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場所空氣中二氧化錫測定方法的改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15 23:46
工作場所中櫟精分光光度測定二氧化錫標準方法中存在問題,故對該實驗進行了研究和優(yōu)化。優(yōu)化后實驗的最適反應條件為酸度0.02 mol/L鹽酸,櫟精為0.15 g/L,乙醇為50%;方法檢出限為0.089μg/mL,定量下限為0.134μg/mL,線性范圍為0.134~3.051μg/mL,最低檢出濃度為0.06 mg/m3;當樣品加標量為低、中、高三個濃度水平(約0.5 mg、1.0 mg、1.5 mg)時按實驗原來的前處理方法處理樣品所得加標回收率為35.1%、40.1%、47.3%,優(yōu)化后的加標回收率提升為93.3%、95.4%、97.5%。
【文章來源】:廣州化工. 2020,48(14)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吸光度隨酸度變化圖
空白管中6.5 mL反應液中包含100 g/L的硫脲1.0 mL,酸度為0.02 mol/L鹽酸, 由于櫟精用乙醇配制,故1 g/L的櫟精溶液分別加入0.5 mL、1.0 mL、1.5 mL、2.0 mL、2.5 mL,95%乙醇則加入2.5 mL、2.0 mL、1.5 mL、1.0 mL、0.5 mL,樣品管中加了20 μg標準錫離子。從圖2可知,隨著櫟精增加,空白管和樣品管吸光度均增加,但樣品管吸光度增加幅度隨著櫟精增加降低。加入量少時,反應不完全,故隨著櫟精增多,吸光度增加。而櫟精本身有顏色,加入量多時,櫟精的底色會導致空白值過高,均不利于顯色測定。故選0.15 g/L為最適濃度,且測定過程中加入量要精準。2.4 乙醇的影響
乙醇主要是作為溶劑影響櫟精和生成物的形態(tài)?瞻坠苤7.0 mL反應液中包含100 g/L的硫脲1.0 mL,酸度為0.02 mol/L鹽酸,1 g/L的櫟精溶液加入1.0 mL,95%乙醇則加入3.0 mL、2.5 mL、2.0 mL、1.5 mL、1.0 mL、0.5 mL,其余用水補充到7.0 mL。樣品管比空白管多了20 μg標準錫離子。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乙醇含量低于35%時,溶液混濁。乙醇在57%變到35%時,溶液澄清,從圖3可知,吸光度先增后減?赡艿脑蚴且掖甲兓瘯r,物質(zhì)狀態(tài)改變,導致吸光度變化。實驗中50%乙醇最適條件。2.5 硫脲的影響
本文編號:3140319
【文章來源】:廣州化工. 2020,48(14)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吸光度隨酸度變化圖
空白管中6.5 mL反應液中包含100 g/L的硫脲1.0 mL,酸度為0.02 mol/L鹽酸, 由于櫟精用乙醇配制,故1 g/L的櫟精溶液分別加入0.5 mL、1.0 mL、1.5 mL、2.0 mL、2.5 mL,95%乙醇則加入2.5 mL、2.0 mL、1.5 mL、1.0 mL、0.5 mL,樣品管中加了20 μg標準錫離子。從圖2可知,隨著櫟精增加,空白管和樣品管吸光度均增加,但樣品管吸光度增加幅度隨著櫟精增加降低。加入量少時,反應不完全,故隨著櫟精增多,吸光度增加。而櫟精本身有顏色,加入量多時,櫟精的底色會導致空白值過高,均不利于顯色測定。故選0.15 g/L為最適濃度,且測定過程中加入量要精準。2.4 乙醇的影響
乙醇主要是作為溶劑影響櫟精和生成物的形態(tài)?瞻坠苤7.0 mL反應液中包含100 g/L的硫脲1.0 mL,酸度為0.02 mol/L鹽酸,1 g/L的櫟精溶液加入1.0 mL,95%乙醇則加入3.0 mL、2.5 mL、2.0 mL、1.5 mL、1.0 mL、0.5 mL,其余用水補充到7.0 mL。樣品管比空白管多了20 μg標準錫離子。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乙醇含量低于35%時,溶液混濁。乙醇在57%變到35%時,溶液澄清,從圖3可知,吸光度先增后減?赡艿脑蚴且掖甲兓瘯r,物質(zhì)狀態(tài)改變,導致吸光度變化。實驗中50%乙醇最適條件。2.5 硫脲的影響
本文編號:31403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31403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