體包括 M E T和 R O N ,H G F通 過結(jié)合并作用于特異性? 酪氨酸跨膜受體 C ? M E T而 在腫瘤侵襲、 轉(zhuǎn)移及血管生成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2 ? 8  紅細胞生成素產(chǎn)生肝細胞受體( E P H R ) 家族 E P H R家族 是 已 知 最 大 的 酪 氨 酸 激 酶 受 體 家 族, E P H R介導的細胞信號轉(zhuǎn)導在組織和器官的形 成、 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信號傳遞、 血管生成、 細胞與細胞之間 的黏附及腫瘤的生成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2 ? 9  血管生成素受體( T I E ) 家族 T I E家族包括 2個成員, T I E 1和 T I E 2 ( T E K ) 。 T I E受體是最有效的血管新生調(diào)節(jié)因子, 在肝細胞 癌血管發(fā)生過程中亦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 ? 1 0  白細胞酪氨酸激酶( L T K ) 家族 L T K家族包括 L T K和 A L K 。L T K類似一種缺 乏細胞外區(qū)域的跨膜受體, 能夠向細胞內(nèi)傳遞增殖 信號, 可能是前 B細胞生長和分化因子的受體。 非受體酪氨酸激酶不是跨膜受體, 一般沒有細胞 外結(jié)構(gòu), 它們通常持續(xù)或暫時位于胞漿, 或在細胞膜 內(nèi)側(cè)與跨膜受體結(jié)合, 所以又稱為胞漿型酪氨酸激 酶。非受體酪氨酸激酶主要是通過細胞因子受體、 T 細胞受體及其他信號通路執(zhí)行信號轉(zhuǎn)導功能。非受 體酪氨酸激酶主要包括 S R C , A B L , J A K , A C K , C S K ,
7 ] F A K , F E S , F R K , T E C和 S Y K等家族[ , 如圖 2 所示。

第 1個被鑒定出的非受體酪氨酸激酶為 C ? S R C 致癌蛋白。許多動物的細胞中都包含有 S R C家族 的酪氨酸激酶, S R C家族的成員被發(fā)現(xiàn)可調(diào)節(jié)許多 R C蛋白在信號轉(zhuǎn)導通路中具有重要作 細胞過程。S 用, 高表達的 S R C蛋白可與其他激酶共作用, 通過
7 ] 。 改變正常細胞的信號轉(zhuǎn)導, 誘發(fā)細胞的癌變 [

3  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3 ? 1  含喹唑啉結(jié)構(gòu)的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文獻已經(jīng)報道了多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其中 苯胺喹唑啉類化合物是目前為止發(fā)現(xiàn)的活性最高、 選擇性最好的一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文獻報道的 該類化合物主要作用靶點為 E G F R 。目前已有數(shù)個 苯胺喹唑啉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上市, 還有大量的 化合物正在進行開發(fā)或已進入臨床。國外對該類抑 制劑的結(jié) 構(gòu) 改 造、 構(gòu)效關系和藥理活性等進行了 大量的研究: 在苯胺3 位取代基上含有親脂性取代基

7 ] 圖2  非受體酪氨酸激酶家族 [

·1 6 4 ·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 0 0 9J u n e ; 3 6 ( 3 )

對活性有利, 在苯胺上連接大的基團對活性不利, 而 將苯胺上的 H替換為 F 、 C l 、 B r 或I 原子則可以明顯 提高化合物的活性; 在喹唑啉的 6位和 7位上連接 給電子基團對活性有利, 且 6位及 7位取代位置附 近可以允許存在較大的基團; 在喹唑啉環(huán)上的 7位 取代位置附近引入 N原子和 O原子有利于活性的 提高。目前上市的各種含喹唑啉基團的酪氨酸激酶 抑制劑的結(jié)構(gòu)均符合以上構(gòu)效關系。 3 ? 1 ? 1  拉帕替尼 ( l a p a t i n i b , G W5 7 2 0 1 6 , T y k e r b )   拉帕替尼是由葛蘭素? 史克公司開發(fā)的苯胺喹唑啉 G F R和 H E R 2的可逆性 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是E
8 ] 雙重 抑 制 劑 [ 。拉 帕 替 尼 可 同 時 抑 制 E G F R和

3 ? 1 ? 3 。 I B W? 2 9 9 2 ( T o v o k )  B I B W? 2 9 9 2是由 B o e ? h r i n g e r I n g e l h e i m公司開發(fā)的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 癌的候選藥物, 2 0 0 8年進入 Ⅲ 期臨床研究。在 Ⅱ 期 臨床研究中主要用于治療胸、 前列腺和頭頸部的癌 癥和神經(jīng)膠質(zhì)瘤。B I B W? 2 9 9 2是 E G F R和 H E R 2的 不可逆的雙重抑制劑, 對E G F R和 H E R 2的 I C 5 0值
- 1 [ 1 2 ] ? 5和 1 4n m o l ·L 。B I B W? 2 9 9 2在臨 分別為 0

H E R 2這兩種酪氨酸激酶, I C 值分別為 1 0 ? 8和 9 ? 3 5 0
- 1 n m o l ·L 。拉帕替尼在 E G F R和 H E R 2過表達的

床研究中具有較好的耐受性, 不良反應主要包括皮 疹、 腹瀉和轉(zhuǎn)氨酶升高。

腫瘤細胞系中可對 M A P K和 P I 3 K的信號轉(zhuǎn)導產(chǎn)生 抑制作用。對拉帕替尼產(chǎn)生的響應與 H E R 2過表達 顯著相關, 它可抑制 H E R 2 , R A F , A K T和 E R K的磷 酸化。在具有 E G F R表達或 H E R 2過表達的晚期實 體瘤患者中進行的臨床研究表明, 拉帕替尼在每日 6 5 0~ 16 0 0m g 的劑量范圍內(nèi)具有臨床活性, 在最高
9 ] 。拉 帕 替 尼 已 經(jīng) 于 劑量 下 具 有 良 好 的 耐 受 性 [

2 0 0 7年經(jīng) F D A批準上市, 用于治療乳腺癌、 非小細 胞肺癌、 頭頸部癌和胃癌等。

3 ? 1 ? 4  西地拉尼( c e d i r a n i b , A Z D ? 2 1 7 1 )  西地拉尼 澤尼卡公司開發(fā)的苯胺喹唑啉類酪氨 是阿斯特拉?
1 3 ] 酸激酶抑制劑 [ 。西地拉尼可靶向作用于 V E G F R ?

, V E G F R ? 2 , V E G F R ? 3 , C ? K I T和 P D G F R 。在臨床前 1 實驗中發(fā)現(xiàn)西地拉尼可抑制多種腫瘤的血管發(fā)生并 抑制腫瘤生長。Ⅰ期臨床研究顯示西地拉尼單獨給
- 1 藥劑量少于 4 5m g ·d 時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3 ? 1 ? 2  伐地他尼( v a n d e t a n i b , Z a c t i m a , Z D 4 7 4 )  伐 地他尼是阿斯特拉? 澤尼卡公司開發(fā)的苯胺喹唑啉 類多靶點酪氨酸激酶 抑 制 劑, 它是 E G F R , V E G F R 和R E T的拮抗劑, 目前正在進行 Ⅲ 期臨床研究。由 于可同時靶向于 V E G F R和 E G F R信號通路, 伐地他 尼可產(chǎn)生比單獨靶向于任意一個通路更好的臨床效 果。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進行的隨機雙盲Ⅱ 期臨床研究結(jié)果表明, 與吉非替尼相比, 伐地他尼可 延長患者的疾病無進展生存時間。在另一個Ⅱ期臨 床研究中, 多西他賽( d o c e t a x e l ) 和伐地他尼聯(lián)合應 伐地 用可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其他研究表明, 他尼對乳腺癌、 甲狀腺癌和晚期多發(fā)性骨髓瘤均有 抗腫瘤活性, 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 嘔吐、 腹瀉、 皮疹和皮膚瘙癢等
[ 1 1 ] [ 1 0 ]

