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縛應激加重擠壓傷大鼠藍斑損傷中兒茶酚胺的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7-04-12 05:20
本文關鍵詞:束縛應激加重擠壓傷大鼠藍斑損傷中兒茶酚胺的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在司法實踐中,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非致命性機械性損傷后發(fā)生死亡的案件,如虐待、非暴力刑訊逼供后經歷一段時期后死亡。由于此類損傷本身不足以導致當事人死亡,因此死亡原因往往不能確定,導致案件久拖不決,嚴重影響國家司法公信力。因此揭示非致命性機械性損傷致死的機制是法醫(yī)學亟待解決的科學技術問題。此類損傷對機體造成的影響除了局部組織損傷,或進一步引起遠隔器官的損傷以及全身性炎癥反應等還可以引起機體強烈的應激反應。應激反應的生理意義是維持機體穩(wěn)態(tài),具有重要的防御代償意義。但是如果應激原過于強烈或持久,則會導致機體的功能異常、代謝障礙及組織損傷[1]。上述非致命性機械性損傷引起的病理性損害以及當事人遭受損傷后產生的緊張、恐懼及抑郁等負面情緒,都可以作為應激原引起機體強烈的應激反應。闡明應激對機體各系統(tǒng)的損傷作用對于揭示非致命性機械性損傷導致死亡的機制具有重要意義。藍斑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對應激最敏感的部位,其中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具有廣泛的上、下行纖維聯(lián)系。酪氨酸羥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是兒茶酚胺合成過程中的限速酶[2]。應激時,TH表達水平增加,兒茶酚胺分泌增多成為藍斑-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產生中樞效應和外周效應的主要物質基礎。藍斑與延髓呼吸、心血管中樞關系密切,藍斑神經元的廣泛破壞,會導致呼吸衰竭、心臟驟停,甚至猝死[3,4]。因此研究過度應激對藍斑形態(tài)和功能的影響對于揭示應激與死亡的因果關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兒茶酚胺由突觸前膜釋放后被重攝取,經單胺氧化酶氧化后產生醛類物質。此種醛類物質可引起神經元損傷及凋亡。那么過度強烈的應激是否會引起藍斑損傷,這種損傷作用是否與兒茶酚胺有關,目前尚未見文獻報道。本研究擬建立束縛應激加擠壓傷的復合模型觀察心理應激原和軀體應激原雙重打擊對大鼠藍斑造成的損傷作用以及兒茶酚胺在其中的作用,為闡明兒茶酚胺在應激性損傷中的作用,揭示非致命性損傷致死的分子機制提供實驗依據。方法:1 Sprague Dawley(SD)大鼠162只,雄性,體重240~260g,于控制條件下適應性喂養(yǎng)一周后,應用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6組(每組27只大鼠)。①對照組:每日8h或10h交替禁食水,其余時間自由活動。②束縛應激組:每天將大鼠于固定時間放入束縛應激模具內,束縛時間為每日8h或10h,交替進行。③擠壓組:大鼠用乙醚麻醉后,于雙后肢上壓24 kg重物,連續(xù)擠壓6小時,此后每日不再進行擠壓,在相應時間禁食水。④復合模型組:大鼠用乙醚麻醉后,實施擠壓6小時,然后于當日(24點-次日8點)進行束縛,此后每日于固定時間(8h或10h交替)進行束縛。⑤復合模型+酪氨酸羥化酶抑制劑(alpha-methyl-p-tyrosine,AMPT)組:大鼠在每日擠壓或束縛應激前2小時腹腔注射AMPT,連續(xù)注射7d。⑥單純AMPT組:每日于相同時間給大鼠腹腔注射AMPT,連續(xù)注射7d。除復合模型+AMPT組和單純AMPT組于造模7d處死大鼠,其余各組均于造模1d、3d、5d、7d處死大鼠,取材進行實驗觀察。造模后腹腔注射麻醉,取血,-80°保存?zhèn)溆?后于冰上迅速取出大腦放入固定液中固定。每組于造模不同時間各取6只大鼠腦組織進行硫堇染色觀察腦組織病理學改變,同時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方法觀察腦組織中c-Fos、Caspase-3以及磷酸化的TH蛋白表達的變化。此外各組剩余3只大鼠于造模結束在透射電鏡下觀察藍斑神經元形態(tài)。2數據以“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各組均數的比較行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用最小顯著差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作兩兩比較,以P0.05為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結果:1大鼠體重變化對照組體重逐漸增加,與對照組相比,束縛應激組體重增長緩慢,復合模型組于擠壓第二天體重下降,隨后有所升高,但是與對照組相比增長緩慢,具有顯著性差異,此結果表明束縛應激模型成功建立。