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年廈門市食物中毒流行病學特征分析
本文關鍵詞:2011—2015年廈門市食物中毒流行病學特征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分析2011—2015年廈門市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特征,了解食物中毒的規(guī)律和特點,為預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發(fā)生提供依據。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對2011—2015年廈門市食源性疾病報告系統(tǒng)所收集到的食物中毒資料按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病死率、致病因素等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2011—2015年廈門市共報告食物中毒事件77起,中毒人數806人,死亡1人。食物中毒事件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8月份最多。中毒原因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為主,占62.34%(48/77),其中主要的致病因子是副溶血性弧菌,而諾如病毒是廈門市2012年后新發(fā)現的又一中毒因素。食物中毒主要發(fā)生場所是餐飲服務單位,主要集中在島內思明區(qū)。結論加大食品衛(wèi)生安全的宣傳力度,加強對餐飲業(yè)的監(jiān)管力度,建立完善的食物中毒應急處置機制,是減少廈門市食物中毒事件的有效途徑。
【作者單位】: 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福建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廈門市食品藥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關鍵詞】: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學特征 預防措施 廈門 微生物
【基金】:福建省醫(yī)學創(chuàng)新課題(2011-CXB-48)
【分類號】:R155.3;R181.3
【正文快照】: 食物中毒是常見的食源性疾病之一,也是引發(fā)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食物中毒的發(fā)生不僅影響消費者的身心健康,也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政府和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重視,食物中毒事件的發(fā)生也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為掌握廈門市近幾年來食物中毒的發(fā)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呂永朝;;誰來為我們的嘴巴負責[J];大眾科技;2001年07期
2 堯少時;;話題一:飼料中的瘦肉精 餐桌上的害人精[J];祝您健康;2002年04期
3 沈波;突發(fā)群體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急救護理的體會[J];職業(yè)衛(wèi)生與應急救援;1997年02期
4 王葉芳;一起宴會引起的變形桿菌食物中毒[J];實用醫(yī)技雜志;1999年10期
5 李匯華;一氧化碳中毒研究近況[J];勞動醫(yī)學;1991年04期
6 周有森;;61例非細菌性食物中毒分析[J];臨床醫(yī)學工程;2009年09期
7 ;新聞速覽[J];健康必讀;2006年06期
8 朱小潔;課間餐污染引起鼠傷寒沙門氏菌食物中毒[J];上海預防醫(yī)學雜志;1994年07期
9 馬才良;孫扣紅;;6起亞硝酸鹽食物中毒調查分析[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6年09期
10 賴威民;鄧峰;;一宗因滅白蟻藥污染食品引起砷化物中毒的調查報告[J];廣東衛(wèi)生防疫資料;198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陳長城;;2005-2009年損傷與中毒病因構成分析[A];中國醫(yī)院協會病案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九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三季度比二季度中毒人數增加兩成多[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2 記者 陳光曼 通訊員 羅楊;第二季度全國重大食物中毒人數急劇上升[N];光明日報;2000年
3 記者 姜興;學生集體食堂中毒人數最多[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1年
4 記者 白劍峰;謹防因食物變質中毒[N];人民日報;2013年
5 本報記者 關景奎;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居高不下[N];中國食品報;2011年
6 周小杭;被遺忘的角落[N];中國財經報;2004年
7 錢峰;三季度食物中毒3751人[N];健康報;2005年
8 記者 祝文明;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人數最多[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5年
9 衛(wèi)新;謹防菜豆加熱溫度不夠引起中毒[N];保健時報;2007年
10 錢峰;第三季度報告133起食物中毒事故[N];健康報;2004年
本文關鍵詞:2011—2015年廈門市食物中毒流行病學特征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81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438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