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暴露對DNA甲基化影響的研究進展
[Abstract]:Heavy metal pollu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many diseases. Many environmental heavy metals affect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DNA. This epigenetic change ofte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sease.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and possible action mechanism of various heavy metals such as arsenic (As), nickel (Ni), lead, cadmium, (Cd), chromium (Cr) on DNA methylation are reviewed.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basis for further revealing the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health interaction and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heavy metal pollution on human health.
【作者單位】: 安徽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勞動衛(wèi)生與環(huán)境衛(wèi)生系;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907047)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973)計劃(2012CB525005) 國家環(huán)保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201309045;201409079) 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yè)務專項基金(2008KYYW05)
【分類號】:R1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倪漸鳳;孫曉娟;張偉杰;趙培榮;王留興;;三氧化二砷對前列腺癌DU-145細胞RASSF1A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2年07期
2 劉清;蘇麗琴;程義斌;康家琦;顧珩;金銀龍;;巢式PCR法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p16基因啟動區(qū)的異常甲基化檢測中的應用[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07年07期
3 潘雪莉;張愛華;;亞砷酸鈉對HaCaT細胞中DNMT1、HDAC1基因mRNA轉(zhuǎn)錄及蛋白表達的影響[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11年03期
4 宋歌;崔熠;夏紅飛;馬旭;;亞砷酸鈉致早期雞胚胚胎發(fā)育毒性與基因甲基化的關系[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1年05期
5 黑淑梅;;重金屬鉻對小麥根系DNA甲基化水平的影響[J];吉林農(nóng)業(yè)科學;2012年02期
6 張潔;木曉麗;王曉雪;黃清育;田美平;劉良坡;申河清;;砷對DNA甲基化影響的研究進展[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14年03期
7 鄒曉妮;雷毅雄;魏蓮;;氯化鎘誘發(fā)16HBE細胞惡性轉(zhuǎn)化不同階段P16基因甲基化研究[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8年03期
8 肖騫;;p53基因甲基化、DNMT3B基因多態(tài)性與燃煤型砷中毒關系研究[J];中國熱帶醫(yī)學;201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淑紅;焦傳珍;劉小林;魏振林;;Cd(Ⅱ)對泥鰍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質(zhì)過氧化的影響[J];大連水產(chǎn)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2 高曉莉,羅胡英,趙彥珍,任曉惠;銅、鋅對鯉魚抗氧化酶影響的研究[J];淡水漁業(yè);2004年04期
3 趙曉輝;徐正進;劉宛;王鶴潼;李照令;馬珊珊;孫曉霞;;鎘、銅脅迫下擬南芥基因組DNA甲基化的MSAP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3年05期
4 范潔琳;徐麗偉;王慧;江漢臣;熊鯤;;金屬污染物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及毒性機制研究進展[J];長沙醫(yī)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5 郭孝涵;賀晶;;環(huán)境因素與出生缺陷[J];國際婦產(chǎn)科學雜志;2013年06期
6 鄧志強;胡前勝;;鉛與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進展[J];環(huán)境衛(wèi)生學雜志;2013年06期
7 牛林梅;章征保;曾曉雯;朱小年;陳雯;李道傳;;組蛋白修飾改變在亞砷酸鈉毒性效應中的作用研究[J];癌變.畸變.突變;2014年02期
8 黃麗華;王君;金銀龍;;鎘對DNA甲基化的影響[J];環(huán)境衛(wèi)生學雜志;2014年02期
9 宋波瀾;張華;;Cu離子濃度對雜交鱘幼魚行為、血液指標和抗氧化酶的影響[J];大連海洋大學學報;2014年03期
10 鐘傳德;;鉻的毒性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4年07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遵真;張勤;吳媚;李娜;衡正昌;;hOGG1基因低表達對DNA氧化損傷及修復的影響初探[J];癌變.畸變.突變;2006年03期
2 黑淑梅,佘小平;Cr~(6+)脅迫對小麥幼苗根系生長的影響及DNA損傷效應研究[J];西北植物學報;2005年03期
3 楊建華;饒石磊;王冰;劉劍;王留興;;三氧化二砷對人乳腺癌雌激素受體蛋白表達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4 倪漸鳳;孫曉娟;張偉杰;趙培榮;王留興;;三氧化二砷對前列腺癌DU-145細胞RASSF1A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2年07期
5 朱曉霞;郭煜;陳龍華;丁彥青;;肺癌組織中MTA1,HDAC1,HIF-1α蛋白表達的相關性研究[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年07期
6 盧光明;姚孝元;張世英;李振龍;蔡慶;張文;;飲水型砷暴露人群p16基因甲基化的研究[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07年02期
7 林艷青;耿建國;楊雪松;王麗京;;雞胚早期發(fā)育過程中細胞周期調(diào)控的研究進展[J];廣東藥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8 王銀秋,張迎梅,趙東芹;重金屬鎘、鉛、鋅對鯽魚和泥鰍的毒性[J];甘肅科學學報;2003年01期
9 陳培利,童坦君,張宗玉;DNA甲基化對基因表達的影響及其在衰老過程中的表現(xiàn)[J];國外醫(yī)學(分子生物學分冊);2000年03期
10 王茜;砷的致癌性與p53基因[J];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2002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龔志君,陳林立;循環(huán)DNA與惡性腫瘤關系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0年05期
2 吳偉,崔光華;DNA控釋遞送系統(tǒng)[J];國外醫(yī)學.藥學分冊;2000年02期