3 ? 1 ? 5   坎奈替尼( c a n e r t i n i b , C I ? 1 0 3 3 )   坎奈替尼 是由輝瑞公司開發(fā)的口服不可逆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屬于喹唑啉類化合物?材翁婺峥芍苯幼饔糜 E G ? F R家族的 A T P結(jié)合位點, 包括 E G F R , H E R 2 , H E R 3 和H E R 4 。臨床前研究表明, 坎奈替尼在體內(nèi)可對一 系列腫瘤模型產(chǎn)生抗癌活性?材翁婺嵩诜伟 乳腺 癌和頭頸部癌患者中進行了 期臨床試驗。在一項臨 Ⅱ 床研究中, 單獨給坎奈替尼沒有觀測到臨床相關的活
1 4 ] 性[ 。目前已經(jīng)終止了坎奈替尼臨床研究。



國際藥學研究雜志。 0 0 9年 6月 第 3 6卷 第 3期

·1 6 5 ·

制活性被認為是伯舒替尼對抗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細 胞增殖活性的主要原因。伯舒替尼對 B C R ? A B L酪
- 1 氨酸磷酸化抑制濃度為 1 0 0n m o l ·L , 在這個濃度

下, 伯舒替尼可有效抑制 B C R ? A B L相關的骨髓細胞
1 6 ] 的增殖和存活 [ 。伯舒替尼目前正在進行 Ⅱ 期臨

床研究。 3 ? 2  含喹啉結(jié)構(gòu)的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含喹啉結(jié)構(gòu)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是在喹唑啉類 化合物的構(gòu)效關系研究的基礎上設計開發(fā)的。在對 喹唑啉類化合物進行分子對接試驗和構(gòu)效關系分析 時發(fā)現(xiàn), 喹唑啉 3 ? 位上的氮原子并不直接與酶的殘 基相結(jié)合。因此將該氮原子替換為碳原子并引入吸 電子基團如氰基時, 與喹唑啉類化合物相比可保持 整體的構(gòu)型和電荷分布, 且不影響其活性評價的結(jié) 果。 3 ? 2 ? 1 。 K I ? 2 7 2 。 K I ? 2 7 2是惠氏公司開發(fā)的 3 ? 氰 基喹啉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H K I ? 2 7 2是 E G F R和 H E R 2的高 選 擇 性 抑 制 劑, I C 2和 5 9 5 0值 分 別 為 9 n m o l ·L 。它也可以輕微抑制其他兩種酪氨酸激 D R和 S R C , I C 0 0和 14 0 0n m o l · 酶K 5 0值分別為 8 L 。H K I ? 2 7 2是一個有前景的治療乳腺癌和其他 H E R 2相 關 腫 瘤 的 候 選 藥 物, 由于它也可以抑制 E G F R , 因此在 H E R 2和 E G F R同時過表達的腫瘤中
1 5 ] 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 。目前 H K I ? 2 7 2正 - 1 - 1

3 ? 2 ? 3  多 維 替 尼 ( d o v i t i n i b , C H I R ? 2 5 8 , T K I 2 5 8 )   多維替尼是一個口服小分子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 劑, 由諾華公司開發(fā), 目前正進行Ⅱ期臨床研究。多 維替尼可有效抑制與腫瘤生長和血管發(fā)生相關的多
- 1 L T 3 ( 1n m o l ·L ) , C ? 種受體酪氨酸激 酶, 包括 F - 1 - 1 K I T ( 2n m o l ·L ) , V E G F R 1 / 2 / 3 ( 1 0n m o l ·L ) , - 1 - 1 F G F R 1 / 3 ( 8n m o l ·L ) , P D G F R ? ( 2 7n m o l ·L ) β - 1 [ 7 ] 和C S F ? 1 R ( 3 6n m o l ·L )1 。部分多發(fā)性骨髓瘤

患者發(fā)病的原因是受體酪氨酸激酶的易位表達, 多
- 1 維替尼對 F G F R 3的 I C 值為 5n m o l ·L , 可引起 5 0

相關細胞的生長抑制和細胞毒性效應, 因此可用于
1 8 ] 多發(fā)性骨髓瘤的治療 [ 。

在進行治療非小細胞肺癌、 乳腺癌和晚期實體瘤的 Ⅱ期臨床研究。

3 ? 2 ? 4 。 S I ? 9 3 0  O S I ? 9 3 0是由 O S I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s 公司開發(fā)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它對 K I T , K D R和 P D G F R ? C 0 , 9和 3 1n m o l · β的 I 5 0值 分 別 為 8 3 ? 2 ? 2   伯舒替尼 ( b o s u t i n i b , S K I ? 6 0 6 )   伯舒替尼 也是惠氏公司開發(fā)的 3 ? 氰基喹啉類 S R C和 A B L激 酶的雙重抑制劑。伯舒替尼對 S R C的 I C 值為 1 ? 2 5 0
- 1 n m o l ·L , 對不依賴支持物生長的 S R C轉(zhuǎn)導的成 - 1 [ 1 9 ] L 。在 7種不同的腫瘤組織型中選擇了 2 3種

腫瘤移植物, O S I ? 9 3 0在其中 1 3種腫瘤移植物中顯 示出有效的抗腫瘤活性。這些研究表明, S I ? 9 3 0可 在范圍較廣的人類腫瘤類型中產(chǎn)生臨床抗腫瘤活
2 0 ] 性[ 。O S I ? 9 3 0正在進行Ⅱ期臨床研究。

纖維細胞的 I C 值為 1 0 0n m o l ·L , 也可在同等或 5 0 R C依賴的蛋白酪氨酸磷酸 相對低的濃度下抑制 S 化。伯舒替尼具有高效的抗增殖活性, 可抑制慢性 粒細胞白血病細胞的增殖和存活。伯舒替尼在體內(nèi) 可抑制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移植物的活性, 使裸鼠體 內(nèi)的 K 5 6 2腫瘤移植細胞消退。其對 A B L激酶的抑

- 1

·1 6 6 ·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 0 0 9J u n e ; 3 6 ( 3 )

3 ? 2 ? 5 。 K B ? 5 6 9  E K B ? 5 6 9是惠氏公司開發(fā)的一 種選擇性不可逆表皮生長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E K B ? 5 6 9抑制 E G F R的 I C 值為 3 9n m o l · L 。它 5 0 可以抑制過表達 E G F R的人類腫瘤細胞系的生長 ( 對A 4 3 1細胞的 I C 值為 8 0n m o l ·L ) , 也可以抑 5 0 制小鼠腫瘤移植模型中的 A 4 3 1細胞的生長。 E K B ? G F R自磷酸化的抑 5 6 9對細胞的生長抑制與它對 E 制作 用 相 關, 也與對下游信號通路中的 A K T , E R K 1 / 2 和S T A T 3的蛋白磷酸化抑制作用相關。它 在體內(nèi)外研究中可抑制 E G F R或 H E R 2過表達的腫
2 1 ] 。E K B ? 瘤細胞生長, 可用于晚期實體瘤的治療 [ - 1 - 1

U 6 6 6 8可阻斷血管生長因子的合成 激酶的活性。 S 和釋放, 通過抗血管生成和抑制細胞生長發(fā)揮抗腫
2 3 ] 瘤作用 [ 。S U 6 6 6 8在體內(nèi)可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

的生長, 并能使成型的移植瘤消退。S U 6 6 6 8毒性較 低, 沒有明顯的耐藥性, 與放療聯(lián)合應用比單一應用 更為有效。目前 S U 6 6 6 8 正在進行 期臨床研究。 Ⅱ

