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脂肪比率與肝臟CT強化程度的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23 18:17
本文關鍵詞:腹部脂肪比率與肝臟CT強化程度的相關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研究目的: 1.分析年齡對肝臟CT強化程度的影響有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分析腹部脂肪含量與肝臟CT強化程度的影響關系,探討肥胖患者在肝臟CT增強掃描時的對比劑用量。 研究方法: 1.患者資料 本回顧性研究獲得單位審查委員會同意,不需要患者知情同意書。本研究采用團注測試(test bolus)掃描方法獲得肝臟強化相關數(shù)據(jù),因此,我們在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的存檔數(shù)據(jù)庫中選取采用團注測試進行腹部掃描的患者87例。選取的病例需要同時滿足以下條件:常規(guī)腹部掃描未見異常;或僅有輕微異常如肝囊腫、小肝血管瘤等,經作者估計認為不會對肝臟整體強化造成顯著影響;患者沒有酒精濫用、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等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及超聲檢查亦均未發(fā)現(xiàn)異常征象。 本研究共搜集符合條件病例87例,其中男性47例,平均年齡55.09±13.27歲,年齡范圍34~78歲;女性40例,平均年齡60.43±11.29歲,年齡范圍37~77歲。 2.掃描方法 所有患者檢查前要求禁食一晚,均在同一臺64排螺旋CT機(Sensation64,德國西門子公司)上進行檢查。在進行團注測試掃描以前,所有患者均在吸氣末屏氣行全腹部平掃(120KV,250mA,5mm層厚,標準重建函數(shù))并選擇一個靠近肝門區(qū)的層面作為監(jiān)測層面。然后,通過高壓注射器(Stellant,美國Medrad公司)經肘靜脈注入15mL對比劑(碘海醇,300毫克碘每毫升,山東長富結晶公司),注射速率為2.3mL/s。團注測試掃描在對比劑開始注射后10s開始,每4s掃描一次,連續(xù)監(jiān)測96s,共掃描24次,獲得96幅圖像(120KV,40mA,10mm層厚)。在團注掃描過程中患者平靜呼吸即可。然后可以按不同要求進行診斷性掃描。 3.圖像分析 掃描完成后,把獲得的圖像傳送到系統(tǒng)工作站(syngoMMWP,德國西門子公司)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應用系統(tǒng)自帶Volume軟件進行腹部脂肪測量。我們選擇一幅肚臍平面層厚5mm的平掃期圖像,按照相關文獻介紹的方法[5],沿腹壁外圍手工勾畫出一個感興趣區(qū),感興趣區(qū)內CT值在-190Hu到-30Hu的全部像素定義為脂肪組織容積,-190Hu到+1000Hu的像素我們定義為腹部總容積;腹部脂肪比率(AFR)定義為腹部脂肪容積占總容積的百分比。 應用系統(tǒng)自帶DynEva軟件分析團注測試掃描獲得的圖像數(shù)據(jù)觀察肝臟強化程度。我們在肝實質內勾畫一個圓形感興趣區(qū),要求避開大血管、肝臟邊緣或可能存在的病灶。軟件自動畫出感興趣區(qū)的時間密度曲線并計算出其最高強化程度(maximal hepaticenhancement,MHE,感興趣區(qū)強化峰值減去平掃期CT值)。測量重復進行3次并計算平均值(圖1)。本研究中,為了消除患者體重及造影劑相對使用量的影響,我們以調整后肝臟最高強化程度(adjusted maximal hepatic enhancement,aMHE,肝臟最高強化程度除以每公斤體重使用的造影劑碘克數(shù))作為觀察指標:aMHE=MHE/(I/BW),其中,I為使用的造影劑內含有的碘克數(shù),即造影劑注射劑量乘以造影劑含碘濃度。 4.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6.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為了消除患者性別對肝臟強化的影響,所有患者按性別進行分組分析。所有數(shù)值型資料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應用Pearson相關分析患者年齡、AFR與aMHE之間的相關性,并應用線性回歸分析AFR與aMHE之間的回歸方程。P值小于0.05定義為有顯著性差異。研究結果: 男性組平均AFR、BW和aMHE分別為40.26%±7.45(范圍26.00-54.09%)、63.64Kg±10.90(范圍42.90-94.70Kg)和97.88HU±10.75(范圍81.07-119.48HU);女性組平均AFR、BW和aMHE分別為38.97%±9.80(范圍20.50-60.40%)、60.60±8.79Kg (范圍41.50-74.80Kg)和100.76HU±13.34(范圍83.11-124.97HU)。