2大鼠血漿中E、NE濃度變化造模1d、3d,擠壓組E、NE濃度均較對照組升高,與擠壓組相比,復合模型組進一步升高;而隨擠壓后時間延長即造模5d、7d,擠壓組二者濃度與對照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但與擠壓組相比,復合模型組E、NE濃度仍顯著升高。3藍斑組織磷酸化的TH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磷酸化的TH蛋白表達變化趨勢與血漿中E、NE濃度變化大致相同,結合血漿中E、NE濃度的變化趨勢,本文認為雙重應激原引起的應激反應強度遠高于單純擠壓引起的應激反應強度。4腦組織藍斑位置硫堇染色本研究通過比較造模不同時間藍斑組織硫瑾染色結果發(fā)現,造模7d時損傷最為嚴重。結果顯示,對照組接近正常藍斑神經元表現。與對照組相比,擠壓組出現不同程度水腫、變形。束縛應激組除了可見水腫、變形、還可見神經元排列紊亂、固縮等病理改變。與擠壓組相比,復合模型組的病理學變化更加明顯,神經元固縮,排列紊亂程度加重。而預先應用AMPT可明顯減輕擠壓和束縛雙重打擊造成的損傷,表明束縛應激可加重擠壓傷大鼠藍斑損傷,機制可能與兒茶酚胺合成限速酶TH過度激活有關5藍斑組織c-Fos蛋白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造模1d、3d、5d各組未見陽性表達。造模7d各組c-Fos免疫組化染色結果如下:對照組、擠壓組無陽性表達,束縛應激組出現陽性表達,復合模型組陽性表達增強。而在造模之前預先應用AMPT可使c-Fos陽性表達轉變?yōu)殛幮员磉_。6藍斑組織caspase-3蛋白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和電鏡結果造模1d、3d、5d各組均未見陽性表達。造模7d僅在復合模型組觀察到陽性表達,其余各組偶見陽性表達。而在造模之前預先應用AMPT可使caspase-3陽性表達轉變?yōu)殛幮员磉_,表明擠壓后束縛應激7d可能引起了藍斑神經元凋亡。電鏡結果如下:對照組和擠壓組輕度水腫表現。束縛應激組有中重度水腫表現。復合模型組出現早期凋亡表現。復合模型+AMPT組細胞超微結構改變較復合模型組減輕,與caspase-3結果一致,提示束縛應激和擠壓傷共同刺激可引起藍斑神經元凋亡,機制可能與兒茶酚胺合成限速酶TH過度激活有關。結論: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束縛應激和擠壓傷的復合模型,通過觀察藍斑神經元組織病理學和超微結構改變、ELISA方法檢測血漿中E、NE濃度變化、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磷酸化的TH、c-Fos和Caspase-3蛋白表達得出以下結論:束縛應激可以加重擠壓傷大鼠藍斑的損傷,誘導神經元凋亡,其機制與兒茶酚胺合成限速酶TH過度激活,CA產生增多有關。
【關鍵詞】:應激 兒茶酚胺 藍斑 束縛 擠壓 酪氨酸羥化酶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19
【目錄】:
- 中文摘要4-8
- 英文摘要8-13
- 英文縮寫13-14
- 前言14
- 材料與方法14-23
- 結果23-26
- 附圖26-42
- 附表42-45
- 討論45-48
- 結論48-49
- 參考文獻49-52
- 綜述 應激時藍斑對機體各系統(tǒng)的影響52-63
- 參考文獻60-63
- 致謝63-64
- 個人簡歷6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閆勝男;韓芳;石玉秀;;大鼠PTSD后藍斑核β-catenin的表達下降伴隨細胞凋亡[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12年01期
2 張棟益;康深松;徐軍;;氧自由基與皮瓣缺血再灌注損傷[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4年04期
3 顏玲;黃德彬;劉錦紅;周慶華;;黃芪多糖對局部缺血/再灌注所致大鼠大腦皮層c-fos和Bcl-2表達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2年12期
本文關鍵詞:束縛應激加重擠壓傷大鼠藍斑損傷中兒茶酚胺的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08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008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