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潛任務對潛艇艇員心理健康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長潛任務對潛艇艇員心理健康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核潛艇是海洋國家威懾力量的象征,也是保衛(wèi)海洋主權和戰(zhàn)略資源的中堅力量。隨著潛艇科技的不斷進步,潛艇續(xù)航能力不斷提高,人員在潛艇內所能維持的持續(xù)作業(yè)時間和作業(yè)績效已經成為限制潛艇戰(zhàn)斗力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潛艇環(huán)境狹小密閉,噪聲、輻射、空氣污染、持續(xù)振動等不利的物理因素和艇員需要面對的生物節(jié)律紊亂、社會支持缺乏、人際交往障礙等不利的生理因素,均會使艇員在長航任務中處于慢性應激狀態(tài),嚴重影響艇內作業(yè)人員心理、軀體健康,增強焦慮、抑郁體驗,降低認知能力和作業(yè)績效,增加決策和操作失誤率,甚至產生更為嚴重的后果。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過對來自同一海軍基地處于不同軍事、生活事件時間節(jié)點,具有代表性的艇員隊進行平時心理健康水平測量,旨在探討不同時間點艇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通過對處于任務準備期不同時點(任務出發(fā)前4個月、2個月和1個月)的艇員進行疲勞和睡眠狀態(tài)調查,探討任務準備期艇員疲勞及睡眠狀態(tài)適應性變化規(guī)律;通過對長航任務后艇員疲勞、睡眠和應激狀態(tài)調查,探討長航對艇員心理狀態(tài)影響的程度和規(guī)律;通過對靜息腦電圖的分析,研究腦電生理指標與艇員狀態(tài)的關系,篩選具有特異性的疲勞和睡眠相關生理指標,并對其在快速評價和監(jiān)控疲勞、睡眠狀態(tài)中的潛在應用價值進行初步探索。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對照及同質人群組間比較的方法,探討核潛艇艇員長航前后心理健康狀態(tài)及腦電生理方面的變化。量表部分研究主要包括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90項癥狀自評量表、匹茲堡睡眠指數量表、疲勞評價量表和應激障礙篩查量表-軍用版(PCL-m),分別評價艇員在不同時期情緒的主觀體驗、軀體化癥狀、睡眠、疲勞及應激狀態(tài)。電生理部分主要為無任務的靜息態(tài)腦電采集方式,依托Neuroscan4.3腦電采集、分析系統(tǒng)和Matlab軟件進行數據后期處理,統(tǒng)計指標包括腦電近似熵、Renyi熵、alpha波功率譜估計、alpha波近似熵,主要反映全腦電活動的復雜程度和大腦對信息加工處理的抑制狀態(tài)(包括相關腦區(qū)功能的抑制狀態(tài))。并對腦電數據和量表數據進行了Pearson相關性檢驗,以評價腦電生理數據在長航任務中應用的潛在價值。統(tǒng)計方法選用Lilifors正態(tài)性檢驗、獨立樣本t檢驗,Mann-Whitney非參數檢驗等。 研究結果: (1)艇員處于不同時期相關量表調查結果:岸訓期、封艙期抑郁自評量表(SDS)得分顯著低于中國正常人常模,任務準備期得分顯著升高(P0.05);焦慮自評量表(SAS)得分顯示組建期和任務準備期顯著高于中國人常模和岸訓期(P0.05);90項癥狀自評量表(SCL-90)結果顯示任務前期各項因子得分均顯著高于岸訓期,軀體化、敵對和恐怖也顯著高于封艙期,對其得分陽性率分析結果顯示,陽性癥狀發(fā)生率在岸訓期、組建期及封艙期逐漸升高,任務前期達到最高(P0.05)。 (2)艇員處于任務準備期的不同時間節(jié)點相關量表調查結果:任務前1個月時點疲勞環(huán)境特異性得分明顯低于任務前4個月(P0.05);疲勞所致結果得分任務前4個月顯著高于其余兩組(2個月和1個月組)(P0.05);主觀睡眠質量、睡眠持續(xù)性、習慣性睡眠效率和總分四項因子存在顯著性組間差異(P0.01),且四個因子變化趨勢相似,即隨著任務的臨近,其得分會呈現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趨勢。 (3)參與長航任務艇員與留守艇員量表結果比較:參與任務艇員在 疲勞嚴重程度‖和 疲勞所致結果‖兩項因子上得分顯著高于非任務艇員(P0.001);除 使用睡眠藥物‖因子外,,參與任務艇員其余各項因子得分均顯著高于非任務艇員(P0.001);參與任務艇員在重現因子、高警覺因子和總分三項得分均顯著高于未參與任務艇員(P0.05);且各量表具有組間差異的因子間具有顯著相關(P0.05); (4)任務艇員與留守艇員腦電近似熵熵值比較:持續(xù)作業(yè)組在F3、Fz導聯(lián)近似熵熵值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近似熵熵值隨時間變化曲線顯示其具有較為穩(wěn)定的特性;持續(xù)作業(yè)組F3/F4的近似熵比值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F3導聯(lián)近似熵熵值與疲勞量表(FAI)因子中 疲勞嚴重程度‖具有顯著相關性(r=0.333,P=0.039);與匹茲堡睡眠指數量表中 主觀睡眠質量‖(r=-0.325,P=0.043)、 睡眠潛伏期‖(r=-0.382,P=0.016)、 白天功能紊亂‖(r=-0.393,P=0.013)和 總分‖(r=-0.377,P=0.018)均呈現顯著負相關;Fz導聯(lián)近似熵熵值與 主觀睡眠質量‖(r=-0.381,P=0.017)、 睡眠潛伏期‖(r=-0.373,P=0.019)、 睡眠持續(xù)性‖(r=-0.334,P=0.038)、 習慣性睡眠效率‖(r=-0.437,P=0.005)、 白天功能紊亂‖(r=-0.373,P=0.019)和 總分‖(r=-0.476,P=0.002)均呈現顯著負相關; (5)任務艇員與留守艇員腦電Renyi熵熵值比較:F3導聯(lián),Renyi熵熵值在三個水平(子區(qū)間N=50、100、500)均呈現與近似熵相似的組間差異,且隨著子區(qū)間數取值的增加,差異的顯著性增加;Renyi熵熵值與 疲勞對睡眠的影響‖呈現顯著相關性(N=100,r=0.321,P=0.047;N=500,r=0.323,P=0.045);與 睡眠持續(xù)性‖、 習慣性睡眠效率‖、和 睡眠量表總分‖呈現顯著負相關; (6)任務艇員與留守艇員alpha功率譜相關研究:Alpha、Alpha1及Alpha2波功率譜負對數值在大腦中央區(qū)域(C3+C4)均存在顯著組間差異(P0.05),且Alpha和Alpha2波在頂葉后部(P3+P4)也存在顯著組間差異(P0.05),慢性應激組也表現出了更高的大腦左右功率譜比值(P3/P4);應激障礙篩查量表中高警覺因子得分與Alpha波頂葉對稱性(r=-0.382,P=0.045)和Alpha1波頂葉對稱性(r=-0.387,P=0.042);睡眠量表總分(r=-0.385,P=0.043)和疲勞所致結果因子得分(r=-0.405,P=0.032)均與Alpha1波頂葉對稱性具有相關性。 結論: (1)國內現有潛艇心理相關研究結果不盡一致,可能與忽視非任務時期潛艇艇員重要生活事件時間節(jié)點有關,本研究發(fā)現,艇員心理健康水平會在非任務期隨不同重大事件發(fā)生而產生不同的變化特點和規(guī)律; (2)任務出發(fā)前1個月艇員疲勞、睡眠狀態(tài)出現急劇下降,表明艇員在任務準備階段的工作、生活和訓練策略尚有改進和提高空間,以促進艇員適應性能力的提高; (3)任務后艇員疲勞和睡眠狀態(tài)遭受明顯破壞,可能是限制艇員長航時間的關鍵因素,且艇員除睡眠時間縮短外,其睡眠質量的下降表明在長航任務中,睡眠調控策略的使用可能會增加其對長航時間的耐受能力; (4)腦電近似熵額葉變化與量表數據高度相關,具有成為疲勞及睡眠狀態(tài)監(jiān)控和評價指標的潛在可能; (5)Alpha功率譜及頂葉活動對稱性變化在對長航任務艇員疲勞、應激和睡眠狀態(tài)評價上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低頻alpha波,具有成為客觀評價指標的潛在可能。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84
【目錄】:
- 一 縮略詞表5-7
- 二 中文摘要7-10
- 三 英文摘要10-14
- 四 前言14-25
- 五25-65
- 試驗一:長航對艇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影響26-45
- 1 研究對象26
- 2 評定方法26-27
- 3 結果27-41
- 3.1 不同時期艇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變化特點研究27-32
- 3.1.1 研究對象27-28
- 3.1.2 焦慮、抑郁自評量表得分比較28
- 3.1.3 SDS、SAS 和 SCL-90 得分陽性率比較28-29
- 3.1.4 SCL-90 各項因子分比較29-30
- 3.1.5 討論 130-32
- 3.2 長航任務不同時點艇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變化特點研究32-35