5 6 9目前已經(jīng)終止臨床試驗。 3 ? 3 ? 3 。 I B F ? 1 0 0 0  B I B F ? 1 0 0 0是由 B o e h r i n g e r I n ? g e l h e i m公司開發(fā)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它可 以選擇性地作用于 V E G F R 、 F G F R和 P D G F R等酪氨 酸激酶亞家族。在體內(nèi)研究中發(fā)現(xiàn) B I B F ? 1 0 0 0可使 纖維變性減弱, 在體外 B I B F ? 1 0 0 0也可抑制成纖維 I B F ? 1 0 0 0可減少膠 細胞分化為肌成纖維母細胞。 B 3 ? 3  含吲哚結(jié)構(gòu)的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吲哚環(huán)也是一類重要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母 核結(jié)構(gòu), 該類化合物的共同特點是都包含一個六元 芳香環(huán)駢五元環(huán)的稠環(huán)母核, 特別是氧化吲哚環(huán), 在 稠環(huán)母核 3位以雙鍵橋接吡咯及其衍生物或各種其 他取代基團時活性較好。 3 ? 3 ? 1  蘇尼替尼( s u n i t i n i b ,S u t e n t ,S U 1 1 2 4 8 )  蘇 尼替尼是由輝瑞公司開發(fā)的一種新型吲哚酮類口服 多靶 點 酪 氨 酸 激 酶 抑 制 劑, 它可對 V E G F R ? 1 , V E G F R ? 2 , V E G F R ? 3 , P D G F R ? , P D G F R ? α β和其他酪
2 2 ] 氨酸激酶產(chǎn)生特異性抑制作用 [ 。蘇尼替尼的抗

原沉積并抑制前纖維變性基因的表達。 B I B F ? 1 0 0 0 及其相關的小分子代表著一種間質(zhì)性肺纖維化的新
2 4 ] 治療方法 [ 。B I B F ? 1 0 0 0目前正在進行Ⅱ期臨床研

究。

腫瘤活性已經(jīng)在各種晚期惡性腫瘤患者中得到證 實, 包括腎細胞癌、 胃腸間質(zhì)瘤、 乳腺癌和非小細胞 肺癌等。F D A于 2 0 0 6年批準本品用于治療甲磺酸 伊馬替尼治療失敗或不能耐受的胃腸道間質(zhì)瘤患 者, 也批準其用于晚期腎細胞癌患者。本品在其他 實體瘤治療中的應用也已進入Ⅱ期臨床研究。

3 ? 3 ? 4  二磷酸莫替沙尼 ( m o t e s a n i bd i p h o s p h a t e , A M G ? 7 0 6 ) 。 M G ? 7 0 6是 A m g e n 公司開發(fā)的口服多 靶點酪氨 酸 激 酶 抑 制 劑, 它可以選擇性地作用于 V E G F R ? 1 , V E G F R ? 2 , V E G F R ? 3 , P D G F R和 K I T受 M G ? 7 0 6 體, 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并誘導腫瘤消退。 A 可抑制由 V E G F誘導的人體上皮細胞增生。 A M G ? 7 0 6在臨床前研究中表現(xiàn)出良好的耐受性, 對動物 模型沒有顯著的體重和健康方面的影響。組織學分 析顯示 A M G ? 7 0 6治療的動物內(nèi)皮細胞程序性死亡
2 5 ] 。臨床研究顯示 A M G ? 的增加和血管面積的減少 [

3 ? 3 ? 2  S U 6 6 6 8 。 U 6 6 6 8是 S u g e n 公司開發(fā)的一個 吲哚酮類多靶點小分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它 可有效抑制 F L K ? 1 / K D R , P D G F R和 F G F R等酪氨酸

國際藥學研究雜志 2 0 0 9年 6月 第 3 6卷 第 3期

·1 6 7 ·
2 9 ] 。 良好的藥代動力學性質(zhì) [

7 0 6在晚期實體瘤患者中具有良好活性。 3 ? 3 ? 5  米哚妥林( m i d o s t a u r i n , P K C 4 1 2 )  米哚妥林 是諾華公司研發(fā)的 N ? 苯甲;宙邏A類多靶點 酪氨 酸 激 酶 抑 制 劑, 它可以抑制 P K C , F L T 3 , K I T , K D R , P D G F R ? D G F R ? α和 P β的活性。 Ⅰ 期臨床試 驗顯示, 米哚妥林長期口服給藥是安全的, 主要不良 反應包括惡心和嘔吐等。 Ⅱ 期臨床試驗表明, 米哚 妥林通過抑制 F L T 3靶點對急性粒細胞白血病產(chǎn)生
2 6 ] 治療效果 [ 。目前該藥正進行Ⅱ期臨床研究。

3 ? 4 ? 3  帕佐帕尼( p a z o p a n i b , G W? 7 8 6 0 3 4 )   帕佐帕 尼是由葛蘭素史克公司開發(fā)的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 制 劑,它 可 以 抑 制 E G F R ? 1 、E G F R ? 2 、E G F R ? 3 、 P D G F R ? 、 P D G F R ? ? K I T 。臨床前研究發(fā)現(xiàn)帕 α β和 C 佐帕尼具有良好的抗血管生成和抗腫瘤活性, 與化 學治療藥物聯(lián)合應用可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在動物模型 中, 帕佐帕尼對多種腫瘤都均可產(chǎn)生顯著的抗腫瘤 活性, 并表現(xiàn)出良好的藥代動力學特性和口服生物 利用度。在Ⅰ期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 帕佐帕尼對包括 腎癌在內(nèi)的幾種腫瘤有活性, 毒性較小且藥代動力
3 0 ] 。帕佐帕尼目前正在進行 Ⅲ 期臨床 學性質(zhì)良好 [

研究。

3 ? 4  含吲唑結(jié)構(gòu)的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阿西替尼、 B M S ? 5 9 9 6 2 6和帕佐帕尼的分子結(jié)構(gòu) 中均包含有吲唑母核, 其中在吲唑的 5或 6位引入 N或 S等給電子基團, 且對引入的吸電子基團進行 芳香化取代時活性較好。 3 ? 4 ? 1  阿西替尼( a x i t i n i b , A G ? 0 1 3 7 3 6 )   阿西替尼 是由輝 瑞 公 司 開 發(fā) 的 一 種 高 選 擇 性 的 V E G F R ? 1 、 V E G F R ? 2和 V E G F R ? 3的抑制劑, 有研究顯示阿西 替尼也可抑制 P D G F R ? I T 。臨床前數(shù)據(jù)表明, β和 K 阿西替尼的抗血管生成活性是其具有抗腫瘤活性的 主要原因。Ⅱ期臨床研究顯示, 阿西替尼對耐細胞
2 7 ] 因子的轉(zhuǎn)移性腎細胞癌有效 [ 。

3 ? 5  含嘧啶結(jié)構(gòu)的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伊馬替尼是一個特異性的 B C R ? A B L激酶抑制 劑, 在進入臨床的幾年內(nèi), 伊馬替尼顯著地改變了慢 性粒細胞白血病的一線治療方法。伊馬替尼的一個 顯著的缺點是容易產(chǎn)生耐藥性, 為了克服伊馬替尼 的這個缺點, 幾個包含嘧啶結(jié)構(gòu)的伊馬替尼類似物, 如I N N O ? 4 0 6和達沙替尼相繼進入臨床研究。這兩 個化合物均可阻斷 B C R ? A B L激酶的自磷酸化, 且活 0 0~ 3 3 0倍。 性是伊馬替尼的 1 3 ? 5 ? 1  伊馬替尼( i m a t i n i b ,G l e e v e c ,S T I ? 5 7 1 )  伊 馬替尼是由諾華公司開發(fā)的的 2 ? 苯基氨基嘧啶類 C R ? A B L , C ? K I T和 P D G ? 化合物, 它可選擇性抑制 B
3 1 ] F R等酪氨酸激酶 [ 。F D A已于 2 0 0 1年 5月批準

