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泉州市1-59歲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特征及影響因素
本文關鍵詞: 乙型肝炎 血清流行率 影響因素 出處:《中國疫苗和免疫》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掌握泉州市1-59歲人群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學特征及影響因素。方法采用分層二階段整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1-59歲常住人口開展問卷調查并采集血標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乙肝病毒(HBV)血清學標志物。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HBV表面抗原(HBsAg)陽性率的影響因素。結果泉州市1-59歲人群HBsAg、HBV表面抗體(HBsAb)、HBV核心抗體(HBcAb)和HBV流行率分別為5.94%、49.55%、29.49%、29.49%。1-14歲、15-24歲、25-59歲年齡組HBsAg流行率分別為0.92%、4.45%、11.46%。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大年齡組、農村地區(qū)、未接種乙肝疫苗(Hep B)是HBsAg陽性的危險因素。結論泉州市15歲以下人群HBsAg陽性率已控制在較低水平。需針對大年齡、農村等重點人群開展Hep B接種,繼續(xù)加強HBV母嬰阻斷工作。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ero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epatitis B (HBV) in population aged 1-59 in Quanzhou. Methods stratified two-stage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was used to collect blood samples from residents aged 1-59. The serological markers of hepatitis B virus hepatitis B virus (HBV)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ositive rate of HBV surface antigen. Results\\\ Logistic\\\.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BsAg in the 15-24 and 25-59 age groups was 0.92 and 4.45, respectivel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BsAg in the age group of 15 to 24 years old and 25 to 59 years old was 0.92 and 4.45, respectivel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In the older age group and rural area, the risk factors of HBsAg positive were not vaccinated against hepatitis B vaccine. Conclusion the positive rate of HBsAg in the population under 15 years old in Quanzhou City has been controlled at a lower level.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Hep B vaccination for the elderly, rural and other key population groups.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HBV mother and child block work.
【作者單位】: 泉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基金】:泉州市科技計劃項目(2015Z43)
【分類號】:R181.3;R512.6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建英,章曉軍,胡耀仁;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心理問題調查[J];寧波醫(yī)學;2000年08期
2 王忠仁;劉桂云;;舒蘭市1995~2009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年24期
3 萬運松;;乙型肝炎不可能經糞—口途徑傳播[J];河南預防醫(yī)學雜志;1976年02期
4 葉梅君;;四川少數(shù)民族乙型肝炎流行特征[J];衛(wèi)生專業(yè)參考資料;1979年01期
5 陸建邦;;乙型肝炎在家庭內的集聚[J];醫(yī)學研究通訊;1981年01期
6 付文新;;牙病患者中的乙型肝炎[J];預防醫(yī)學情報;1985年06期
7 張緒和 ,張良貴;在全世界范圍內控制乙型肝炎[J];微生物學免疫學譯刊;1986年02期
8 傅祝能;吸煙對乙型肝炎患者淋巴細胞姊妹染色單體互換頻率的影響[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1994年04期
9 容小翔;;乙型肝炎患者的婚育[J];藥物與人;1998年06期
10 崇雨田;;乙型肝炎患者能婚戀和生育嗎?[J];女性天地;2002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江遠福;;1999—2001年黃山市乙型肝炎疫情趨勢分析[A];新世紀預防醫(yī)學面臨的挑戰(zhàn)——中華預防醫(yī)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2 何志強;施素潔;張宏;;蘇州市居民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三)[C];2008年
3 鐘建躍;;衢州市1990~2004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學特征分析[A];第三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論文集(第九卷 預防分卷)[C];2006年
4 李燕;;關于乙型肝炎現(xiàn)狀的調查和分析[A];全國護理行政管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5 王執(zhí)勤;;創(chuàng)傷乙型肝炎患者的手術護理對策[A];全國第12屆手術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下冊)[C];2008年
6 史昌河;史英輝;;青島市100例隱匿性乙型肝炎的分子流行病學調查研究[A];第一屆全國疑難重型肝病大會、第四屆全國人工肝及血液凈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王伯瑩;李靖;尹惠茹;;從三個科室的調查探討乙型肝炎的職業(yè)防護[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九次感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8 劉桂華;傅建霞;;江西省新干縣2006-2009年乙型肝炎疫情動態(tài)分析報告[A];華東地區(qū)第十次流行病學學術會議暨華東地區(qū)流行病學學術會議20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10年
9 車淑麗;;不同方式發(fā)現(xiàn)乙肝及采取健康干預的必要性[A];2012年鐵路衛(wèi)生防疫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 胡義揚;乙型肝炎如何預防[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4年
2 ;乙型肝炎的消毒處理[N];保健時報;2005年
3 曾慶明;乙型肝炎的預防[N];閩西日報;2008年
4 龍安民;當心:吻出病來[N];江蘇經濟報;2000年
5 海燕;癌癥會傳染嗎[N];中國質量報;2001年
6 易永善;疾病也會夫婦相隨[N];大眾衛(wèi)生報;2005年
7 魏文;國家將加強疾病預控[N];工人日報;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帥;2265名醫(yī)務人員乙型肝炎血清學標志物檢測結果與感染相關因素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486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548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