- 3.2.1 研究對象32
- 3.2.2 疲勞評價量表比較結果32-33
- 3.2.3 匹茲堡睡眠指數量表比較結果33-34
- 3.2.4 討論 234-35
- 3.3 長航任務前后艇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變化特點研究35-41
- 3.3.1 研究對象35
- 3.3.2 疲勞狀態(tài)比較研究35-37
- 3.3.3 睡眠質量比較研究37-38
- 3.3.4 心理應激狀態(tài)比較研究38-39
- 3.3.5 心理健康狀態(tài)各項因子間相關性分析39-40
- 3.3.6 討論 340-41
- 4 第一部分小結41-45
- 試驗二:長航對艇員生理健康狀態(tài)的影響45-65
- 1 研究對象45
- 2 評定方法45-48
- 3 結果48-63
- 3.1 腦電近似熵與 Renyi 熵研究48-58
- 3.1.1 腦電近似熵研究48-54
- 3.1.1.1 腦電近似熵組間比較48-49
- 3.1.1.2 腦電近似熵隨時間變化趨勢49-50
- 3.1.1.3 左右額葉腦電近似熵對稱性組間比較50-51
- 3.1.1.4 額葉腦電近似熵與量表數據相關性51-54
- 3.1.2 腦電 Renyi 熵研究54-57
- 3.1.2.1 腦電 Renyi 熵組間比較54-55
- 3.1.2.2 腦電 Renyi 熵與量表數據相關性55-56
- 3.1.2.3 腦電 Renyi 熵與近似熵穩(wěn)定性比較56-57
- 3.1.3 討論 457-58
- 3.2 腦電 Alpha 波相關研究58-63
- 3.2.1 腦電 Alpha 波功率譜組間比較59
- 3.2.2 腦電 Alpha 波功率譜對稱性組間比較59-60
- 3.2.3 腦電 Alpha 波功率譜與量表數據相關性60-61
- 3.2.4 長航對 alpha 波近似熵的影響61
- 3.2.5 討論 561-63
- 4 第二部分小結63-65
- 六 討論65-68
- 七 結論68-69
- 八 參考文獻69-83
- 九 附錄83-95
- 十 綜述95-102
- 綜述參考文獻99-102
- 十二 個人簡歷102-104
- 十三 致謝104-10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熊波;劉俊松;斯銀平;俞云峰;;437名潛艇官兵心理應激影響因素的路徑分析[J];東南國防醫(yī)藥;2008年04期
2 劉建平,鄭崇勛;腦電信號的分析──一種探索大腦功能狀態(tài)及活動規(guī)律的途徑[J];國外醫(yī)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分冊;1995年05期
3 余浩,李政年,項光強,韓永堂,王德才,宋培軍,柏繼文,汪賢華,趙士勇;長航對潛艇艇員心理的影響[J];海軍醫(yī)學雜志;1999年01期
4 陳孔斌,楊海霞,陳賽錚,陳玉蘭,林建強;全封閉艦艇人員抑郁情緒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海軍醫(yī)學雜志;1999年02期
5 陳國民;茆丁;王麗君;;潛艇艇員焦慮和抑郁狀況調查及分析[J];海軍醫(yī)學雜志;2012年03期
6 李兆申;;現代軍事應激與軍人心理健康[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7年03期
7 王征宇;;癥狀自評量表(SCL-90)[J];上海精神醫(yī)學;1984年02期
8 樂秀鴻,陳國根,王德才,李政年,楊玉明,宋培軍,余浩;新型常規(guī)潛艇長航60晝夜對艇員體能耐力及心理工效的影響[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1999年04期
9 楊葉們;王曉慧;張尚榮;宋端銥;陳元旺;顧克勝;;2167名導彈部隊官兵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08年03期
10 劉曉明;劉虹;金宏章;王麗榮;;潛艇環(huán)境下艇員心理壓力及應對方式[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10年04期
本文關鍵詞:長潛任務對潛艇艇員心理健康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51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405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