男性組,aMHE與AFR正相關(r=0.48,P0.01),二者之間的回歸方程為aMHE=70.25+0.69×AFR;在女性組,aMHE與AFR正相關(r=0.46,P0.01),二者之間的回歸方程為aMHE=76.26+0.63×AFR(圖2)。兩組中aMHE與患者年齡均無顯著相關性(r分別為-0.09和-0.14,P值均大于0.05)。 研究結論: 1. CT增強掃描中對比劑劑量的選定,原則上是在保證成像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對比劑的使用量。 2.腹部脂肪是衡量肥胖的一個敏感指標,利用多層螺旋CT測量腹部脂肪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可以用腹部脂肪比率(AFR)作為衡量指標,AFR=腹部脂肪容積/腹部總容積×100%。 3. aMHE與患者AFR均呈正相關(r分別為0.48、0.46, P值均小于0.01),表明腹部脂肪含量影響肝臟CT強化程度,即腹部脂肪含量高的患者需要相對較少的對比劑劑量即可獲得與腹部脂肪含量少的患者一致的肝臟強化程度。 4. aMHE與患者年齡均無顯著相關性(r分別為-0.09和-0.14,,P值均大于0.05),表明年齡不影響肝臟CT強化程度。
【關鍵詞】:CT 肝臟 增強掃描 腹部脂肪比率 調整后最高強化程度
【學位授予單位】:濟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816.5
【目錄】:
- 目錄6-8
- 摘要8-11
- Abstract11-15
- 主要符號表15-16
- 第一章 引言16-18
-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18-22
- 2.1 患者資料18
- 2.1.1 患者一般資料18
- 2.1.2 病例納入標準18
- 2.1.3 病例診斷情況18
- 2.2 使用設備及材料18-19
- 2.2.1 CT 設備選擇18-19
- 2.2.2 對比劑選用19
- 2.3 研究方法19-22
- 2.3.1 掃描方法19-20
- 2.3.2 圖像分析20-21
- 2.3.3 統(tǒng)計學處理21-22
- 第三章 結果22-24
- 3.1 患者基本資料22
- 3.2 患者年齡、AFR 與 aMHE 之間的相關性22-24
- 第四章 討論24-32
- 4.1 肝臟強化掃描的臨床意義24-25
- 4.2 肝臟強化主要影響因素25-27
- 4.2.1 被檢查者個人情況25-26
- 4.2.2 對比劑因素26
- 4.2.3 掃描方案26
- 4.2.4 病理條件下的肝臟對比劑強化模式26-27
- 4.3 對比劑的劑量優(yōu)化原則27-28
- 4.4 腹部脂肪對肝臟強化的影響28-29
- 4.4.1 排除脂肪因素的必要性28
- 4.4.2 凈體重指數(shù)28-29
- 4.4.3 本研究結果的應用29
- 4.5 腹部脂肪測量的方法及意義29-32
- 4.5.1 用腹部脂肪衡量肥胖程度30
- 4.5.2 測量脂肪含量的常用方法30-31
- 4.5.3 多層螺旋 CT 測量脂肪31-32
- 第五章 結論32-33
- 參考文獻33-36
- 附錄36-38
- 綜述38-45
- 參考文獻42-45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45-46
- 致謝4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均喜;任慶云;李玉樓;叢力寧;趙君祿;;腹內脂肪對冠心病患者代謝指標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09年13期
2 彭永倫;郭洪濤;張瑩;成德華;;CT機掃描條件對CT值和輻射劑量指數(shù)的影響[J];中國計量;2007年05期
3 鄭小斐;湯慶婭;;人體脂肪測量方法及其在兒童肥胖評估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兒科雜志;2009年03期
4 孫東輝;萬業(yè)達;許相豐;張繼揚;何岸葦;張琳;何珍;;低劑量多層螺旋CT測量腹部脂肪的實驗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0年08期
5 嚴俊;崔海燕;;多層螺旋CT測量腹部脂肪的研究現(xiàn)狀[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2年07期
6 楊虹;盧學勉;陳良苗;項e
本文編號:3887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887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