用于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伊馬替尼也可用于胃 3 ? 4 ? 2  B M S ? 5 9 9 6 2 6 。 M S ? 5 9 9 6 2 6是由施貴寶公司 G F R , H E R 2和 H E R 4受體抑制劑, I C 開發(fā)的口服 E 5 0 值分別為 2 2 , 3 2和 1 9 0n m o l ·L 。B M S ? 5 9 9 6 2 6可 消除 E G F R和 H E R 2的信號轉(zhuǎn)導, 從而抑制依賴于 這些受體的腫瘤細胞的增殖, 而對不表達這些受體
2 8 ] 。在晚期實體瘤患者中進行的 Ⅰ 的細胞無影響 [ - 1

腸道間質(zhì)瘤小細胞肺癌和成膠質(zhì)細胞瘤等多種惡性 腫瘤的治療。伊馬替尼具有耐受性良好和不良反應 輕微等優(yōu)點。

期臨床研究顯示, B M S ? 5 9 9 6 2 6具有較好的耐受性和

·1 6 8 ·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2 0 0 9J u n e ; 3 6 ( 3 )

3 ? 5 ? 2  I N N O ? 4 0 6 ( N S ? 1 8 7 ) 。 N N O ? 4 0 6是由 C y t R x 公司開發(fā)的一種新型的 B C R ? A B L和 L y n的雙重抑 制劑。I N N O ? 4 0 6在體外的活性是伊馬替尼的 2 5~ 5 5倍, 在體內(nèi)的活性大于 1 0倍
[ 3 2 ]

A E E 7 8 8具有良好的藥代動力學特性, 在數(shù)個癌癥 的動物模型中顯示出有效的抗腫瘤活性, 包括過表 達E G F R和 H E R 2的腫 瘤 細 胞。在 小 鼠 植 入 模 型
3 5 ] 中, A E E 7 8 8也 可 抑 制 V E G F誘 導 的 血 管 生 成 [ 。

。 Ⅰ 期臨床試驗

表明 I N N O ? 4 0 6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在對伊馬替尼 產(chǎn)生耐藥的患者中顯示出良好的臨床活性, 不產(chǎn)生 劑量相關的毒性。

目前 A E E 7 8 8正在復發(fā)的多形性惡性膠質(zhì)瘤患者中 進行Ⅱ期臨床試驗。 3 ? 6  含噠嗪結(jié)構(gòu)的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伐他拉尼( v a t a l a n i b , P T K ? 7 8 7 , Z K ? 2 2 2 5 8 4 ) 和特 拉替尼( t e l a t i n i b , B A Y ? 5 7 ? 9 3 5 2 ) 的分子結(jié)構(gòu)很相似, 其結(jié)構(gòu)中均包含噠嗪結(jié)構(gòu), 且在噠嗪的 1位引入了 對氯苯胺取代基團。伐他拉尼和特拉替尼均可同時

3 ? 5 ? 3   達沙替尼 ( d a s a t i n i b ,B M S ? 3 5 4 8 2 5 )   達沙 替尼是施貴寶公司開發(fā)的新型雙重 S R C和 B C R ? A B L激酶 抑 制 劑。體 外 研 究 表 明, 在由非突變的 B C R ? A B L轉(zhuǎn)導的細胞中, 達沙替尼活性是伊馬替尼 的3 2 5倍, 對全部驗證的 B C R ? A B L突變有活性。這 C R ? A B L的活性或非活 些活性可能與達沙替尼與 B 性結(jié)構(gòu)結(jié)合相關
[ 3 3 ]

抑制包括 V E G R和 P D G F R在內(nèi)的多個酪氨酸激酶 受體。 3 ? 6 ? 1   伐他拉尼   伐他拉尼是由諾華和 S c h e r i n g A G公司開發(fā)的口服噠嗪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伐 他拉尼是一個有效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它可直接 作用于 V E G F受體的 A T P結(jié)合位點。伐他拉尼還 可以 抑 制 F L T ? 1 , F L K ? 1 / K D R , P D G F R ? h , F L T ? 4 , C ? ? F M S等多種酪氨酸激酶。伐他拉尼可抑 K I T和 C 制上皮細胞的遷移和增殖, 但對不表達 V E G F受體 的細胞沒有細胞毒性或抗增殖效應。在臨床前研究 中發(fā)現(xiàn)伐他拉尼可對數(shù)種腫瘤細胞移植物的生長產(chǎn) 生抑制作用, 包括表皮、 結(jié)腸、 前列腺、 腎臟和甲狀腺
3 6 ] 的癌腫等 [ 。伐他拉尼用于治療結(jié)腸癌的研究已

。達沙替尼也可抑制與 S R C激

酶家族相關的對伊馬替尼的耐藥性。一項Ⅱ期臨床 試驗顯示, 達沙替尼可對伊馬替尼耐藥或不耐受的
3 4 ]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有較好的活性 [ 。

經(jīng)進入Ⅲ期臨床試驗。 3 ? 5 ? 4 。 E E 7 8 8 。 E E 7 8 8是諾華公司開發(fā)的具有 吡咯并嘧啶結(jié)構(gòu)的 E G F R和 V E G F R酪氨酸激酶的 雙重抑制劑, 它具有抗腫瘤和抗血管生成的活性。 A E E 7 8 8可在 納 摩 爾 水 平 上 抑 制 E G F R和 V E G F R
- 1 酪氨 酸 激 酶, I C G F R 2n m o l ·L 、 5 0值 分 別 為 E - 1 - 1 H E R 26n m o l ·L 、 K D R7 7n m o l ·L 和F L T ? 15 9 - 1 n m o l ·L 。在 細 胞 內(nèi), 生長因子誘導的 E G F R和

3 ? 6 ? 2  特拉替尼 特拉替尼是由 B a y e r A G公司開 發(fā)的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可抑制 V E G ? F R ? 2 , V E G F R ? 3和 P D G F R ? β等。臨床前數(shù)據(jù)表明, 特拉替尼可靶向于 V E G F R信號通路, 有助于抗腫 瘤活性的提高。在 7 1名實體瘤患者中進行的 Ⅰ 期

H E R 2磷酸化作用也可被有效地抑制, I C 值分別為 5 0 1 1和 2 2 0n m o l · L 。A E E 7 8 8對一系列 E G F R和 H E R 2過表達的細胞系顯示出抗增殖活性, 并抑制 E G F和 V E G F誘 導 的 人 臍 靜 脈 內(nèi) 皮 細 胞 的 增 殖。
- 1

國際藥學研究雜志。 0 0 9年 6月 第 3 6卷 第 3期

·1 6 9 ·

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 在 15 0 0m g 劑量下特拉替尼是安 全的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 3 7 ]

R N 9 5 1正在進 的抗血管生成和抗腫瘤藥物。目前 K
3 9 ] 行Ⅰ期臨床研究, 用于治療晚期癌癥 [ 。



3 ? 7  含芳基脲結(jié)構(gòu)的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1 9 9 5年拜爾和 O n y x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s 公司通過 高通量篩選發(fā)現(xiàn)了一個含有 3 ? 噻吩基脲結(jié)構(gòu)的化 合物是 R A F 1激酶的高效抑制劑, I C 值為 1 7μ m o l 5 0
- 1 ·L 。通過構(gòu)效關系的分析發(fā)現(xiàn), 脲基團對 R A F 1

激酶的抑制活性是很關鍵的。以其為先導物, 設計 A F 1激酶抑制劑, 最 得到了一系列含有脲基團的 R
3 8 ] 終得到了索拉非尼 [ 。除靶向于 R A F信號通路,

