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殖魚類營養(yǎng)素和污染物含量及其對人體健康的“風險一收益”評估
發(fā)布時間:2018-10-30 11:02
【摘要】:本研究以魚類為主要研究對象,聚焦于魚類的營養(yǎng)素與現(xiàn)下主要污染物,如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的含量及其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本研究首先測定了五種上海市售常見魚類不同組織中所含有的營養(yǎng)素和重金屬污染物,并以此為依據(jù)對上海市居民攝入水產(chǎn)魚類的健康風險進行了綜合評估。之后,在實驗室可控的條件下,以羅非魚為研究對象,對工業(yè)中常用的有機污染物PCB1254在魚體內的分布規(guī)律及其與體成分的相關性做了研究。本文不僅為上海市居民提供了科學的魚類食用建議,也為有機污染物在生物體內代謝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jù)。1、冬夏兩季五種經(jīng)濟魚類魚腦和魚眼中脂肪酸組成的比較分析食用魚類的潛在健康益處主要歸因于魚類含有n-3高度不飽和脂肪酸(HUFAs),如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而這兩種重要的脂肪酸組分無法由人體自身合成,亦難以從日常所食用的牲畜肉類中獲得,于是食用魚類成為了這種營養(yǎng)素唯一的來源。因此,魚類可食部分的脂肪酸組成是評判其營養(yǎng)價值的主要方面。在傳統(tǒng)的飲食習慣中,一般魚肉是主要的可食用部分,而食用魚腦和魚眼的現(xiàn)象在中國也很常見,但其營養(yǎng)重要性還未得到評估;诖,我們調查了五種不同食性(肉食性、雜食性、草食性)的上海市重要經(jīng)濟魚類的腦和眼中脂肪酸的組成情況。我們的研究表明,魚腦和魚眼的脂肪酸組成在肉食性海洋魚類中相似,而在雜食性和草食性淡水魚類中有不同的組成模式。冬季肉食性海洋魚類n-3多不飽和脂肪酸在魚腦和魚眼中比例較雜食性和草食性淡水魚類高;夏季亦如此,只是這種差異稍小。我們調查的五種魚類的腦和眼中的脂肪酸組成與以往研究所報道的同類魚魚肉中的脂肪酸組成相當,加之對普通人而言魚眼與魚腦的攝入量極低,因此,食用魚腦和魚眼并不比食用同種魚的魚肉更具營養(yǎng)。2、上海市五種經(jīng)濟魚類對人體健康的風險收益評估魚類在含有人類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yǎng)素的同時,其體內也含有很多污染物,如重金屬等。魚類水產(chǎn)品的食用已成為重金屬污染物進入人體的最重要途徑,從而給人類的身體健康帶來潛在的健康風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xiàn)在人們生活中對魚類的食用的比重也越來越大,但是上述營養(yǎng)與毒物共存的現(xiàn)實沖突為普通消費者和政府咨詢部門帶來了很多困惑。因此,我們迫切需要通過對不同地區(qū)魚類營養(yǎng)素和污染物的精確測量來評估魚類的食用價值以及風險情況,并對食用魚類的健康獲益和風險進行綜合評估(“風險-收益”評估)。本實驗中共采集大黃魚、銀鯧、河鰻、羅非魚、草魚五種魚類。魚樣品購買自上海閔行區(qū)、黃埔區(qū)和普陀區(qū)三個區(qū)的普通超市。在上海,這些魚類都是長年來被當?shù)鼐用袼毡槭秤玫?因此本調查的結果可以代表上海居民食用魚類的營養(yǎng)攝入和污染物暴露的普遍情況。樣品收集后,屬于同一類魚的樣品在去皮和解剖后取五種組織:背肌、腹肌、尾肌、肝臟和腹腔脂肪組織(大黃魚和銀鯧魚沒有腹腔脂肪組織)。最后結果表明,本次測定的三種魚類的肌肉Cu、Cd、Pb和Hg含量均不超過國家標準,其含量都可以保證在提供給人類最低的每日EPA+DHA需求量的情況下,不超過國家制定的相應的標準,只有個別魚類的肝臟含汞量超標,說明上海市居民日常的魚類膳食是不會帶來由這幾種污染物所造成的潛在風險的。但是,本研究也表明,水產(chǎn)品中的汞的潛在風險性遠高于其它重金屬污染物。3、PCBs在魚體內的積蓄與分布規(guī)律的研究PCBs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進入環(huán)境中的PCB最終會通過食物鏈積蓄在人體內。那么PCB在生物體內的分布是否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是否與某種特定的組織有關系?或者是否與某種生化成分有關系?這一系列問題就成為了這項研究中我們的關注的重點。根據(jù)相似相溶的原理,PCB的積蓄很有可能與脂肪相關。為探討PCB積蓄與體脂肪沉積的相關性,我們進行了PCB在魚體內的積蓄和分布規(guī)律的研究。以羅非魚的PCB1254安全濃度4微克/升為標準,將其溶解在有機助溶劑DMSO中。以同樣濃度的DMSO做無PCBs的對照,在同一PCB1254濃度下分別用三種脂肪濃度(1%、7%、13%)的飼料進行為期10周的養(yǎng)殖實驗。結束后,分別采集了肌肉、肝臟、脂肪三種脂質含量差異較大的組織。在此之后,利用剩余的魚又進行了第二個階段的實驗,即將剩余的魚均勻分成兩批,然后將之前的養(yǎng)殖用水統(tǒng)一換成清水,其中一批做饑餓處理(下文稱饑餓組),另一批依舊使用之前PCB實驗所使用的飼料繼續(xù)投喂(下文稱恢復組)。如此又進行了為期4周的養(yǎng)殖試驗。完成之后進行了與之前第一階段相同的采樣。通過對PCBs和脂肪含量的測定,經(jīng)過分析,發(fā)現(xiàn)PCB積蓄確實與體脂肪相關,在肌肉、肝臟、脂肪組織中PCBs與脂肪含量成正相關。但是當脂肪由于機體的饑餓消耗殆盡時,PCBs并沒有隨著脂肪的代謝而排出體外,仍然持久地存在于體內。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155.55;X82
本文編號:2299821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155.55;X8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史俊;;海貍鼠養(yǎng)殖業(yè)簡介[J];中國皮革;1992年08期
2 俞磊;;羊吉祥[J];江蘇絲綢;2005年03期
3 馬軍;話鳊魚[J];食品與健康;1996年04期
4 胡一刀;;一免一江湖[J];四川烹飪;2009年07期
5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國范;李霞;;病害與21世紀中國的貝類養(yǎng)殖業(yè)[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上冊)[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王溢嘉;麻木的草食性集體主義[N];南方周末;2009年
2 趙吉林;六種水產(chǎn)養(yǎng)殖模式[N];河南科技報;2003年
3 ;野兔家養(yǎng)投資少見效快[N];山西科技報;2003年
4 宋國良;海貍鼠全身寶 經(jīng)濟價值低不了[N];農(nóng)民日報;2012年
5 林蒲田;“特殊耕地”說池塘[N];湖北科技報;2001年
6 戴如峰;草食牲畜也要補充食鹽[N];農(nóng)民日報;2003年
7 練亞平;草食牲畜要補充食鹽[N];云南科技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歡;養(yǎng)殖魚類營養(yǎng)素和污染物含量及其對人體健康的“風險一收益”評估[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2998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2998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