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1943—2014年兒童少年身高體重生長變化分析
本文關鍵詞:我國1943—2014年兒童少年身高體重生長變化分析
【摘要】:正民國32年(1943年),民國政府教育部體育委員會制訂并發(fā)行了一本由當時的教育部長陳立夫簽名簽章的《學生體格標準》表冊~([1]),全冊共30頁,詳細記載當時我國中小學5~19歲男女學生身長、髖闊、體重平均數(shù)及各年齡身長、髖闊、體重對照表。該表冊現(xiàn)存于成都體育學院體育史研究所~([2])、吉林大學及吉林省圖書館~([3])。本文采用該表冊中記錄的1943年5~19歲學生身高、體重平均值數(shù)據(jù)與2014年國民體質監(jiān)測
【作者單位】: 成都體育學院運動醫(yī)學系;
【基金】: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yī)學重點實驗室資助項目(2016-A002) 四川省省屬高?蒲袆(chuàng)新團隊建設計劃項目(15TD0029)
【分類號】:R179
【正文快照】: 民國32年(1943年),民國政府教育部體育委員會制訂并發(fā)行了一本由當時的教育部長陳立夫簽名簽章的《學生體格標準》表冊[1],全冊共30頁,詳細記載當時我國中小學5~19歲男女學生身長、髖闊、體重平均數(shù)及各年齡身長、髖闊、體重對照表。該表冊現(xiàn)存于成都體育學院體育史研究所[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琳,林月楨,任亞琦,馬文軍,馬冠生;廣州市兒童少年零食行為現(xiàn)況調查[J];中國校醫(yī);2000年05期
2 馬冠生,胡小琪,吳瑾,馬文軍,楊育林,居建云;我國4城市兒童少年零食行為的現(xiàn)狀調查[J];營養(yǎng)學報;2001年02期
3 李艷平,馬冠生;看電視對兒童少年認知及行為的影響[J];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2002年03期
4 張琚;王紅;曹麗;李薇;鄭小琴;陳潔;;成都2~18歲兒童少年體質指數(shù)現(xiàn)況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08年35期
5 ;2010年中國兒童少年成長健康狀況調查報告[J];新遠見;2010年09期
6 宋瑞娟;馬世民;王莉;;兒童少年非故意傷害影響因素及干預研究現(xiàn)狀[J];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7 姚綺玲;;兒童少年的形態(tài)、生理特點和衛(wèi)生[J];中級醫(yī)刊;1979年06期
8 佟啟良;兒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點與體育運動[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1985年01期
9 吳漢榮,朱文思,朱端珍,鄭光正,湯菊蘭,張興繼;黃石市兒童少年貧血及其有關因素的調查研究[J];學校衛(wèi)生;1985年02期
10 陳文彬;關于兒童少年閱讀距離的探討[J];眼科研究;198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承康;;試論我國兒童少年營養(yǎng)甚關疾病流行預兆與防控對策[A];婦幼與青少年營養(yǎng)進展學術研討會及《中國孕婦、乳母和0-6歲兒童膳食指南》宣傳推廣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呂燕;王梅;;北京市兒童少年身體活動現(xiàn)狀[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胡承康;楊敏;;試論我國兒童少年營養(yǎng)甚關疾病多樣化與防控對策[A];2011年中國兒童青少年營養(yǎng)與健康報告會論文匯編[C];2011年
4 ;隨著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我國兒童少年營養(yǎng)和健康狀況明顯改善[A];中國兒童少年營養(yǎng)與健康報告2009:關注兒童肥胖 遠離慢性疾病[C];2009年
5 ;超重和肥胖危害著兒童少年的身心健康[A];中國兒童少年營養(yǎng)與健康報告2009:關注兒童肥胖 遠離慢性疾病[C];2009年
6 ;遺傳、環(huán)境和社會因素是兒童少年肥胖滋生的土壤[A];中國兒童少年營養(yǎng)與健康報告2009:關注兒童肥胖 遠離慢性疾病[C];2009年
7 ;兒童少年肥胖已經(jīng)逐漸引起重視[A];中國兒童少年營養(yǎng)與健康報告2009:關注兒童肥胖 遠離慢性疾病[C];2009年
8 ;政策建議[A];中國兒童少年營養(yǎng)與健康報告2009:關注兒童肥胖 遠離慢性疾病[C];2009年
9 段一凡;馬冠生;胡小琪;李艷平;劉愛玲;張倩;;我國四城市兒童少年飲食行為10年變化的研究[A];中國營養(yǎng)學會婦幼營養(yǎng)第七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10 胡承康;;兒童少年肥胖與慢病低齡化潛在危害與防控對策探討[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十次全國營養(yǎng)學術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所 段成榮;流動兒童少年知多少?[N];中國教育報;2001年
2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段成榮;對流動兒童少年教育狀況的分析與思考[N];中國人口報;2003年
3 記者 陳利;切實推進兒童少年慈善事業(yè)[N];安徽日報;2009年
4 記者 李攬月;省領導慰問兒童少年[N];安徽日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王彬;重殘兒童少年可享上門教育[N];濟南日報;2014年
6 于力 徐陽春 本報記者 劉福國;哈爾濱市兒童少年活動中心讓更多孤困兒童得到救助[N];中國婦女報;2007年
7 張紅艷 吳強;認真做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義務教育工作[N];菏澤日報;2007年
8 市教育局供稿;一個也不能少 一個都不流失[N];商洛日報;2007年
9 記者 謝文君;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就近入學[N];遼寧日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時陽;沐浴陽光花蕾綻放[N];大慶日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妍潔;流動兒童少年身份認同現(xiàn)狀及其與身份凸顯性的關系[D];西南大學;2013年
2 喜悅;5類少數(shù)民族兒童少年身體素質變化特點及趨勢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5年
3 覃建華;南寧市兒童少年籃球培訓市場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5年
4 段一凡;我國四城市兒童少年飲食行為10年變化的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0年
5 祁麗玲;常州市流動兒童少年教育問題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6 杜曉燕;藏族與漢族兒童少年生長發(fā)育及影響因素[D];鄭州大學;2011年
7 單吉麗;學習象棋對兒童少年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的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4年
8 劉沉;9-18歲兒童少年縱跳技能的運動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9 劉佳心;我國四城市兒童少年飲水量及影響因素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4年
10 阮三平;面向父母的兒童少年健康網(wǎng)站初步模型開發(fā)[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3073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307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