3 ? 7 ? 3  C P ? 5 4 7 6 3 2 。 P ? 5 4 7 6 3 2是一種口服的選擇 性V E G F R ? 2抑制劑, 由輝瑞公司開發(fā)。 C P ? 5 4 7 6 3 2 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目前正在人惡性腫瘤中進行 Ⅰ 期臨床試驗。它是 V E G F R ? 2和成纖維細胞生長因 子( b F G F ) 激酶的抑制劑, I C 值分別為 1 1和 9n m o l 5 0
- 1 [ 4 0 ] ·L 。它也選擇性抑制 E G F R 、 P D G F R ? β及其

索拉非尼還是 V E G F R和 P D G F R的抑制劑, 其他幾 個包含有 脲 基 團 的 化 合 物 也 對 V E G F R和 P D G F R 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3 ? 7 ? 1  索拉非尼( s o r a f e n i b ,N e x e v a r , B A Y4 3 ? 9 0 0 6 )  索拉非尼是由拜爾和 O n y x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s 公司開發(fā)的雙芳基脲類化合物, 2 0 0 5年被 F D A批 準用于晚期腎癌的治療。索拉非尼是第 1個可靶向
- 1 于R A F ( I C 值為 6n m o l ·L ) 的口服多靶點酪氨 5 0

他相關的酪氨酸激酶。在整個細胞的測定中, C P ? E G F誘導的自磷酸化作用, I C 5 4 7 6 3 2可抑制 V 5 0值
- 1 為 6n m o l ·L 。在臨床前研究中, 小鼠口服給予

C P ? 5 4 7 6 3 2可對 N I H 3 T 3 / H ? r a s 腫瘤產(chǎn)生劑量 相 關 的V E G F R ? 2自磷酸化抑制作用, E C 9 0m g · 5 0為 5
- 1 L 。在一個海綿狀血管發(fā)生的測定中, 直接比較了

A F信號通路阻斷 酸激酶抑制劑, 它可通過靶向于 R 腫瘤 細 胞 的 增 殖, 靶向于 V E G F R ? 1 、 V E G F R ? 2和 V E G F R ? 3產(chǎn)生抗血管生成作用。在體外研究中發(fā) 現(xiàn)索拉非尼還可以作用于 P D G F R ? 、 F G F R 、 C ? K I T 、 β
3 8 ] F L T ? 3和 R E T等多種酪氨酸激酶 [ 。索拉非尼常

C P ? 5 4 7 6 3 2對 F G F R ? 2或 V E G F R ? 2的抑制活性, 發(fā) 現(xiàn)該化合物在體內(nèi)可有效抑制 b F G F和 V E G F誘導 的血管生成。在具有人類腫瘤移植物的裸鼠中進行 了C P ? 5 4 7 6 3 2的 抗 腫 瘤 效 應 評 估, 結(jié)果顯示 C P ? 5 %, 且具有良好的 5 4 7 6 3 2對腫瘤生長的抑制率為 8 耐受性。目前 C P ? 5 4 7 6 3 2正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 進行Ⅱ期臨床研究。

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腹瀉、 皮疹、 手足綜合征、 疲乏、 高 血壓和脫發(fā)等。在晚期腎癌患者中進行的Ⅲ期臨床 試驗中, 與安慰劑組相比, 索拉非尼顯著地延長了患 者的疾病無進展生存時間, 且生活質(zhì)量顯著改善。其 他臨床研究表明索拉非尼對晚期肝細胞癌、 黑素瘤和 非小細胞肺癌等實體瘤均具有潛在的抗腫瘤效應。

4  結(jié)語 3 ? 7 ? 2 。 R N 9 5 1 。 R N 9 5 1是由 K i r i nB r e w e r y 公司 開發(fā)的喹啉? 脲類口服 V E G F 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具有對抗腫瘤血管生成和抗腫瘤生長的活性。在上 皮細 胞 中, K R N 9 5 1可 有 效 地 抑 制 V E G F誘 導 的 V E G F R ? 2的 磷 酸 化, I C ? 1 6n m o l ·L 。 5 0值 為 0 K R N 9 5 1也 可 抑 制 配 體 誘 導 的 P D G F R ? ? K I T β和 C 磷酸化, I C 值分別為 1 ? 7 2和 1 ? 6 3n m o l · L 。此 5 0 外, K R N 9 5 1還可抑制 V E G F介導的人臍靜脈上皮 細胞遷移。這些發(fā)現(xiàn)證明, K R N 9 5 1是一個高活性
- 1 - 1

抗腫瘤藥物的發(fā)現(xiàn)是一個具有高度挑戰(zhàn)性的工 作, 盡管已經(jīng)有數(shù)十億美元用于抗腫瘤藥物的研究, 但僅在治療結(jié)果的總體改善率方面有所增加。在過 去幾年里, 出現(xiàn)了數(shù)個新型、 靶向性抗腫瘤藥物, 這 些藥物在腫瘤治療中獲得了顯著效果, 如用于治療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伊馬替尼。然而腫瘤增殖分化 的作用機制十分復雜, 涉及到細胞內(nèi)信號轉(zhuǎn)導的多 個途徑, 因此單一靶點藥物在腫瘤的治療方面難以 取得更好的效果。