3 ;幾種線粒體DNA提取方法的比較[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1年11期
4 ;線粒體DNA損傷與修復[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1年11期
5 姚ng;夏立照;;安徽省3種常見蜚蠊基因組多態(tài)性DNA的研究[J];熱帶病與寄生蟲學;2001年01期
6 高春芳;王皓;高國華;宓慶梅;孔憲濤;;非同位素法分析序列特異性DNA結(jié)合蛋白的三種方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1年05期
7 吳曉平 ,張小如;線粒體DNA突變及其與衰老的關系[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2年06期
8 李偉文;線粒體DNA表達與損傷修復[J];國外醫(yī)學.遺傳學分冊;2002年04期
9 張彥芳 ,耿惠杰;聚合酶鏈反應檢測肝病患者血清HBV-DNA的意義[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2年18期
10 王煜,文曙,龍小艷,肖波;通過高溫變性快速提抽DNA的方法學研究[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3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梁金玲;吳玲玲;周劍章;林仲華;;電化學石英晶體微天平研究DNA的控電位雜交[A];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2 范新萍;;孕婦外周血中游離DNA的分級分離方法初探[A];第五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鄭利雄;李放娟;吳育慶;張桂梅;何桂蕎;熊峰;;熒光定量PCR法在檢測梅毒血清TP-DNA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邵勇;劉亭麗;張罡棋;朱曉青;;基于脫堿基位點設計的DNA單核苷多型的小分子識別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五屆全國有機分析及生物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關明;;高分辨熔解技術在分子檢驗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6 ;DNA G-quadruplexes as potential anticancer drug targets[A];第一屆全國生物物理化學會議暨生物物理化學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7 張新躍;;牧草DNA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與在草業(yè)中的應用[A];中國草學會飼料生產(chǎn)專業(yè)委員會第十六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Michael M.Yang;;FABRICATION OF DNA CHIPS FOR DIAGNOSTIC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A];首屆粵港生物物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9 鄧用川;陳菊培;羅越華;李冠一;林棲鳳;;紅樹DNA導入水稻引起的變異[A];植物分子育種——第四屆全國植物分子育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李延;張成孝;;電化學發(fā)光檢測DNA的初步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徐敏;DNA分子為何不穩(wěn)定?[N];解放日報;2005年
2 劉工;DNA計算機微乎其微 功能強大[N];經(jīng)濟參考報;2002年
3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侯巧明;DNA識別遺傳信息判斷人[N];計算機世界;2001年
4 陳丹;以科學家研制出DNA計算機[N];科技日報;2001年
5 郭朝元;克隆永續(xù)經(jīng)營的DNA[N];民營經(jīng)濟報;2005年
6 本報記者 翟永太 聶同鋼;DNA“精確制導”[N];人民公安報;2006年
7 張夢然;首個近乎完全由人造“零件”搭建的DNA分子問世[N];科技日報;2008年
8 韓梁;DNA證據(jù)可偽造,刑案鑒定蒙陰影[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9 記者 鄭曉春;可區(qū)分真?zhèn)蜠NA的檢測技術問世[N];科技日報;2009年
10 記者 王艷紅;以研制出新型DNA計算機[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艷偉;DNA條形碼在中國榕小蜂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2 張鳳梅;石英致DNA雙鏈斷裂修復的DNA-PKcs/JNK/p53信號轉(zhuǎn)導通路[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9年
3 蔡宏;新型DNA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的研制及納米材料在其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李雪梅;含N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與DNA作用機理的電化學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06年
5 梁樂;功能DNA納米結(jié)構在生物成像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2014年
6 王延峰;DNA計算中的編碼理論與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7 蔣偉;銅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核酸酶活性和DNA對其聚集的加速作用[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8 魯衛(wèi)平;DNA生物傳感器快速檢測病原微生物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樊浩;DNA電化學生物傳感器中的新方法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周劍章;分子自組裝固定DNA和DNA與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及應用[D];廈門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雪姣;釕多吡啶配合物與DNA/RNA的鍵合機理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王平紅;一些金屬配合物與DNA相互作用研究[D];海南大學;2006年
3 郭愛敏;DNA分子電子結(jié)構及輸運性能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4 李春宏;DNA甲基化檢測方法的建立和廣西巴馬縣人群白細胞DNA總體甲基化水平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5 羅興;基于DNA自組裝模型的最大團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6 楊青喜;一種高效檢測石蠟切片中的DNA的方法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3年
7 馮媛媛;聚苯胺及其衍生物復合納米材料在DNA電化學生物傳感器中的應用[D];青島科技大學;2009年
8 趙劍;基于企業(yè)DNA視角的企業(yè)進化機制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0年
9 史庭燕;樹狀DNA放大技術在臨床基因診斷中的應用[D];東南大學;2004年
10 楊培菊;金屬配合物與DNA的相互作用[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3806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380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