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靶向炎癥性腸病的小分子藥物發(fā)現及治療效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4-01 04:53
炎癥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腸道免疫性疾病,表現為腹瀉、腹痛、便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死亡情況。其發(fā)病原因和發(fā)病機制并不是完全清楚,普遍認為可能會與遺傳、環(huán)境、免疫、腸道菌群等因素相關。我國的炎癥性腸病的患者比率逐年增長。雖然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很多治療方法和治療藥物來緩解炎癥性腸病,但并不能從根源上治愈。因此開發(fā)一種非常有效,且副作用小的炎癥性腸病的治療藥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課題組先前的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發(fā)現了一種中藥來源的化學有效成分LFS-01,通過改造得到其衍生物LFS-829,本文的研究中,通過使用小鼠模型對中藥有效成分LFS-01及LFS-829對IBD的治療效果進行了研究。最后采用環(huán)糊精包埋方法使藥物效果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高。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結論:(1)通過DSS誘導C57BL/6小鼠產生的IBD模型,通過對照組、造模組、給藥組的藥效評價驗證了中草藥來源的天然產物LFS-01具有逆轉IBD病理癥狀的作用。并解釋了LFS-01是通過調節(jié)由炎癥引起的腸道微生物菌群紊亂有效治療IBD。(2)針對LFS-01進行一系列修飾...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獻綜述
1.1 炎癥性腸病
1.1.1 炎癥性腸病的分類
1.1.2 炎癥性腸病的發(fā)病原因
1.1.3 炎癥性腸病的治療
1.2 LFS系列化合物
1.3 環(huán)糊精包封技術
1.3.1 環(huán)糊精的結構與性質
1.3.2 環(huán)糊精的分類
1.3.3 環(huán)糊精包合物的應用
1.4 展望
2 LFS-01對IBD模型小鼠的治療
2.1 引言
2.2 實驗材料、試劑與設備
2.2.1 實驗材料
2.2.2 實驗試劑
2.2.3 實驗設備
2.3 實驗方法與步驟
2.3.1 LFS-01藥效試驗中動物分組及給藥
2.3.2 IBD動物模型的建立
2.3.3 動物樣本采集與處理
2.3.4 菌群測序分析
2.3.5 體外抑菌圈實驗
2.3.6 LFS-01急性毒性實驗
2.3.7 實驗數據處理及統計學分析
2.4 實驗結果及討論
2.4.1 LFS-01對IBD模型小鼠的藥效結果
2.4.2 微生物測序
2.4.3 體外抑菌圈實驗
2.4.4 LFS-01急性毒性實驗
2.5 本章小結
3 LFS-829對IBD模型小鼠的治療
3.1 引言
3.2 實驗材料、試劑與設備
3.2.1 實驗材料
3.2.2 實驗試劑
3.2.3 實驗設備
3.3 實驗方法與步驟
3.3.1 LFS-829藥效試驗中動物分組及給藥
3.3.2 IBD動物模型的建立
3.3.3 動物樣本采集與處理
3.3.4 LFS-829的ADMET指標
3.3.5 實驗數據處理及統計學分析
3.4 實驗結果及討論
3.4.1 LFS-829對IBD模型小鼠的藥效結果
3.4.2 LFS-829的ADMET性質
3.5 本章小結
4 CD-LFS-829對IBD模型小鼠的治療
4.1 引言
4.2 實驗材料、試劑與設備
4.2.1 實驗材料
4.2.2 實驗試劑
4.2.3 實驗設備
4.3 實驗方法與步驟
4.3.1 CD-LFS-829包合物的制備
4.3.2 CD-LFS-829藥效試驗中動物分組及給藥
4.3.3 IBD動物模型的建立
4.3.4 動物樣本采集與處理
4.3.5 實驗數據處理及統計學分析
4.4 實驗結果及討論
4.4.1 CD-LFS-829包封結果
4.4.2 CD-LFS-829對IBD模型小鼠的藥效結果
4.5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
致謝
本文編號:4038952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獻綜述
1.1 炎癥性腸病
1.1.1 炎癥性腸病的分類
1.1.2 炎癥性腸病的發(fā)病原因
1.1.3 炎癥性腸病的治療
1.2 LFS系列化合物
1.3 環(huán)糊精包封技術
1.3.1 環(huán)糊精的結構與性質
1.3.2 環(huán)糊精的分類
1.3.3 環(huán)糊精包合物的應用
1.4 展望
2 LFS-01對IBD模型小鼠的治療
2.1 引言
2.2 實驗材料、試劑與設備
2.2.1 實驗材料
2.2.2 實驗試劑
2.2.3 實驗設備
2.3 實驗方法與步驟
2.3.1 LFS-01藥效試驗中動物分組及給藥
2.3.2 IBD動物模型的建立
2.3.3 動物樣本采集與處理
2.3.4 菌群測序分析
2.3.5 體外抑菌圈實驗
2.3.6 LFS-01急性毒性實驗
2.3.7 實驗數據處理及統計學分析
2.4 實驗結果及討論
2.4.1 LFS-01對IBD模型小鼠的藥效結果
2.4.2 微生物測序
2.4.3 體外抑菌圈實驗
2.4.4 LFS-01急性毒性實驗
2.5 本章小結
3 LFS-829對IBD模型小鼠的治療
3.1 引言
3.2 實驗材料、試劑與設備
3.2.1 實驗材料
3.2.2 實驗試劑
3.2.3 實驗設備
3.3 實驗方法與步驟
3.3.1 LFS-829藥效試驗中動物分組及給藥
3.3.2 IBD動物模型的建立
3.3.3 動物樣本采集與處理
3.3.4 LFS-829的ADMET指標
3.3.5 實驗數據處理及統計學分析
3.4 實驗結果及討論
3.4.1 LFS-829對IBD模型小鼠的藥效結果
3.4.2 LFS-829的ADMET性質
3.5 本章小結
4 CD-LFS-829對IBD模型小鼠的治療
4.1 引言
4.2 實驗材料、試劑與設備
4.2.1 實驗材料
4.2.2 實驗試劑
4.2.3 實驗設備
4.3 實驗方法與步驟
4.3.1 CD-LFS-829包合物的制備
4.3.2 CD-LFS-829藥效試驗中動物分組及給藥
4.3.3 IBD動物模型的建立
4.3.4 動物樣本采集與處理
4.3.5 實驗數據處理及統計學分析
4.4 實驗結果及討論
4.4.1 CD-LFS-829包封結果
4.4.2 CD-LFS-829對IBD模型小鼠的藥效結果
4.5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
致謝
本文編號:40389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4038952.html
上一篇:冠狀病毒小分子抑制劑研究進展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