·1 7 0 ·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 0 0 9J u n e ; 3 6 ( 3 )
p l e t e o r p a r t i a l r e s p o n s et oi n d u c t i o nc h e m o t h e r a p yw i t ho r w i t h ? o u t r a d i a t i o nt h e r a p y :N a t i o n a l C a n c e r I n s t i t u t eo f C a n a d aC l i n i ? [ J ] .JC l i nO n c o l ,2 0 0 7 ,2 5 c a l T r i a l sG r o u pS t u d yB R . 2 0 ( 2 7 ) : 4 2 7 8- 4 2 8 4 . [ 1 2 ] 。 s k e n s F A ,M o mC H ,P l a n t i n g A S ,e t a l .Ap h a s eⅠ d o s ee s ? c a l a t i o ns t u d y o f B I B W2 9 9 2 ,a ni r r e v e r s i b l e d u a l i n h i b i t o r o f e p ? E G F R )a n d2( H E R 2 )t y r o ? i d e r m a l g r o w t hf a c t o r r e c e p t o r 1( s i n ek i n a s ei na 2 ? w e e ko n , 2 ? w e e ko f f s c h e d u l ei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 [ J ] .B r J C a n c e r , 2 0 0 8 , 9 8 ( 1 ) : 8 0 - 8 5 . a d v a n c e ds o l i dt u m o u r s [ 1 3 ] 。 i k o l i n a k o s P , H e y m a c h J V . T h e t y r o s i n e k i n a s e i n h i b i t o r c e d i r a n i b f o r n o n ? s m a l lc e l ll u n gc a n c e ra n do t h e rt h o r a c i cm a l i g n a n c i e s [ J ] .JT h o r a c O n c o l , 2 0 0 8 , 3 ( 6 ) : 1 3 1- 1 3 4 . [ 1 4 ] 。 a m p o s S ,H a m i dO ,S e i d e nM V ,e t a l .M u l t i c e n t e r ,r a n d o m ? i z e dp h a s e r i a l o f o r a l C I ? 1 0 3 3f o r p r e v i o u s l y t r e a t e da d v a n c e d Ⅱt o v a r i a nc a n c e r [ J ] .JC l i nO n c o l , 2 0 0 5 , 2 3 ( 2 4 ) : 5 5 9 7- 5 6 0 4 . [ 1 5 ]  R a b i n d r a nS K , D i s c a f a n i C M,R o s f j o r dE C , e t a l .A n t i t u m o r a c ? t i v i t yo f H K I ? 2 7 2 ,a no r a l l ya c t i v e ,i r r e v e r s i b l ei n h i b i t o r o f t h e [ J ] .C a n c e r R e s , 2 0 0 4 , 6 4 ( 1 1 ) : 3 9 5 8- H E R ? 2t y r o s i n e k i n a s e 3 9 6 5 . [ 1 6 ] 。 o l a s J M,A r n d t K , E t i e n n e C , J e n n i f e r M,e t a l .S K I ? 6 0 6 , a 4 ? a n i l i n o ? 3 ? q u i n o l i n e c a r b o n i t r i l e d u a l i n h i b i t o r o f S r c a n dA b l k i n a ? ,i sap o t e n t a n t i p r o l i f e r a t i v ea g e n t a g a i n s t c h r o n i cm y e l o g e ? s e s n o u s l e u k e m i a c e l l s i nc u l t u r e a n dc a u s e s r e g r e s s i o no f K 5 6 2x e n ? o g r a f t s i nn u d e m i c e [ J ] .C a n c e r R e s , 2 0 0 3 , 6 3 ( 2 ) : 3 7 5- 3 8 1 . [ 1 7 ]  L o p e s d e M e n e z e s D E ,P e n g J ,e t a l .C H I R ? 2 5 8 :a p o t e n t i n h i ? b i t o r o f F L T 3k i n a s ei ne x p e r i m e n t a l t u m o r x e n o g r a f t m o d e l so f [ J ] .C l i nC a n c e r R e s , 2 0 0 5 , h u m a na c u t e m y e l o g e n o u s l e u k e m i a 1 1 ( 1 4 ) : 5 2 8 1- 5 2 9 1 . [ 1 8 ] 。 r u d e l S , L i Z H , We i E , Wi e s m a n nM , e t a l . C H I R ? 2 5 8 , a n o v e l , m u l t i t a r g e t e dt y r o s i n ek i n a s ei n h i b i t o r f o r t h ep o t e n t i a l t r e a t m e n t o f t ( 4 ; 1 4 )m u l t i p l em y e l o m a [ J ] .B l o o d ,2 0 0 5 ,1 0 5 ( 7 ) : 2 9 4 1- 2 9 4 8 . [ 1 9 ]  P e t t i F ,T h e l e m a n nA ,K a h l e r J ,e t a l .T e m p o r a l q u a n t i t a t i o no f m u t a n t K i t t y r o s i n ek i n a s es i g n a l i n ga t t e n u a t e db yan o v e l t h i o ? [ J ] .M o l C a n c e r T h e r ,2 0 0 5 ,4 p h e n ek i n a s ei n h i b i t o r O S I ? 9 3 0 ( 8 ) : 1 1 8 6- 1 1 9 7 . [ 2 0 ] 。 a r t o nA J ,C r e wA P ,F r a n k l i nM,,e t a l .O S I ? 9 3 0 :an o v e l s e ? l e c t i v e i n h i b i t o r o f K i t a n dk i n a s e i n s e r t d o m a i nr e c e p t o r t y r o s i n e k i n a s e s w i t ha n t i t u m o ra c t i v i t yi nm o u s ex e n o g r a f t m o d e l s [ J ] . C a n c e r R e s , 2 0 0 6 , 6 6 ( 2 ) : 1 0 1 5- 1 0 2 4 . [ 2 1 ] 。 r l i c h m a nC ,H i d a l g oM,B o n i J P ,e t a l .P h a s eⅠ s t u d yo f E K B ? 5 6 9 ,a ni r r e v e r s i b l e i n h i b i t o r o f t h e e p i d e r m a l g r o w t hf a c t o r r e c e p t o r ,i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a d v a n c e ds o l i dt u m o r s [ J ] .J C l i nO n ? , 2 0 0 6 , 2 4 ( 1 5 ) : 2 2 5 2- 2 2 6 0 . c o l [ 2 2 ] 。 o t z e r R J ,R i n i B I ,B u k o w s k i R M,e t a l .S u n i t i n i bi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m e t a s t a t i cr e n a lc e l lc a r c i n o m a[ J ] .J A M A ,2 0 0 6 ,2 9 5 ( 2 1 ) : 2 5 1 6- 2 5 2 4 . [ 2 3 ] 。 a i r dA D ,V a j k o c z yP ,S h a w v e r L K ,e t a l .S U 6 6 6 8i s ap o t e n t a n t i a n g i o g e n i ca n da n t i t u m o r a g e n t t h a t i n d u c e s r e g r e s s i o no f e s ? [ J ] .C a n c e r R e s , 2 0 0 0 , 6 0 ( 1 5 ) : 4 1 5 2- 4 1 6 0 . t a b l i s h e dt u m o r s [ 2 4 ] 。 h a u d h a r y N I ,R o t hG J ,H i l b e r gF ,e t a l .I n h i b i t i o no f P D G F ,

近年來, 多靶點藥物的概念在腫瘤治療學中得 到了廣泛的重視。許多已上市或處于臨床研究階段 的激酶抑制劑都是非選擇性的, 可同時抑制多種信 號轉(zhuǎn)導的途徑。對于多靶點藥物, 關于它們活性機 制根本原因的結(jié)論并不可靠, 很難對它們的治療效 果進行有效的預測。作用于多個靶點的單一藥物無 法對其作用的所有靶點均達到最佳抑制濃度, 且選 擇性較低的藥物容易產(chǎn)生與作用機制無關的副作 用。隨著對腫瘤發(fā)生機制的進一步了解, 更多高效 低毒的新型多靶點抗腫瘤藥物被發(fā)現(xiàn)并進行了深入 的研究。總之, 低毒性的多靶點抗腫瘤藥物是目前 藥物研發(fā)的趨勢, 多靶點抑制腫瘤生長可能會在腫 瘤治療上產(chǎn)生新的突破。
參 考 文 獻
[ 1 ] 。 i m e n o A ,H i d a l g o M .M u l t i t a r g e t e dt h e r a p y :c a np r o m i s c u i t y b e p r a i s e di na ne r ao f p o l i t i c a l c o r r e c t n e s s ?[ J ] .C r i t R e vO n c o l H e m a t o l , 2 0 0 6 , 5 9 ( 2 ) : 1 5 0- 1 5 8 . [ 2 ] 。 e J o n g e M J ,V e r w e i j J . M u l t i p l e t a r g e t e dt y r o s i n e k i n a s e i n h i b i ? :a l l f o r o n e o r o n e f o r a l l ?[ J ] .E u r J C a n c e r , t i o ni nt h ec l i n i c 2 0 0 6 , 4 2 ( 1 0 ) : 1 3 5 1- 1 3 5 6 . [ 3 ] 。 e i t hC T ,B o r i s y A A ,S t o c k w e l l B R .M u l t i c o m p o n e n t t h e r a p e u ? [ J ] .N a t R e vD r u gD i s c o v ,2 0 0 5 ,4 t i c s f o r n e t w o r k e ds y s t e m s ( 1 ) : 7 1- 7 8 . [ 4 ]  A r o r a A , S c h o l a r E M. R o l e o f t y r o s i n e k i n a s e i n h i b i t o r s i n c a n c e r [ J ] .J P h a r m a c o l E x p T h e r , 2 0 0 5 , 3 1 5 ( 3 ) : 9 7 1- 9 7 9 . t h e r a p y [ 5 ]  茆勇軍,李海泓,李劍峰,等.蛋白酪氨酸激酶信號轉(zhuǎn)導途 J ] .藥學學報, 2 0 0 8 , 4 3 ( 4 ) : 3 2 3- 3 3 4 . 徑與抗腫瘤藥物[ [ 6 ]  李 巖, 馬 潔. 腫瘤分子靶向治療學[ M] . 北京: 人民衛(wèi)生 2 0 0 7 : 1 1 1- 1 1 2 . 出版社, [ 7 ] 。 l u m e ? J e n s e nP ,H u n t e rT .O n c o g e n i ck i n a s es i g n a l l i n g [ J ] . N a t u r e , 2 0 0 1 , 4 1 1 ( 6 8 3 5 ) : 3 5 5- 3 6 5 . [ 8 ] 。 o n e c n yG E ,P e g r a mM D ,V e n k a t e s a nN ,e t a l .A c t i v i t yo f t h e d u a l k i n a s ei n h i b i t o rl a p a t i n i b( G W5 7 2 0 1 6 )a g a i n s tH E R ? 2 ? o v e r e x p r e s s i n ga n dt r a s t u z u m a b ? t r e a t e db r e a s t c a n c e rc e l l s [ J ] . C a n c e r R e s , 2 0 0 6 , 6 6 ( 3 ) : 1 6 3 0- 1 6 3 9 . [ 9 ] 。 u r r i s H A ,H u r w i t z H I ,D e e s E C ,e t a l .P h a s e a f e t y ,p h a r ? Ⅰs m a c o k i n e t i c s , a n d c l i n i c a l a c t i v i t y s t u d y o f l a p a t i n i b ( G W5 7 2 0 1 6 ) ,ar e v e r s i b l ed u a l i n h i b i t o ro f e p i d e r m a l g r o w t h f a c t o rr e c e p t o rt y r o s i n ek i n a s e s ,i nh e a v i l yp r e t r e a t e dp a t i e n t s [ J ] .JC l i nO n c o l ,2 0 0 5 ,2 3 ( 2 3 ) : w i t hm e t a s t a t i cc a r c i n o m a s 5 3 0 5- 5 3 1 3 . [ 1 0 ]  H a n r a h a nE O ,H e y m a c hJ V .V a s c u l a r e n d o t h e l i a l g r o w t hf a c t o r Z D 6 4 7 4 )a n d r e c e p t o rt y r o s i n ek i n a s ei n h i b i t o r sv a n d e t a n i b( A Z D 2 1 7 1i nl u n g c a n c e r [ J ] .C l i nC a n c e r R e s , 2 0 0 7 , 1 3 ( 1 5 ) : 4 6 1 7- 4 6 2 2 . [ 1 1 ] 。 r n o l dA M, S e y m o u r L , S m y l i e M , e t a l . P h a s e t u d y o f v a n ? Ⅱs d e t a n i bo r p l a c e b oi ns m a l l ? c e l l l u n g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a f t e r c o m ?

國際藥學研究雜志。 0 0 9年 6月 第 3 6卷 第 3期
V E G Fa n dF G Fs i g n a l l i n ga t t e n u a t e s f i b r o s i s [ J ] .E u r R e s p i r J , 2 0 0 7 , 2 9 ( 5 ) : 9 7 6- 9 8 5 . [ 2 5 ] 。 o l v e r i n oA ,C o x o nA ,S t a r n e sC ,e t a l .A M G7 0 6 ,a no r a l , m u l t i k i n a s ei n h i b i t o r t h a t s e l e c t i v e l yt a r g e t sv a s c u l a r e n d o t h e l i a l ,p l a t e l e t ? d e r i v e dg r o w t hf a c t o r ,a n dk i t r e c e p t o r s , g r o w t hf a c t o r p o t e n t l yi n h i b i t sa n g i o g e n e s i sa n di n d u c e sr e g r e s s i o ni nt u m o r x e n o g r a f t s [ J ] .C a n c e r R e s , 2 0 0 6 , 6 6 ( 1 7 ) : 8 7 1 5- 8 7 2 1 . [ 2 6 ] 。 o o l s J ,S t o v e r E H ,B o u l t o nC L ,e t a l .P K C 4 1 2o v e r c o m e s r e ? s i s t a n c et oi m a t i n i bi nam u r i n em o d e l o f F I P 1 L 1 ? P D G F R a l p h a ? i n d u c e dm y e l o p r o l i f e r a t i v ed i s e a s e [ J ] .C a n c e rC e l l ,2 0 0 3 ,3 ( 5 ) : 4 5 9- 4 6 9 . [ 2 7 ] 。 i x eO ,B u k o w s k i R M,M i c h a e l s o nM D ,e t a l .A x i t i n i bt r e a t ? m e n t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c y t o k i n e ? r e f r a c t o r ym e t a s t a t i cr e n a l ? c e l l :ap h a s eⅡ s t u d y [ J ] .L a n c e t O n c o l ,2 0 0 7 ,8 ( 1 1 ) : c a n c e r 9 7 5- 9 8 4 . [ 2 8 ] 。祝 n g T W, L e e F Y , Y u C , e t a l . P r e c l i n i c a l a n t i t u m o r a c t i v i t y o f B M S ? 5 9 9 6 2 6 ,ap a n ? H E Rk i n a s ei n h i b i t o r t h a t i n h i b i t sH E R 1 / [ J ] .C l i nC a n c e r H E R 2h o m o d i m e ra n dh e t e r o d i m e rs i g n a l i n g , 2 0 0 6 , 1 2 ( 2 0 ) : 6 1 8 6- 6 1 9 3 . R e s [ 2 9 ]  G a r l a n dL L ,P e g r a mM ,S o n g S ,e t a l .P h a s eⅠ s t u d y o f B M S ? ,a no r a l p a n ? H E Rt y r o s i n ek i n a s ei n h i b i t o r ,i np a t i e n t s 5 9 9 6 2 6 w i t ha d v a n c e ds o l i dt u m o r s [ J ] .JC l i nO n c o l ,2 0 0 5A S C OA n ? , 2 0 0 5 ,( 2 3 ) 1 6 S : 3 1 5 2 . n u a l M e e t i n gP r o c e e d i n g s [ 3 0 ] 。 o n p a v d eG ,H u t s o nT E .P a z o p a n i b :an o v e l m u l t i t a r g e t e dt y r o ? s i n e k i n a s ei n h i b i t o r [ J ] .C u r r O n c o l R e p ,2 0 0 7 ,9 ( 2 ) : 1 1 5- 1 1 9 . [ 3 1 ]  D e i n i n g e rM,B u c h d u n g e r E ,D r u k e rB J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J ] .B l o o d , i m a t i n i ba s at h e r a p e u t i c a g e n t f o r c h r o n i cm y e l o i d[ 2 0 0 5 , 1 0 5 ( 7 ) : 2 6 4 0- 2 6 5 3 . [ 3 2 ]  Y o k o t a A ,K i m u r a S , M a s u d a S ,e t a l . I N N O ? 4 0 6 ,a n o v e l B C R ? ,s u p p r e s s e s t h e g r o w t ho f A B L / L y nd u a l t y r o s i n e k i n a s e i n h i b i t o r
+ P h l e u k e m i a c e l l s i nt h e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 ,a n dc y c l o s p o ?

·1 7 1 ·
3 0 6- 3 1 4 . [ 3 3 ]  C o r t e s J ,R o u s s e l o t P ,K i mD W,e t a l ,D a s a t i n i bi n d u c e s c o m ? p l e t e h e m a t o l o g i ca n dc y t o g e n e t i c r e s p o n s e s i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i m a ? t i n i b ? r e s i s t a n t o r ? i n t o l e r a n t c h r o n i c m y e l o i dl e u k e m i a i nb l a s t c r i ? [ J ] .B l o o d , 2 0 0 7 , 1 0 9 ( 8 ) : 3 2 0 7- 3 2 1 3 . s i s [ 3 4 ]  H o c h h a u s A ,K a n t a r j i a nH M,B a c c a r a n i M,e t a l .D a s a t i n i bi n ? d u c e s n o t a b l eh e m a t o l o g i ca n dc y t o g e n e t i cr e s p o n s e si nc h r o n i c ? p h a s e c h r o n i cm y e l o i dl e u k e m i aa f t e r f a i l u r eo f i m a t i n i bt h e r a p y [ J ] .B l o o d , 2 0 0 7 , 1 0 9 ( 6 ) : 2 3 0 3- 2 3 0 9 . [ 3 5 ] 。 r a x l e r P ,A l l e g r i n i P R ,B r a n d t R , e t a l .A E E 7 8 8 : a d u a l f a m i ? l y e p i d e r m a l g r o w t hf a c t o r r e c e p t o r / E r b B 2a n dv a s c u l a r e n d o t h e ? l i a l g r o w t hf a c t o r r e c e p t o r t y r o s i n e k i n a s e i n h i b i t o r w i t ha n t i t u m o r [ J ] .C a n c e rR e s ,2 0 0 4 ,6 4 ( 1 4 ) : a n da n t i a n g i o g e n i ca c t i v i t y 4 9 3 1- 4 9 4 1 . [ 3 6 ]  L i uY ,P o o nR T ,L i Q ,e t a l .B o t ha n t i a n g i o g e n e s i s ? a n da n g i o ? g e n e s i s ? i n d e p e n d e n t e f f e c t s a r e r e s p o n s i b l e f o r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 c i n o m ag r o w t ha r r e s tb yt y r o s i n ek i n a s ei n h i b i t o rP T K 7 8 7 / [ J ] .C a n c e r R e s , 2 0 0 5 , 6 5 ( 9 ) : 3 6 9 1- 3 6 9 9 . Z K 2 2 2 5 8 4 [ 3 7 ] 。 t r u m b e r g D ,S c h u l t h e i s B ,A d a m i e t z I A ,e t a l .P h a s eⅠ d o s e e s c a l a t i o ns t u d y o f t e l a t i n i b( B A Y5 7 ? 9 3 5 2 )i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a d ? [ J ] .B r JC a n c e r ,2 0 0 8 ,9 9 ( 1 0 ) : 1 5 7 9- v a n c e ds o l i dt u m o u r s 1 5 8 5 . [ 3 8 ]  Wi l h e l mS ,C a r t e r C ,L y n c hM,e t a l .D i s c o v e r ya n dd e v e l o p ? :a m u l t i k i n a s e i n h i b i t o r f o r t r e a t i n g c a n c e r [ J ] . m e n t o f s o r a f e n i b N a t R e v D r u gD i s c o v , 2 0 0 6 , 5 ( 1 0 ) : 8 3 5- 8 4 4 . [ 3 9 ] 。 a k a m u r aK , T a g u c h i E , M i u r a T , e t a l .K R N 9 5 1 , a h i g h l y p o ? t e n t i n h i b i t o r o f v a s c u l a r e n d o t h e l i a l g r o w t hf a c t o r r e c e p t o r t y r o ? , h a s a n t i t u m o r a c t i v i t i e s a n da f f e c t s f u n c t i o n a l v a s c u ? s i n e k i n a s e s l a r p r o p e r t i e s [ J ] .C a n c e r R e s , 2 0 0 6 , 6 6 ( 1 8 ) : 9 1 3 4- 9 1 4 2 . [ 4 0 ] 。 e e b e J S ,J a n i J P ,K n a u t hE ,e t a l .P h a r m a c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 , 6 3 2 ,a n o v e l v a s c u l a r e n d o t h e l i a l g r o w t hf a c t o r i z a t i o no f C P ? 5 4 7 r e c e p t o r ? 2t y r o s i n e k i n a s e i n h i b i t o r f o r c a n c e r t h e r a p y [ J ] .C a n c ? , 2 0 0 3 , 6 3 ( 2 1 ) : 7 3 0 1- 7 3 0 9 . e r R e s

i nv i v oa c t i v i t y [ J ] .B l o o d ,2 0 0 7 ,1 0 9 ( 1 ) : r i n ea a u g m e n t s i t s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關注藥物安全性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抗精神病藥與心臟猝死有關
由美國政府主持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 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與典型抗精神病藥相比, 心臟猝死的危險增 加。此項研究包括使用非典型或典型抗精神病藥者6 78 2 4 名, 非用藥者1 1 60 6 9 名。發(fā)現(xiàn)使用典型抗精神病 比值為 1 ? 9 9 , P< 0 ? 0 0 1 。而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猝死者為非用藥者的 2 ? 2 6 藥者猝死率是非用藥者的 2倍, 倍。此外, 增加劑量使死亡危險也增加。與非用藥者相比, 使用典型藥物者, 低劑量組死亡率為其 1 ? 3 1倍, 而高劑量組為 2 ? 4 2倍; 使用非典型藥物者, 低劑量組為 1 ? 5 9倍, 而高劑量組為 2 ? 8 6倍, P= 0 ? 0 1 。研究者認 為抗精神病藥增加室性心律失常, 可能通過阻斷鉀通道, 延長心臟復極化, 也可能通過其他機制, 如氯氮平可 引起心肌炎。
( 黃世杰)


更多相關文檔:

蛋白酪氨酸激酶綜述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 8頁 免費 多靶點蛋白酪氨酸激酶抑... 11頁 1下載...下面將對幾類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最為密切的受體酪氨酸 激酶的研究迸展做一簡介...

多靶點藥物治療及藥物發(fā)展

多靶點藥物治療及藥物發(fā)展_藥學_醫(yī)藥衛(wèi)生_專業(yè)資料。2016 年執(zhí)業(yè)藥師繼續(xù)教育返回...美國 FDA 先后批準了幾種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上市用于腫瘤的治療( ) ? ? ...

多靶點

有的,多數(shù)具有多重生物功能,或者與其他功能蛋白相互...(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抑制和腫瘤有關的細胞 ...腫瘤多靶點藥物研究進展 5頁 免費 多靶點藥物 暫無...

2016年執(zhí)業(yè)藥師繼續(xù)教育 多靶點藥物治療及藥物發(fā)展

2016年執(zhí)業(yè)藥師繼續(xù)教育 多靶點藥物治療及藥物發(fā)展_藥學_醫(yī)藥衛(wèi)生_專業(yè)資料。多...美國 FDA 先后批準了幾種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上市用于腫瘤的治療( ) ? ? ...

多靶點藥物

+膽堿酯酶抑制劑 10、美國 FDA 先后批準了幾種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上市用于...腫瘤多靶點藥物研究進展 5頁 免費 喜歡此文檔的還喜歡 多靶點作用藥物及其設計 ...

非小細胞肺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耐藥

靶點修飾,EGFR 酪氨酸激酶結(jié)構(gòu) 域出現(xiàn)二點突變(...除了第二代 ALK 抑制劑外,熱激蛋白 90(HSP90)...目前,有多項研究正在評估 ALK 抑 制劑聯(lián)合 HSP90 ...

肝癌靶向藥物治療的研究進展

(EGFR)為靶點: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EGFR 是具有配體依賴性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家族,在多種腫瘤中都存在過表 達,而且往往與腫瘤侵襲性高、進展快和...

抗腫瘤藥物新靶點

隨著蛋白酪氨 酸激酶抑制劑 Gleevec 等新藥的不斷涌現(xiàn), 抗腫瘤藥物研發(fā)已經(jīng)迎來...取得的重 大進展, 越來越多的酪氨酸激酶被認為是很有希望的抗腫瘤分子靶點。...

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劑及其抗瘤作用研究進展

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劑及其抗瘤作用研究進展_醫(yī)藥...抑制劑的藥物研發(fā)最熱門靶點相關信息供您參考 2000 ...FDA 已經(jīng)批準的針對 VEGF/VEGFRs 單抗或融合蛋白有貝伐珠...

第三代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非小細胞...

第三代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研究進展_基礎醫(yī)學_醫(yī)藥衛(wèi)生_專業(yè)資料。第三代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非小細胞 肺癌研究進展 ...

更多相關標簽: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 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價格 |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ppt |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單抗 | 5a還原酶抑制劑進展 |


  本文關鍵詞:多靶點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研究進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3759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23759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ae8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